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南宁南站

[经济发展] 南宁经济发展贴(禁止讨论ZZ/RS/YQ及地域攻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9 13:1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早不是什么新闻,进度远不如市府所愿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16:4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才能来个整车项目,原来说的吉利整车项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1:0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蔗地春光 发表于 2022-6-19 16:48
啥时候才能来个整车项目,原来说的吉利整车项目呢

吉利整车项目在吴圩,前段时间说在征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1:1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蔗地春光 发表于 2022-6-19 16:48
啥时候才能来个整车项目,原来说的吉利整车项目呢

比亚迪和南宁说有一揽子合作项目,不知道接下来的惊喜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2:2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Q的反复让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进行货物运输。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中越班列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大约96小时,提速到现在的最快18小时,运行较率提升了4倍还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2:4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提速的中越班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如今,广西中越跨境班列承载的货物种类已经发展到电子产品,水果,中药材,机械设备等200多个品类,今年1~5月,中越跨境班列累计开行140列,发运集装箱4176标箱,分别同比增长20.7%和2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2:5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的跨境铁路运输中越班列和中欧班列正把更多“南宁造”变成真金白银,也带来更多原材料为南宁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22:5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薪最高2万元!好友缘,云庭汇2家知名餐饮企业招126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1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还是营商环境的问题,人才观念问题也很大,zheng府、企业平台和人才,那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给人才提供平台,人再把平台做大做强,各方实现共赢,这才是经济不断循环滚雪球的正确方式,而不是静态得看待,自己什么资源都给人家不了,却处处要求拿到最好的。南宁的很多基层官员没见过什么世面,电视剧看多了还当自己是封建王朝的衙吏,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拿鸡毛当令箭,趾高气扬的,那个老板、那个人才受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21:0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要发展,产业要先行。南宁市将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工业振兴,培养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等产业,持续推动首府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21: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传F,潘政M,郑俊L等企业家对南宁市委,市ZF积极开展面对面精准招商,实打实推动项目落地的担当实干精神表示由衷钦佩,纷纷表达了深化与南宁合作,加大投资力度的强烈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21:3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jialun 于 2022-6-20 21:37 编辑

青秀区zf的伶俐工业园区规划有些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2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传F,王传福也是安徽籍,合肥汽车产业能起来可不靠运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0 2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ZF层面重视招商引资,这些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产投基金背后的资本运作。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链,这几年引进的重要项目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1 09: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南宁太自闭,广西孤岛效应也很严重,没有zheng府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没有平台的发挥和学习空间,没有真正有才识和远见的人带动,本地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大多数人上班无所事事,都在想着下班怎么吃喝玩乐的事情,别说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比不了一线城市,继续教育也比不过,去北京看看,北京地铁里的女生都在看视频上课,学前端、设计和软件测试的尤其多。所以现在认命一些,务实一些,多引进一些企业,一方面带动规模化和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形成鲶鱼效应,让本地的各个单元有学习、模仿的对象,有进步和发展的方向。

过去包括现在,除了高精尖的技术专业,大多数大学教育都是和产业脱钩的,因此在学校学的基本上工作上都用不着,所以只要高中毕业能考上本科的,他的知识结构都是差不多比较完善的,能在工作中迅速上手和学习,就能算是人才,至少是潜在的、可以培养的,剩下靠的是平台和机会锻炼出来,但是南宁是什么都给不了人家还总想捡现成的,哪有这种好事,就算捡到了没有平台他的竞争力也只会不断下降。

不过这种模式过于粗放,未来zheng府、高校和企业会更加紧密融合,也就是所谓的产学研一体化,这种模式难题就在于合作成果的价值评估和分配问题,靠企业、高校一时半会儿自己去摸索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额外的激励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9 06:23 , Processed in 0.07295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