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16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津老城区恐怕承载和支持这些建筑组团、及其未来功能发挥的地盘不够大,也没有可拓展空间面积。
1 老城区6个区全部面积不到200平方公里,其中面积最大的区是南开和河东(都是39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和平(1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建筑组团和其功能空间占地面,仅中心商务区+泰达MSD面积之和恐怕都大于老城区中最大的区,这里包括建成的、在建的和待建的占地面积。若加上滨海其他功能区的建筑,把这些建筑组团集中在一起,那占地面积恐怕大于100平方公里,老城区恐怕承载不了;
2 不仅建筑组团要占地面积,围绕这些建筑未来发挥功能的需要,至少在交通上也要有支持性建设才行,那就需要大规模拓展交通路网,同样要有很大占地面积,老城区恐怕没有这个路网拓展的空间余地吧;
3 即使上面的情况老城区都能满足,那么,目前老城区居住人口能迁移吗?如何大规模迁移?迁移成本和困难会有多大?这个问题恐怕更难解决。
4 天津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所需要的功能支持(可不仅仅是文化教育商业等),老城区能满足吗?这些所需功能是聚集好还是分散好?诸如此类问题等,都不是在老城区内能解决的。
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天津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一基地三区”所需要的空间面积,可不是200平方公里所能容下的,加上老城区距离天津港口有些远的地理因素等,决定了不可能在老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况且老城区开发建设所能具备的因素并不多(在一中已说)。
2 开发滨海新区并不意味不发展老城区,老城区建设,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面貌有很大的改观,个人认为,老城区未来城建应该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
三、天津所辖区域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格局决定了天津不可能仅一个核心(老城区),多核心(老城区+新城区)是必然的 。
在各个核心之间的空间地域上如何连接建设,恐怕也是一篇建设天津的大文章,目前来看,京津走廊、天津港(包括于响和泰达MSD)等,与老城区的空间地域连接建设恐怕应该是当务之急。
天津是一个整体,内部形成合力、齐心建设天津很重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