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9-15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称有轨电车投资较大 建设使用需因地制宜时间:2012-09-14 08:17 来源:新华日报
总投资31亿元的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12日正式开建,将于2015年开通运营。此前,“南京河西新城快速公交工程项目”于今年2月底进行首次环评公示,开建有轨电车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放眼国内,大连、长春、上海、天津等城市共有6条有轨电车线路处于运营中;沈阳4条线路在建;武汉、泰州、常州、珠海、佛山、泉州、锦州等也都展开了前期规划研订。
一度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有轨电车重新密集亮相,是否意味着它是解决现代城市拥堵病的一剂良药?
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刘文斌坦言,政府考察了多种交通工具后,认为在高新区发展有轨电车为最佳选择。一方面,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可达20-30km/h,最高80km/h,远远超过公交,几乎与轻轨持平,并且噪音比机动车低5-10dB;另一方面,有轨电车只需经苏州市政府审批,而轻轨、地铁都要经国务院审批,同时有轨电车造价仅占地铁的1/6-1/4。无论算时间账,还是算经济账,有轨电车的优势不言而喻。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电车总竖着两根“大辫子”,轨道曲曲弯弯,一路过去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而现代有轨电车形象已大为改观。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毛伟介绍,高新区有轨电车将是国内第一条钢轮钢轨制式100%低地板车辆,无需经常更换轮胎,维护成本低廉,行驶过程平稳,舒适度也很高。车辆的地板离轨面高度约300到350毫米,仅相当于室外建筑2个台阶的高度,便于残疾人、儿童、老年人以及轮椅、手推小孩车等上下。车辆外形与地铁、机场快线列车相近,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有轨电车1号线,将连接高新区中心城区与西部湖滨片区苏州科技城、生态城。建成后,市民从轨道交通1号线出站后,乘有轨电车1号线大约35分钟即可抵达苏州科技城,大大节约时间、经济成本。其苏州乐园始发站与轨道交通1号线出口处有地下通道直接相连,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轨电车是一种运能在9000-18000人次/小时的中运量公共交通,既可以在2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未布设地铁轻轨等高运能轨道交通的次级公交走廊上采用,也可在人口50-200万之间、客流强度不那么大、或经济实力不很强的大中城市广泛推广。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城市化、机动化正在快速推进之中,现代有轨电车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现代有轨电车虽好,但它的建设使用必须因地制宜。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认为,一般来说,高峰小时客流量3万人次以上可以考虑地铁,2-3万人次可以考虑轻轨,而1-2万人次比较适合BRT,1万人次以下普通公交应该可以满足,5000-1万人次可以考虑有轨电车模式。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高伟江教授坦言,选择发展什么样的交通方式,要根据城市(客流)的分布。苏州现有的轨道交通规划9条线路,都没有延伸到高新区科技城,采用有轨电车解决该区域的公共出行显得比较适宜。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投资还是比较大,中小城市没有必要一窝蜂地上有轨电车。
一位交通规划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的交通模式虽然需要多种层次,但不能乱。在地级市和大城市郊区可以尝试BRT形式,比如广州市中山大道BRT线路工程投资7.2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157万元,比有轨电车造价低得多,性价比更高。而将来如何在有轨电车路口处理交通干涉的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