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26 17: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温习一下李克强2012年12月2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讲话
缩小区域差距,要做好中西部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
——李克强2012年12月2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讲话
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四省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合作,加强与长三角、中原经济区的联系。
——湖南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
——江西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联合湖南、江西等省共同推动,使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湖北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
——安徽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直面欧风美雨的冲击,顶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经济砥砺前行,昂首走过2012。
危机中优势凸显。祖国中部,湘赣鄂皖四省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出路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回旋余地更大、发展空间更广,长江中游腹地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连日来,采访组走马潇湘、放眼赣鄱、聚焦荆楚、踏访江淮,感受澎湃而来的中国力量。
九江潮涌,中三角扩容
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北风吹落冬雨,江西九江的天气变得格外寒冷。
长江之畔,九江城内,简单布置的会议室里,热气腾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下,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等长江沿线部分省份及城市负责人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商区域发展与改革大计。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建立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发展统一市场、加快改革创新……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李克强边听边记,讨论热烈而深入。九江潮涌,激起长江中游巨浪澎湃。九江会议之后,湘赣鄂皖四省“两会”相继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热议话题。
从湘赣鄂到湘赣鄂皖,安徽的加入,意味着中三角扩军增容。展开中国地图,自西向东画一条穿过长沙的纬线,自北向南画一条经过合肥的经线,再从东北向西南画一条45度角斜线经过武汉,三线相交,正好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包括南昌在内的众多长江中游城市,正分布在这个三角形周边(见左图)。
“长江中游城市群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火车头。”1月6日,合肥市“两会”上,市长张庆军与人大代表共商发展大计:“合肥需要在大背景下寻求机遇。”“安徽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同时又是泛长三角成员,承东启西,有利于长三角板块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板块无缝对接,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让城市群驱动力更加稳定,更加强劲。”1月28日,安徽省皖江办专职副主任华克思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判断。
政府之手积极推动,代表委员献计献策,市场主体互动交流……
冬春之交,热切的期待在中部汇聚,发展的暖流在中部涌动。
突破之地,中国弓发力
九江会议凝聚共识:中部地区、长江流域,突破之地。
这片热土,何以吸引如此多的关注目光?“湘赣鄂皖有共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和区位优势,联手崛起,势成必然。”安徽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孙自铎信心满满。
比较发展要素,长江中游得中独厚。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湘赣鄂皖成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丰富的水资源,密集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让这片土地潜力无穷。
展望经济走势,我国沿江发展正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区域开放开发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江沿海并重”时期,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条件成为中国经济主轴的新亮点。
分析国土开发格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长江中游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她将承担“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增长极”的使命。“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三角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如果将东部沿海比作弓,长江干流比作箭,那湘赣鄂皖正处在张弓搭箭的发力点上。
瞄准波澜壮阔的大海,长江中游城市群蓄势发力。 湘赣鄂皖,共铸第四极
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之后,中三角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拥有实力,才能勇于担当。
看经济总量,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区域近44万平方公里,包括40个市,人口约1.6亿。湖北、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双双迈上两万亿元台阶,江西跨过万亿元大关,安徽达到1.7万亿元,四省全部进入“万亿俱乐部”。
看发展速度,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四省依然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至4个百分点。
比学赶超,改革创新,四省激情奔跑。“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一场区域合作的改革,是一场能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改革。”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分析。
改革来自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培育建立大市场,连接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三角的系列改革将为国家新一轮改革探路。
看湖南,铁拳治理湘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联合产权交易平台等十大重点改革,探索发行湘江治理债券,改革推动绿色崛起。
看江西,简政放权,开放搞活,提高收入……十多项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彰显政府攻坚克难的决心。
看湖北,鄂州城乡一体化改革、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