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 22:0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3-1 15:30
武汉住房和城市更新工作会召开
今年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拓宽7条进出城通道


青山造船厂马上要重启了,继续造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22: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雨里的彩虹 发表于 2025-3-1 17:22
看进站量,今年大概第七,去年第六。客运量系数可以调,杭州重庆都调了系数。

武汉的线路基本都是直条条,换成系数很难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2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数据最没讲头,堆人头的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23: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正常规划,地铁客流不就是个跟城市人口高度相关的数据吗,武汉的人口排名摆在那儿,之前排名高只能说武汉地铁建设有先发优势,随着其它城市的地铁建设慢慢跟上,以后大概率就是 789,不可能搞到更前面去的,也不太可能掉,摊大饼的时代结束了,各城市的交通骨架也基本定型了,一些人每天比这玩意儿不考虑对地铁客流影响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3-2 01:45 编辑
chinahwd 发表于 2025-3-1 19:58
今晚央视焦点访谈, 全程深度介绍武汉东风岚图


干字当头开好局 央视《焦点访谈》关注东风汽车智能化新发展——


焦点访谈丨创新“智造” 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央视新闻 2025-03-01 21:38



https://news.hbtv.com.cn/p/4506866.html


(干字当头开好局 央视《焦点访谈》关注东风汽车智能化新发展)



长达12分钟的报道深度揭秘了以东风岚图、智新科技为代表的东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飞跃。这家既承载深厚历史底蕴又焕发勃勃生机的本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革命与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正以科技为翼,绿色发展为舵,破浪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0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3-2 01:26
干字当头开好局 央视《焦点访谈》关注东风汽车智能化新发展——

岚图的营销团队只要想尽办法将此视频推广,点击几亿次就成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710所要搬到江夏了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2: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710所总部已经搬迁到武汉了,目前武汉已经有701,709,712,717,719,722和710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hwd 发表于 2025-3-1 19:58
今晚央视焦点访谈, 全程深度介绍武汉东风岚图

国家传媒还是很给力的,希望东风更给力些,岚图和奕派年销量争取都上台阶,双双突破20W/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4: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hwd 于 2025-3-2 14:33 编辑

央视2套,昨晚22:15《欢乐大猜想》,介绍的是黄陂美食文旅,有大余湾、滑雪场、木兰山、盘龙城遗址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5: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3月2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283

出港航班                     283


合计                            566

——————————————————-


3月1日(周六),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36.5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街道口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6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6: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30亿元 成都温江携手武汉光谷共寻光电子信息产业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2-2822:31上海每日经济新闻官方账号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提供

2月27日,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立园满园”推介活动在武汉光谷举行。成都市温江区精准对接招引项目,洽谈投资合作事宜,进一步深化两地在光电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光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科技成果和市场机遇。本次活动共吸引武汉光谷100余家光电知名企业参会,现场签约光电、光显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30亿元。

活动现场,成都温江区相关负责人从发展定位、产业方向、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介园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当前,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焦“立园满园”,抢抓成都都市圈万亿级产业聚链成势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关键环节,多向发力推动园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借势发展、协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7: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3-2 11:48
710所要搬到江夏了吗?

几年前就在慢慢转移。中船各战略性研究院所,在武汉是集群式联合发展,更为了某国家实验室联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7: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3-2 17:41 编辑

710所搬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研究条件。具体来说,710所可能因为原址的发展限制和资源限制,决定进行搬迁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研究条件。这种决策在科研机构中并不罕见,通常是为了获得更先进的设施、更广阔的空间以及更好的合作机会。

搬迁的具体过程和目的地的选择可能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科研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产出。


随着时代的变迁,710所继续留在深山之中的意义小,原址无法满足科研发展需要,决定搬迁至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藏龙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17: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导体“巨无霸”全力冲刺 补足武汉芯片产业链上游短板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2日07:13 来源: 湖北日报




2月26日,武汉东湖综保区先导稀材项目建设现场,500多名工人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砌体施工、二次结构作业等同步推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马文俊、李源、通讯员杜婷婷)2月24日,春寒料峭,武汉东湖综保区先导稀材项目现场却热火朝天,500多名工人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砌体施工、二次结构作业等同步推进。

作为填补光谷半导体上游材料空白的“关键拼图”,这座计划投资120亿元的产业“巨无霸”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该项目涵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办公楼及配套设施,预计3月中旬可实现全部封顶,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并交付投产。

“现在除了1号、4号厂房还在冲刺施工,其他主体建筑1月就已封顶。”项目经理孙全手持对讲机,穿梭在工地各个角落指挥调度。他的安全帽上沾满灰尘,工装口袋里塞着卷边的施工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进度节点。

速度,是先导稀材项目的关键词。从2024年3月签约落户,到同年7月底实质开工,再到当前冲刺封顶,“光谷速度”的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强力支撑。项目负责人熊威回忆,“五证”材料提交当天,园区直接启动并联审批,4个月实现从签约到开工,比常规流程缩短了一半时间。

建设“时间表”也被精确到以小时计。腊月二十五停工,正月初六工人已陆续返岗。正月十六全面复工后,施工人数迅速增至500余人,每天早上6点开工,晚上9点才会结束施工。

“厂房一层面积近1万平方米,单栋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这样的规模在光谷半导体领域同样少见。”熊威介绍。

当前国产光通信、射频芯片正处于上升期,武汉及周边相关生态集聚度高,对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需求极大,而先导科技是全球最大稀散金属生产企业,砷化镓衬底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

项目投产后,将年产高端化合物半导体衬底材料数十万片,可补足本地芯片产业链的上游短板,并有望助力武汉企业尽早抢占市场优势,带动周边产业链共享发展先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3 02:34 , Processed in 0.08799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