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czxfd

长安大厦拆掉后的建设动向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7 1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4-12-17 02:49
不对 应该就是长安大厦周边地块 周末空了我去踩点看看

嗯嗯,我抽空也去转转,看看到底什么情况。按说那边不太可能有城墙城壕遗址,如果确定是的话,那将会是重大考古发现,现存史志上不载,只能从逻辑上推断。有可能是五代以前的毗陵城/晋陵城/常州城,位于今延陵路以南,五代杨吴将城池搬到了今延陵路以北,类似于今天江苏理工校址隔运河搬迁,延陵路在古代也是运河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wwytc2001 发表于 2024-12-17 11:53
挺大的发现,怎么没有一点热度

是的 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周末我得去转一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4-12-17 03:17
找到了 等会有空单独开一贴 关键这种大事怎么一点都没听说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3884 ...

估计是还有很多具体历史脉络需要考证,史志材料能提供的信息应证非常有限,都是零零散散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6: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茭蒲巷历史一直丰富,就在公安局东侧青果巷北侧,实验小学西侧,我读的学校就是在这里。80年代这里都是老房子祠堂,茭蒲巷里面还有一个花园。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可惜90年代造公安局都拆了。我印象很深刻,小时候茭蒲巷老房子上面都是清朝时期的刻的字,记不得什么但是感觉像是祠堂或者宗祠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6:3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茭蒲巷小区拆掉,指不定下面埋藏着什么文化重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6:3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搞的季子文化真的是一塌糊涂,东一块西一块,哪里都弄不好。文化宫赶紧改造成季子广场,立巨型季子雕像,与旁边的文庙相呼应。红色产物的文化宫应该立马铲平,不是在新桥搞了个所谓的第二文化宫么,换个地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6:4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果巷西段北侧可以织补一些常州过去的历史建筑,比如关帝庙、季子庙、忠义祠、半山亭、正觉寺,刘海粟美术馆等。元丰桥也可以西移至青果巷河上。建设晋陵路下穿隧道,使东西青果巷连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大宝 发表于 2024-12-17 16:09
茭蒲巷历史一直丰富,就在公安局东侧青果巷北侧,实验小学西侧,我读的学校就是在这里。80年代这里都是老房 ...

你记忆好的 百度说茭蒲巷就是隋朝大司徒陈杲仁的后花园。。。百度了一下这块区域 很震撼 现在居然能重见天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7: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4-12-17 16:58
你记忆好的 百度说茭蒲巷就是隋朝大司徒陈杲仁的后花园。。。百度了一下这块区域 很震撼 现在居然能重见 ...

必须的啊,我们以前读书时候天天走茭蒲巷穿过去。一头是青果巷,一头是人民公园。很多同学都是住在这附近,茭蒲巷以前的马路都是那种小方砖竖着铺路的真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7: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啊,那后面不知建什么了,还是要等考古结束再实施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8 1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cczxfd 发表于 2024-12-17 17:46
原来如此啊,那后面不知建什么了,还是要等考古结束再实施规划?

我昨天又去翻了一遍前期规划 之前说的是红十字博物馆
现在这块地方挖出好几个朝代的遗址 再造红十字博物馆简直是暴殄天物 哪怕造个不同时期遗址博物馆都比这个有意义 而且红十字名声早就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8 1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水平乌烟瘴气 发表于 2024-12-17 16:43
青果巷西段北侧可以织补一些常州过去的历史建筑,比如关帝庙、季子庙、忠义祠、半山亭、正觉寺,刘海粟美术 ...

你没细看我昨天发的文章
根据文献记载,地块所在地历史上还分布有毗陵驿、烈帝庙、张王庙、江东祠、武进县医学等古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8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2-18 05:04 编辑
毗陵我里 发表于 2024-12-18 02:44
你没细看我昨天发的文章
根据文献记载,地块所在地历史上还分布有毗陵驿、烈帝庙、张王庙、江东祠、武进 ...


我想起来了,这个所谓“武进县医学”在长安大厦马路对面民房墙壁里有两块镶嵌的石碑,分别叫“重復常州府医学碑记”和“重修医学祀典记”,有落款“江南常州府医学正科陆 朝”和“顺治岁次戊子孟秋之吉”(即顺治五年、1648年)。石碑上还有块石牌,上面写着“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64年4月17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8 1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2-18 05:27 编辑

【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明清医学祀典记、医学碑记石刻共两块,分别嵌砌于常州市区青果巷中段南侧先医祠大门两侧。先医祠为常州唯一一座医学方面的专祠,祭祀伏羲、神农及历代名医。明洪武五年(1372)建于德寿坊,成化十三年(1477)移建于文明坊内(即今址)。
《重修医学祀典记》碑,高1.8 米,宽0.7 米,刻于清顺治五年(1648)。
《重復常州府医学碑记》碑,高2.1 米,宽0.8 米,明崇祯管绍宁撰文,刻于崇祯四年(1631),记述常州府医学及祭祀等活动。管绍宁(1583—1645),字幼承,一字谧如,号诚斋,江苏武进人。明崇祯元年(1628)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管绍宁官至南明礼部侍郎,以正直见称。1964 年4 月17 日,常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忠义祠记》碑,刻于清乾隆26年(1761),高1.82米,宽0.67米,厚0.25米。
《重修常州府忠义祠碑记》碑,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碑宽0.71米,长1.95米,厚0.25米。两块碑均为青石质,镶嵌在园墙上。忠义祠是明代为纪念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姚訔、陈炤、王安节、刘师勇等而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8 1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历史了 拆迁 后续 看规划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7:18 , Processed in 0.04769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