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8年6月1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1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18-6-15 12:50 编辑

中船重工整合应急资产入市 资产证券化率目标70%



光明网 06-15 09:47


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的应急装备受到多个国家欢迎,出口增长很快。”矫月/摄

6月12日,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舟应急)更名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应急)的揭牌仪式在武汉举行。《证券日报》记者赶往武汉参加了揭牌仪式,并现场采访了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中国应急总经理唐勇。

对于此次公司更名,胡问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华舟应急更名中国应急主要是为了能够将中船重工旗下各类应急装备业务向华舟应急这个上市平台集中的一个体现。更名后,中船重工将会逐步把集团旗下有关应急资产整合到中国应急这个上市平台上。”

胡问鸣还表示,中船重工首先拟将中国应急打造成百亿元级别的企业。

资产证券化率目标直指70%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应急产业,大力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大背景下,中船重工认为,应急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胡问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有70%个区域、50%的人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防灾救灾、抢险救援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应急装备是不可或缺的。”

资料显示,华舟应急于2016年8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中国唯一在A股上市的应急交通装备行业的企业,也是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军工企业。中船重工绝对控股“华舟应急”,直接持股47.70%,并通过间接方式持股21.24%(武汉船舶工业公司14.5%、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5%、武汉第二船舶设计院2.12%、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2.12%),共控股68.94%。

中国应急总经理唐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更名前的华舟应急业务仅限于陆地方面的应急装备业务,但是,如果中船重工将旗下的应急相关资源整合进公司后,公司的应急业务将会扩展至包括海上应急装备在内的多种相关应急业务。同时,公司还可以借用中船重工集团的相关资源,打通更多销售渠道。
胡问鸣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船重工准备将旗下包含的各类海洋装备使用的综合消防设备、核应急发电机组、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海上应急搜救系统、援潜救生装备和潜水、深海个体救援装备、高原应急救生装备、核辐射监测预警系统、发电应急系统等相关应急技术与产业资源逐步整合进入更名后的中国应急这个上市平台中,着力打造中船重工应急产业板块。”

事实上,中船重工将集团内的相关应急产业注入中国应急也是为了积极推动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据中船重工资产部副主任李嘉华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船重工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更名后)、久之洋5家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显著增强、运作空间巨大。已基本确定把资产证券化作为军工融合所有制改革的最佳实现模式,将在集团所属四大领域十大产业方向推进资产证券化,进行专业化整合、分板块上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使每个板块都有各自的上市平台,通过IPO或者并购重组的方式,把旗下实体产业集群不断推向上市发展。

“集团目前正在对多家拟上市平台公司展开整合,目标是使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达到或超过70%。”李嘉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集团旗下超百亿元、千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可能会超过十几家,借此打造‘中船重工系’上市公司舰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军工强企。”

万亿元级应急市场待开发

为着力支持和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2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9月份印发了《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快应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提高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应急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胡问鸣认为,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由此推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是惠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事业,推进应急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中船重工的政治责任、社会担当和新经济增长动力。

在国家重视应急产业的同时,中船重工也希望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国家队之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抢抓应急产业发展机遇,集中资源,迅速做大做强应急装备产业。

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姜仁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急产业是朝阳产业,应急产业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将达到万亿元级,前景广阔。”

“虽然之前华舟应急发展的不错,但是毕竟单个企业势单力薄,而现在更名为中国应急后已经上升为整个集团的平台企业,未来会集全集团之力将应急领域相关资源和业务陆陆续续装入进去,初步估算这些业务的销售规模达到30亿元,这将大大提升中国应急的实力,希望能很快打造成百亿元级应急产业。”姜仁锋如是说。

军民融合助推海外业务

在中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版图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重要一极。

据悉,中船集团拟将中国应急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的中国应急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以期引领和推动中国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应急产业有较高行业准入门槛,如军工研发生产的资质就要求相当严苛,应急装备的用户多是军队或政府的应急救援部门,对产品供应商的要求也相当严苛。而“中国应急”的前身华舟重工是国内军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最大供应商和总装单位,占应急交通装备市场份额80%以上,产品出口到亚、非、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较完整的产业链。

“应急产业将成为中船重工发展的新重点。作为我们供给侧改革调整的发展新方向,用我们的技术拓展应急的各种装备满足应急救援的需求,同时,我们会加大国际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应急装备的质量和实用性。”胡问鸣如是说。

胡问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的应急装备受到多个国家欢迎,出口增长很快。”

据唐勇介绍,公司将开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在国内军品市场向各个军兵种拓展,民品市场要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和大型工程公司用户。在国际市场上,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市场覆盖全球50%的国家和地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更新换代,应急产业未来的发展非常可观。”唐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作者:记者 矫月

来源:证券日报

——————————————

这是否意味着武汉直接增加了一家重量级的上市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珞珈1号01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把四环内没湖没江的地方都点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8-6-15 12:05
水果湖子弟看衰长江新城是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
难道长江新城不是水果湖的某位副书记主导的发展战略吗?
将两者对立起来是逻辑错误
为了唱衰长江新城你真是操碎了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4: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dhsqb 于 2018-6-15 14:47 编辑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8-6-15 12:05
水果湖子弟看衰长江新城是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
难道长江新城不是水果湖某位sj主导的发展战略吗!
将两者对立起来是逻辑错误,
为了唱衰长江新城你真操碎了心啊。
别忘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高度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猫追杀 发表于 2018-6-15 12:40
黄埔新城好像十年前就听过了,相当旧了。

长江新城就是黄浦新城改名加扩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4: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zeng 发表于 2018-6-15 10:44
新老大好辛苦哦!要注意身体。

老大是书记还没有来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1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rrirri 发表于 2018-6-15 15:05
我还是觉得黄埔新城这个名字更有特色一点 长江的覆盖面太广了 名字没什么代表性


这个你就错了     武汉但凡那啥一点的全是长江打头   比如长江日报  还有各种长江x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8-6-15 15:37 编辑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8-6-15 12:05
水果湖子弟看衰长江新城是政治正确。



不是这样的。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只有鄂东具备连片发展城市带的条件和基础,鄂东北是大片的大别山区,缺乏基础和腹地,发展条件较差。而从城市分布和地理情况看,鄂东和鄂东南是适合发展城市带和城市群的,城市夜光图和卫星图上显示也是如此,湖北唯一一个这样的地区,如果这一片打造好,武汉汉城市圈1+8里面五个地级市里除了孝感外得的四个地级市都得到了连片发展,形成密集的集群,武汉到鄂州,黄冈,黄石,咸宁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连绵城市带,而且应该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连绵带。更进一步可以通过长江及武九高铁链接九江,南昌,形成更大规模的武鄂黄黄九昌城市群,奠定五大国家城市群之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这个才是真正的大战略,也是国家层面区域经济布局和长江经济带的大战略里的一个重要支撑。而绝非一市范围内的平衡的小战略,所以我说鄂州的这个机场基本上算是湖北和武汉提升战略地位的胜负手,如果能携手光谷获批首批内陆自贸港,那么就是核弹级别的,所以未来武汉必须拿下鄂州。这绝非几百亿Gdp的事。

所以这个鄂东城市连绵带的规划,应该是站在长江流域整体考虑,跨省域的大动作,而通过咸宁往岳阳,长株潭则是下一步扩大的范围,长江中游城市群重在鄂东南是毫无疑问的,鄂州就是这个关键点。与这些宏伟蓝图相比,如果局限于市内的一些规划则格局太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irrirri 发表于 2018-6-15 15:05
我还是觉得黄埔新城这个名字更有特色一点 长江的覆盖面太广了 名字没什么代表性

叫长江的名字需要国家批的,是很牛的。参见长江存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4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8-6-15 15:27
不是这样的。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只有鄂东具备连片发展城市带的条件和基础,鄂东北是大片的大别山区 ...

想多了   航空锦上添花可以  雪中送炭?   绕开阳逻还想自由港?怕是不知道13年是谁先看中了阳逻吧

另外自由港这个东西特别是内陆自由港目前是不会给地方插手的机会的      上海这次都没机会     海南恰恰是高度依赖中央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自贸区还是自贸港,港口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不需要展开。很多人以为带个港字,就是以水港为主,其实不是这样,特别是内陆自贸区更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6: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说水港,在顺丰机场上游有三江港,这个是长江中游少有的深水良港,而且岸线很长,腹地开阔,再往上是花山港。通过这个区域的高速公路,铁路也很丰富,可谓少有的水铁公空交汇且很便利的区域,加上周边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是打造内陆自贸港的绝佳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6: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楚人 发表于 2018-6-15 15:27
叫长江的名字需要国家批的,是很牛的。参见长江存储

长江确实是一个很响亮的商标,国产商用涡扇发动机也叫长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最热的湾区,也是城市群概念的衍生,城市单打独斗的时代早过去了,要想鹤立鸡群,必须首先有个鸡群。等城市群建立起来,武汉何愁2000万人口哪里来?往哪里这种问题?
复旦大学原来有位研究区域经济的知名学者说得好,最有经济效率的就是又稠又密城市群,潜力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19:34 , Processed in 0.08140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