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3 17: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4-1-3 17:29 编辑
我感觉这个看看就好了,逻辑推断搞头不大,本来也不是独家的实验室技术,主要还是工艺和成本问题。
一是和竞品比较:蔚来的半固态能量密度360,已经上车了,150度成本30万;
赣锋的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260已经上车了,风神E70用过,二代固态能量密度也是400+,而且东风和小米都投了,进度肯定会更快;
二是我稍微查了下,全才,研究领域跨度太大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