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22 19: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市: 构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机制
2017-12-22 本刊编辑部 丝路纵横
引导关注
宁波市:构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机制
文/林在明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宁波被赋予“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宁波注重发挥港口经济、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球主要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首位,为全球首个超“9亿吨”大港。
“一带一路”开放战略
从2015年12月印发的《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纲要》,到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通过《宁波宣言》,再到今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宁波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建设“中国-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等,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机制逐步形成。
争取开放政策。宁波积极争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政策、航运金融政策、租赁业务创新等政策,实现向舟山港覆盖;积极争取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的试点成果复制到宁波,争取建立专业航运保险法人机构,开设国际期货保税交割仓储专区,推动金融保险领域先行先试。
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对民营企业境外设厂、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的扶持政策,建立“负面清单”投资管理制度,拓展跨境服务贸易,为扩大开放领域提供制度保障。
促进政策沟通。发挥“宁波帮”、智库、民间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等合作组织,开展不定期交流,为城市间的政策沟通提供智力支撑。
建立“四港联动”体系
积极构建海、陆、空、信息港“四港联动”体系,多通道联通“一带一路”,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便捷高效流动。
组建国际港口联盟。宁波市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率先整合省内、国内各类港口资源,联合“一带一路”沿线港口、铁路、内陆港站,发起组建国际港口联盟,推动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和合作服务网络建设。
筹建甬新欧大陆桥。完善新疆—西安—重庆—武汉—九江—杭州—宁波的铁路线,使宁波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出海口。强化萧山、义乌、绍兴、金华、衢州、慈溪等地无水港建设,打造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黄金通道”。开通接驳陇海线,经新疆进入中亚;发往欧洲的货物专列,通过内蒙古满洲里,进入蒙古、俄罗斯,前往欧洲,增强陆路交通物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力。
强化海运联通枢纽。调整宁波、舟山港航线,开辟新航线,重点增加至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港口航线,促进相互贸易往来;与马来西亚巴生港、德国汉堡港务局、德国威廉港集装箱码头亚德港等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与英国菲利克斯托港、法国马赛港、意大利利沃尔诺港、西班牙希洪港、埃及塞得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建设宁波舟山港邮轮码头和“海上驿站”,吸引国际大型邮轮停靠。
着力打造信息丝绸之路。以梅山保税港区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区域为龙头,以大宗商品和日用消费品贸易为重点,以平台建设为途径,建设面向特定区域、发展特色贸易的“网上丝绸之路”试验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投资贸易合作、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对接、全球资源配置等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宁波物流市场为主体,依托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港口、航运信息交换,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走廊;搭建面向东盟的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平台,为电商通关、数据交换、外贸协同、商务信息等提供综合服务,推动跨境网购新渠道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开放合作,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指数平台等,共同建立“全球买、全球卖”的贸易格局,打造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大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