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1 17:5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对调,从亏损7亿到行业前三
成立于2007年、拥有军工背景的中航锂电可以说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中航锂电的前身是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孵化成立。
2009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重新组建了公司,并更名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2010年,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主中航锂电。此时的中航锂电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客户以新能源客车为主。
2015年和2016年,中航锂电业绩实现飞跃,营收分别达到10亿元和14.21亿元。2015年底,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成立,入驻常州市金坛区。好景不长,到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提高了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三元电池成为受益者,磷酸铁锂电池及新能源客车受补贴退坡影响较大,例如纯电动客车补贴上限退坡幅度在40%以上。受此影响,中航锂电在2017年迅速掉队,动力电池装机量跌出行业前十,且出现了3.3亿元的亏损,2018年亏损额更是达到7亿元,连续丢失重要客户,例如曾经的第一大客户宇通客车,也转投宁德时代。
面对客户流失,巨额亏损,中航锂电开启了重组步伐。2018年5月,中航系统内公认的财务高手刘静瑜出任中航锂电董事长,随即启动重大资产重组。2019年7月,重组完成,其洛阳公司和江苏公司进行角色互换,原本作为母公司的洛阳公司,在重组后成为江苏公司的子公司,而成飞集成放弃控股股东地位,常州市金坛区国资委成为中航锂电新的实际控制人。
在战略和产品方面,刘静瑜就职后大力调整公司方向。从2018年起,中航锂电从过去以商用车配套为主转向为乘用车配套,将产能重点放在三元电池上,并与国内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签订大量订单,例如东风、长安、广汽、吉利等。
从装机量来看,2018年中航锂电70%的装机量在商用车领域,30%在乘用车,但进入2019年后,商用车领域的装机量仅占0.15%。在中航锂电把业务全面转向乘用车方向后,其业绩实现快速提升。2019年,中航锂电营收达26.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0年初,刘静瑜提出“重启商用车”战略,与厦门金旅、厦门金龙、中通客车、东风汽车等商用车企业建立了合作,这一年,中航锂电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上攀升至第四位,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的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中创新航(中航锂电)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超过了国轩高科和LG新能源等。至此,这匹动力电池行业的黑马成功实现了“逆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