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6 14: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长沙目前的常住人口,在之前与统计局的多次交流中,他们也承认严重低估,因为大量新建商品房的实际入住人口基本上没有纳入常住人口统计,因为既没有把户口迁过来,也不是农民工等重点监测群体,而且也匮乏上门统计的手段。目前长沙常住人口统计的三个最重要的来源,一是户籍人口,这是最重要的基础,二是大学生留长并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型民企就业的,三是办理了暂住证的农民工群体及其登记要在本地上学的农民工子女;至于新建商品房中大量移居长沙的市县人口,包括老人小孩,以及自行经商务工但并未纳入暂住人口登记的群体,基本上都没有纳入统计。
据此,其实长沙目前的常住人口不是731万,而至少达到了千万量级。公安局口径的去年底858万人是包括了120多万非常住的流动人口,也就是暂住人口登记时申报说自己在长沙一年居住时间不足半年的那些流动人口,但这些人口实际上也都是长沙的实际常住人口,因为这些人口往往在长沙活动时间超过半年,只是由于担心被长沙登记为常住人口后家里农村的土地等各项权利可能受到影响而干脆不登记为常住人口。至于新建商品房中的市县移民,很多都不迁户口过来,也不是农民工。
这也是为什么长沙市交运局老是说按照731万常住人口,长沙的公交车是远超国家规定标准的,是足够的,但老百姓切身感受却觉得绝对不可能是这样,而必定是严重不够的。
此外,长沙本地车牌有200多万辆,但不是长沙牌照却很多时间都在长沙活动的省内其他市县牌照汽车也超过六十万辆。
以上想说的意思无非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沙人口增长了将近五百万,其中六分之一来自邵阳,这也不是难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