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feiyue2015

【九江向上-2017】最新城建照实时传送中......@九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6 0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9: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 地方债务公开情况最差   


江西省会南昌财政透明度最差不及格 排名173   

赣州天高皇帝远没被吸血只有吸血,  九江排名131 ,53分及格,但是 明显被江西吸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报告》显示,各城市得分在50~60之间的最多,有69个;其次为得分在40~50之间的城市,有57个;得分位于60~70的城市有42个;得分位于30~40的城市有40个;得分超过80的城市共有5个,分别是北京、广州、杭州、上海和烟台。整体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去年。

  在过去几年里,北京、广州、上海在历年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方面都处于领先的位置。今年杭州和烟台异军突起,政府财政透明度有了较大的提升,进入了排名前五的城市行列。事实上,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得分比较接近,差别主要体现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务”“产业投资基金”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其他重要的财政信息”部分。其中,杭州市和烟台市除了详细公布“四本账”外,还对这部分信息做了较好的披露。

  而排名倒数30位的城市全都没有对本市的2016年预算执行和2017年预算报告详细公开,大部分仅仅在报告正文中对“四本账”某些项目总额进行了介绍,但基本细项则无从得知。排名靠后的城市在“其他重要的财政信息”方面同样表现不佳,难以达到中央和社会公众对于财政信息公开的要求与期望。其中河南省商丘市、驻马店市以及甘肃省金昌市位列最后三名。

  地方政府债务公开情况差,平均分仅相当于20分,最低分为0分

  长期以来,国家都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但各地对于地方债务的公布情况并不乐观。

  政府债务公开包括以下具体指标:债务限额及总额、债务类别、具体债务项目、各辖区债务情况。从地级及以上市政府在政府债务公开方面的得分情况看,按总分为80分计,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5分,平均分仅为16分(相当于100分计的20分)。

  债务限额和总额公布情况较好,在295个地级及以上市政府中,共有201个公布了2016年度的债务限额和债务总额,这其中的大多数市政府对专项债务和一般债务两个类别的总额进行了公开。但在具体的债务项目方面则公开情况较差,仅有37个城市的政府对债务的具体使用项目有所公开。

  2016年,政府性债务的公开情况较2015年有所进步,68%的地级市政府公布了省级划定给本市的债务限额和当年的债务余额,但普遍没有对具体的债务结构和项目情况加以说明。

  201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件)明确要求将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过,当前从法律法规上还缺乏对地方政府债务更加明确的定义和口径。

  课题组负责人俞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内容上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体债务公布应当包括:地方政府债券、政府具有担保或救助责任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债、向金融机构借款等。但是,市级政府公开的债务信息中,多数仅披露政府债券的情况,未能完整、全面与及时地公开所有政府债务。

  据俞乔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难以公开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一、在当前严防地方政府债务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环境下,不当举债可能被问责的压力使地方政府对债务情况十分敏感;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然承担大量政府性债务,难以进行披露;三、政府性债务除了直接债务外,还有大量的担保债务,在公开上存在技术困难和缺乏激励机制。

  他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信息公开,除了对本级政府债券的规模进行公开外,对债券的种类、利率、期限、用途等也要进行全方位公布。更为重要的是,应加快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

  全国有235个城市没公开产业投资基金信息,127个城市没公开PPP项目信息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管理,产业投资基金和PPP方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性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式,相关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同样需要公开。

  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的财政透明度指标体系增加了这两部分内容。产业投资基金公开部分由两个具体指标组成:1)在政府门户网站及财政局网站能查询到的产业基金个数;2)是否在政府预决算报告或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产业投资基金总额。从地级及以上市政府公开情况上看,只有60个城市在此项目上得分,235个城市得分为0,其中仅23个城市在政府预决算报告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公开本市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

  PPP公开的指标为在市政府网站(及财政局网站)上检索到的PPP项目公开数目,包括项目名称和项目金额。从公开情况上看,地级及以上市政府中仍有127个城市没有关于PPP项目的公开信息。在PPP公开环节上表现较好的是广州市,在其财政信息公开栏目中,与预决算公开一并增设了PPP项目公开栏目。

  产业投资基金和PPP项目中均有财政出资的部分,理应对政府出资的金额、项目用途等进行公开。但绝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说明,部分城市采取新闻公告的方式加以整理,但仍缺乏正式的披露制度。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信息一般是在上年度的预算执行及本年度的预算报告中公布,如表2所示,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较高的这30个城市公布的2016年度债务余额均在中央政府划定的债务限额之内。在具体债务的使用项目上,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珠海等城市有加以说明,而大多数城市则较少公布债务资金使用信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  武汉 合肥 开始比较务实  ,  长沙  南昌  水分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6: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栋国际甲级写字楼  100米 加10米挡风玻  主体11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6: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7: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温习一下李克强2012年12月2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讲话

缩小区域差距,要做好中西部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
    ——李克强2012年12月2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讲话
    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四省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合作,加强与长三角、中原经济区的联系。
    ——湖南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
    ——江西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联合湖南、江西等省共同推动,使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湖北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
    ——安徽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直面欧风美雨的冲击,顶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经济砥砺前行,昂首走过2012。
    危机中优势凸显。祖国中部,湘赣鄂皖四省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出路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回旋余地更大、发展空间更广,长江中游腹地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连日来,采访组走马潇湘、放眼赣鄱、聚焦荆楚、踏访江淮,感受澎湃而来的中国力量。
    九江潮涌,中三角扩容
    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北风吹落冬雨,江西九江的天气变得格外寒冷。
    长江之畔,九江城内,简单布置的会议室里,热气腾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下,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等长江沿线部分省份及城市负责人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商区域发展与改革大计。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建立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发展统一市场、加快改革创新……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李克强边听边记,讨论热烈而深入。九江潮涌,激起长江中游巨浪澎湃。九江会议之后,湘赣鄂皖四省“两会”相继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热议话题。
    从湘赣鄂到湘赣鄂皖,安徽的加入,意味着中三角扩军增容。展开中国地图,自西向东画一条穿过长沙的纬线,自北向南画一条经过合肥的经线,再从东北向西南画一条45度角斜线经过武汉,三线相交,正好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包括南昌在内的众多长江中游城市,正分布在这个三角形周边(见左图)。
    “长江中游城市群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火车头。”1月6日,合肥市“两会”上,市长张庆军与人大代表共商发展大计:“合肥需要在大背景下寻求机遇。”“安徽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同时又是泛长三角成员,承东启西,有利于长三角板块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板块无缝对接,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让城市群驱动力更加稳定,更加强劲。”1月28日,安徽省皖江办专职副主任华克思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判断。
    政府之手积极推动,代表委员献计献策,市场主体互动交流……
    冬春之交,热切的期待在中部汇聚,发展的暖流在中部涌动。
    突破之地,中国弓发力
    九江会议凝聚共识:中部地区、长江流域,突破之地。
    这片热土,何以吸引如此多的关注目光?“湘赣鄂皖有共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和区位优势,联手崛起,势成必然。”安徽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孙自铎信心满满。
    比较发展要素,长江中游得中独厚。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湘赣鄂皖成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丰富的水资源,密集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让这片土地潜力无穷。
    展望经济走势,我国沿江发展正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区域开放开发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江沿海并重”时期,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条件成为中国经济主轴的新亮点。
    分析国土开发格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长江中游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她将承担“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增长极”的使命。“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三角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如果将东部沿海比作弓,长江干流比作箭,那湘赣鄂皖正处在张弓搭箭的发力点上。
    瞄准波澜壮阔的大海,长江中游城市群蓄势发力。 湘赣鄂皖,共铸第四极
    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之后,中三角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拥有实力,才能勇于担当。
    看经济总量,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区域近44万平方公里,包括40个市,人口约1.6亿。湖北、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双双迈上两万亿元台阶,江西跨过万亿元大关,安徽达到1.7万亿元,四省全部进入“万亿俱乐部”。
    看发展速度,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四省依然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至4个百分点。
    比学赶超,改革创新,四省激情奔跑。“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一场区域合作的改革,是一场能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改革。”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分析。
    改革来自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培育建立大市场,连接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三角的系列改革将为国家新一轮改革探路。
    看湖南,铁拳治理湘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联合产权交易平台等十大重点改革,探索发行湘江治理债券,改革推动绿色崛起。
    看江西,简政放权,开放搞活,提高收入……十多项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彰显政府攻坚克难的决心。
    看湖北,鄂州城乡一体化改革、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部,一个肩负时代使命的城市群扬帆启航。2011年数据

    武汉城市圈
    面积5.8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024万。
     
    江淮城市群
    面积9.86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834.8万人,
     
    环鄱阳湖城市群
    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人口3100万人,


     


     
    长株潭城市群
    面积9.68万平方公里,
    人口4073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4 05:25 , Processed in 0.05146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