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2 16: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协调一体,构建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核心要求】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
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宽持续发展新空间。
【实践路径】
“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省委《意见》再次强调‘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推进基本现代化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三农’的工作不能放松,加强‘三农’的政策不能减弱。”省委农工办副主任诸纪录对记者说。
他认为,《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同时明确了解决好江苏“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农村内部活力、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的体制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体现了我省将突出推进“四化”的紧密结合。如何结合?《意见》明确了“以工促农、工农互惠,以城带乡、城乡一体”16个字。“我们理解,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就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工业化的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的岗位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业,同时农业要发挥对工业的原料能源供给等功能,扩大农民对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就是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下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向农村延伸、覆盖,逐步达到城乡均等、一体。”诸纪录解读说。
除了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也是我省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卫东说,我省一直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贯彻十八大精神,省委《意见》明确部署“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宽持续发展新空间”,区域协调发展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张卫东介绍,现在苏北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超过了苏南。而且苏北占全省经济的总量不是降低而是在提升,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今后,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振兴苏北的第一方略,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切实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尤其加快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二是更加注重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集中力量建设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沿海中心城市,重点推进以连云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临海中心城镇。形成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接点,重点城镇和一般建制镇为补充的东陇海经济带城镇体系,加快淮安苏北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三是更加注重富民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发展苏北社会事业,促进全省各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加大对苏北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专项资金重点投向苏北。四是更加注重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把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支持苏北发展最有力的举措。
【专家解读】
省政府参事刘立仁:
省委《意见》提出要在全面掌握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着力加深对有关“三农”工作要求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对我省实现“两个率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反复学习、深入理解、全面落实,着力在五个方面推进: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途径,着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要求,着力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储东涛:
江苏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抓好三个环节:首先,牢牢把握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即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以及苏南基本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其次,支持三大区域及各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苏南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苏中深化江海联动和跨江互动,苏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次,把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紧密结合,提升大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尤其要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使之尽快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从而大大拓宽江苏持续发展新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