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2 1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和你说常州财政上缴多于苏州无锡的。
事实就是常州上缴少于南京无锡苏州,哪怕在常州人整天“津津乐 ...
tctll 发表于 2013-5-12 12:19 
【昔日辉煌】
(一)1987年10月5日,《常州日报》刊登的题为《财政改革给企业带来活力(主题) 8年来我市上交财政收入突破60亿(副题)》一文,令人欢欣鼓舞。
“60亿”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相当于广东省6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常州人民始终甘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是敢于改革、勇于改革的“吃螃蟹的人”!
【常州市8年上交国家财政收入=====广东省6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二)
80年代初,常州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比,常州的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
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
1982年,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
【1982年初,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983年,常州市区累计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达7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
(三)
常州,这片只占江苏省国土面积4%的地方,曾经创造了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并创造了“中国奇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苏南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