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9-14 01:10
台积电的市盈率是29.5倍,
苹果的市盈率是35.5倍,
英伟达的市盈率是50倍,

不仅仅稳住电商了,闪购也很成功,接下去本地生活能搞起来的话,真的把美团打趴下了。
至于AI,已经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入,潜力无限,阿里的未来天花板看的可能不是自身,而是国内的AI市场能有多大,毕竟国内的企业跟米国还是有差距,为AI付费的意愿还是大大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8月浙江进出口增长5.5% 进出口和出口规模达历史同期新高


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浙江外贸进出口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出口2.79万亿元,增长7.7%;进口8884.3亿元,下降0.8%,进出口、出口规模达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出口、进口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5%、15.9%、7.4%,居全国第3、第2、第6位。

来看具体数据:

对主要新兴市场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8月,浙江对东盟、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出口3900.4亿、3166.9亿、2639.6亿、2376.5亿元,分别增长16.7%、10.7%、12.2%、11.8%,合计占全省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10万亿元,增长8.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7.0%,提升1.6个百分点;对金砖成员国进出口7460.1亿元,居全国首位,增长1.3%;对第一大贸易市场欧盟进出口5740.9亿元,增长8.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5.6%,提升0.5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贡献率超9成。1-8月,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1.7万家,增加7.0%。其中,民营企业10.9万家,数量增加7.4%。前8个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7.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0%,其中出口2.41万亿元,增长8.7%,出口增长贡献率达96.3%。同期,外资企业进出口4529.5亿元,增长2.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2.3%。

“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1-8月,浙江出口机电产品1.31万亿元,增长9.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7%,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8月出口电动汽车首次突破4万辆,达41418辆,增加137.8%,占同期浙江出口汽车总量的57.4%,连续5个月占比过半;出口光伏产品51.1亿元,增长0.3%,结束连续22个月下降态势;出口锂离子蓄电池32.9亿元,增长43.7%,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幅。同期,浙江出口劳密产品8294.2亿元,增长4.0%;出口高技术产品2318.7亿元,增长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零的突破!海康威视捧回浙江制造业领域首座中国质量奖正奖

       9月16日,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揭晓。在10个正奖中,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实现了浙江在中国质量奖制造业和杭州在中国质量奖正奖上的“双突破”!同时,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份公司、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4个组织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杭州市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省第一。

       据了解,中国质量奖是国 家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设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两项,旨在表彰为建设质量强国作出突出贡献,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新质量管理、提升供给质量方面有显著示范带头作用的组织,以及为提高我国行业及地方质量水平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海康威视的“数智质量”质量管理模式聚焦数智研发、数智供应链、数智营销、数智服务等核心业务过程,实施端到端全流程质量管理。通过构建大数据预警预测能力、智能辅助能力、视觉+AI的自动化能力等,实现关键质量活动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充分释放数据与智能在驱动卓越质量中的核心价值。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拥有中国质量奖正奖1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4个(次)、浙江省政 府质量奖36个(次),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另有98个(次)组织获得杭州市政 府质量奖,超过450个组织获得区县级政 府质量奖,逐步形成了以各级政 府质量奖为核心的高质量品牌梯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浙资运营与国邦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共谋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9月12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国邦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我省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构建现代化医药产业体系。据了解,浙资运营此前已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对国邦医药进行战略投资,投资金额达7.9亿元,持股比例为6.85%。

       国邦医药是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主型民营上市企业,在抗感染药物核心原料领域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此次国资与民企携手,旨在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 府关于全面落实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全国领先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作为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近年来,浙资运营紧紧围绕创新浙江建设,以种类丰富、业态完备的产业集群投资为抓手,加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深度落实“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0个、金额208亿元,在战略层面布局一批龙头作用的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产业主导性,资源配置相对灵活的上市公司集群。其中,战略投资自动化控制领域龙头企业中控技术,助力实现国产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战略投资数码喷印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宏华数科,推进产业工艺技术优化升级,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格局。目前,公司年均保持百亿以上投资金额,“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有望突破500亿元。

       双方表示,此次合作是浙江国资国企在生物医药领域增强核心功能、服务健康浙江建设的重要实践。双方将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产业生态,共同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双方将在宠物药物、新药研创、CDMO、新材料等核心领域寻求合作机会,在推动关键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拓展产业链应用生态、共建产业生态圈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合作是浙江国有资本与民营龙头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将有力推动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提供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维度指标“全线飘红” 杭州江南科学城首份“成长刻度”出炉

       近日,杭州江南科学城首次亮出“成长刻度”——2024年度发展指标。数据显示,科学城“科学深度、创新高度、产业强度、人才广度、城市温度”五大维度一级指标同步跃升,涵盖的30项细分指标整体飘红。

        今年7月底,以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为主体的“科研与产业‘两张皮’怎么破?极弱磁研究院‘两院融合’给出新答案”案例,成功入选杭州市第一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案例。

       通过落实“两院融合”的组织协同新模式,该案例创新解决当前新型研发机构、高能级科创平台普遍存在的科研资源分散、研产脱节等现实难题,构建了两院1600余人的“大科研”体系。目前,依托于全新建立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培育”全链条贯通转化机制,科学城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心脑磁数据库,并在胸痛分诊、缺血评估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创新生态逐步形成,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源动力”——人才也为创新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江南科学城参与科创平台建设院士12人,较上年度增长33.3%;新增外籍专家来华工作人员233人,较上年度增长11.0%;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10.7%,持续保持较高比重。

       近年来,杭州江南科学城核心区的核心——国际零磁科学谷持续向“新”进军,不断加强“零磁医学、量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三大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并联动智慧新天地、生态创意城两片区域协同创新,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小镇和视觉智能园区为成果转化“两翼”,打造未来产业引领区。

       依托滨江各项创新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地,2024年,杭州江南科学城国 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78家,较上年度增长22.5%;上市企业总部及全球独角兽企业累计达18家,较上年度增长50%;产业发展基金政府出资总规模125.7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5.8%,持续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杭州江南科学城秉持“山水科城人”共生的设计理念,串联世界级科创要素与江南山水意境,让“产、城、人”在诗意山水中深度融合、共荣共生。

       2024年指标数据显示,杭州江南科学城拥有公园绿地累计面积166.09万平方米,持续稳中有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累计数达9个,较上年度增长50.0%。市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至少1个公共文化场馆和2个以上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享受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除此之外,目前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杭州第二中学领办的硅谷高中(暂名)正加速建设,杭州地铁4号线三期工程浦炬街站(即“零磁谷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一项项红利落地,一次次加速推进,为江南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中国500强采用生成式AI提速,阿里云渗透率53%位列第一

       9月15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中国企业GenAI(生成式AI)采用格局,2025H1》报告,超7成的《财富》中国 500 强企业已采用GenAI,其中,阿里云渗透率为53%,排名第一。报告指出,当前中国GenAI正处于高速渗透和规模化应用阶段,本土云厂商提供的全栈AI服务以及中国开源模型,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AI正加速进入中国的千行百业。为更好反映中国代表性企业采用生成式AI的技术市场现状,Omdia调研了2025年《财富》中国 500 强企业,总结分析他们对AI基础设施、大模型、开发平台和AI应用的实际情况。Omdia报告指出,在当前《财富》中国 500 强企业中,74.6% 已经应用或部署生成式AI,其中,阿里云渗透率为53%排名第一,DeepSeek51%、华为云25%、百度云22%、腾讯云20%、火山引擎9%,分列二至六位。

       Omdia报告指出,在已使用GenAI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汽车和媒体文娱产业的渗透率高达100%,90%的银行、金融与保险企业(BFSI)以及51%的制造企业也已采用GenAI。Omdia指出,不同行业的企业对 GenAI 采用的成熟程度不同,但都积极地将 GenAI 应用到广泛的场景,包括提升员工生产力、客户服务响应、销售与营销以及流程优化等。到2029年,Omdia预计国内语音助手、图像与视频内容分析、自动化代码开发等多个GenAI的核心应用场景的软件收入将实现2至5倍增长。

       Omdia认为,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本土云厂商,通过提供完善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企业采用生成式AI的进程,当前采用GenAI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普遍更倾向于采用本土厂商;另一方面,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中国开源模型,是中国GenAI市场爆发的又一关键原因。

       据了解,阿里云已搭建起从AI IaaS到AI PaaS再到MaaS的最强“AI全栈”体系,并以35.8%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AI云第一。在大模型领域,阿里从2023年起持续推进“全尺寸”“全模态”的全面开源,截至目前已开源300多款模型,通义千问衍生模型超17万个,成为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通义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中占比17.7%,是目前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的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杭州召开 首次在欧美以外区域举办

       9月16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 府、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经国 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 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大会闭幕后,还将在杭州市临安区举行“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大会筹备情况及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这个十年一届的大会是大型科学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领域最大盛会,首次在欧洲和美洲以外的区域举办,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将有全球150多个国 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参会。大会将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制定未来十年发展蓝图,还将发布《杭州宣言》,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何宏平表示,党的十八 大以来,在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主 席单位,中国科学院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科学监测、新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科技战略咨询等方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何宏平强调,在“两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中国将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汇聚全球生态治理智慧,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治理关键技术攻关,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普惠性成果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部门代表就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计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地方实践等议题,进行了介绍并答记者问。

       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表示,中国长期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实施的重要科学计划和项目,深入参与全球科学治理,曾多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会议。双方持续深化科学领域合作,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等数十个科学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行动计划,为推进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生态环境部指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中国积极推动该框架任务的落实,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如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多尺度、多层次强化数据采集,建立健全监督性调查观测网络。

       农业农村部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与生态同行”的发展理念,全方位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开展调查监测评估、建设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休禁渔制度、规范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发展生态渔业、强化执法监管,推动实现生态保护、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 家林草局指出,自然保护地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鉴于其在维护国 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进一步发挥高新科技的支撑作用,着力建设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在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旗舰物种监测、人类活动管控和野生动物危害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提升了保护建设管理效能。

       浙江省人民政 府代表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等方面,介绍了以杭州为代表的全省广大地区通过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取得的突出成效。例如,近年来中华凤头燕鸥、华南梅花鹿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成功培育5100株。对媒体关心的绿色办会议题,浙江省作为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践行绿色办会理念的首批试点,联合蚂蚁森林开展了“零碳办会”活动,截至8月底,参与人数已达335万,积累碳汇4452吨,超过大会预计碳排放量3000吨。

       在大会遴选承办地时有许多城市报名,最终杭州脱颖而出,获得大会的承办权。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在会上表示,本届大会选择在浙江杭州举办,最主要的原因是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省会杭州作为生态文明之都,充分展现了本届大会主题——“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 府间大型科学计划。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并于1978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目前,我国共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居亚洲首位。通过积极参与该计划,我们不断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智慧和实践,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将有助于落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布的杭州战略行动计划,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7 15:52 , Processed in 0.03945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