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乌合者说

关于苏州GDP及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13:5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州eminem 于 2024-2-2 15:35 编辑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2-2 13:46
嗯,都是安徽滁州天长


加油加油加油苏苏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3 1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Weiwurst 发表于 2024-1-23 15:36
有可能22年终核全省GDP调减了呢,而且全省最拖后腿的肯定不是苏州

和广东比,全省拖后腿的就苏州和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和谐 发表于 2024-2-3 16:01
和广东比,全省拖后腿的就苏州和南京。

确切的说,是苏州和南京的三产,广州和深圳的三产gdp都超过2万亿的,而苏州是13000,南京11000多,差距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0:3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1998 发表于 2024-1-31 15:26
外贸整体不行,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海工船舶异军突起。苏州这几个都不是强项。
苏州周围城市表现都 ...

真正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超大经济规模的高端产业只有两个:新能源、数字化。
苏州应该着眼于这两大类产业:
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商业电池、新型储能材料、新型能源媒质(如氢燃料、光伏、风能等)、三电系统、低碳应用产品、新能源矿产及生物提炼、新能源基建(充电系统、储加氢系统等)、新型交通、以及配套产业链。
2、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生态、数据应用与服务、AI生态应用与服务、智能制造(制造型企业的所有智改数转)、芯片、国产化操作系统及应用、机器人、新型数字电商生态,数字设计、数字孪生、以及配套产业链。

由于在20多年前开始外资外企引入,苏州在外向型经济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苏州沉溺于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与做精,却忽视了这两大未来产业,耽误的时间甚为可惜。

在新能源产业上,常州前20年外资引入的缺失反而倒逼了新技术新产业的渴求,十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能源布局,几乎涵盖了所有新能源产业,到这两年全面爆发。新能源汽车有理想、比亚迪、北汽、大乘等;动力电池有中创、蜂巢、溧阳时代、上汽大通等;光伏企业有天合、亿晶、顺风等;充电储能有星星充电、万邦新能源;三电有汇川、克虏伯、英飞凌、创伟、宏微电气;新型交通有中车、新誉庞巴迪等;新能源配套产业链数不胜数,包括电机、电控、功率器件、传感器、车载线束、储能材料、固态电解质、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汽车及轨道交通零部件、锂矿镍矿并购、分布式发电、光伏及风电组件等等。所以常州一个小小的城市,以仅有500多万的人口,造就了排名全国第四的工业总产值(深圳、苏州、上海、常州)。

在数字化产业上,无锡早就入局,无锡的芯片、物联网会在5年后爆发。因为所有产业都会用数字化重做一遍,所有制造型企业的智改数转,都必须数字化和万物互联,以及工业机器人和数据采集数据标注和算力支撑。所以江苏这五年是常州的五年,再过五年江苏可能就是无锡的五年了。哪怕是常州的工业机器人(占全国产量与销售的60%)也会在未来五年全面爆发。而且数字化产业会比新能源产业体量更大,至少不亚于新能源。
再看科技数字重镇深圳和杭州。深圳华为的国产化操作系统(鸿蒙)、芯片(麒麟)将会在今年明年开始全面爆发,而且还会持续近20年的遥遥领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提供了人工智能的国产化,前途无量。AI应用生态还有杭州阿里的通义,都庞大无比。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华为、腾讯早就垄断了国内云计算服务,腾讯几乎占了国内信息化平台的半壁江山。未来智改数转和企业全面数字化,算力服务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与其他城市,未来深圳和杭州的科技产业会碾压式的吊打苏锡常,苏锡常唯一能与深圳杭州在数字化产业上抗衡的只有无锡的芯片和常州的工业机器人,其他的就不要想了。另外杭州的数字电商特别是新型电商生态,其托拉斯结构会越来越强,江苏不具备电商的基因,也就是刘强东看在家乡的面子上把宿迁做了一个华东区电商物流的典范而已。

纵观整个苏南,现在就靠常州的新能源还能硬撑一段时间,但数字化大爆发将在五年后开始,如果再不改观,苏南会被深圳杭州越甩越远。苏南的领头羊是苏州,苏州不痛下决心进行变局,不要说苏州,整个苏南甚至整个江苏都没有希望。
常州现在有了新能源,无锡有了芯片和物联网,苏州则应该在数据应用与服务、数字设计、传统企业的智改数转上进行转型。数据应用与服务可能了解的人不多,打个比方,各行各业都要AI介入,无人驾驶哪怕医疗诊断现在都要AI,但数据采集和标注却刚刚开始,规模大到不可想象,光是人工智能培训师和标注员全国缺口就达上千万人,光是这样一个产业,产业规模就不亚于所有新能源汽车的产值,至少几万亿规模。传统企业的智改数转服务,更是上百万亿的规模,因为所有企业都要用数字化重新做一遍。江苏特别适合搞这个,因为江苏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传统制造产业,而苏州由于以前外资外企主要是信息化产品,所有苏州的转型可以往这两个方向上去。其他的如云计算服务、国产化操作系统、数字电商等等就不要去碰了,根本无法与深圳杭州竞争。

所有苏州的转型应该尽快与常州无锡联合,真正形成苏锡常产业一体化互补互助互救,未来十年之后,苏锡常不居安思危,不及时转型,苏锡常这个名号就仅仅是个地理称谓了。
苏锡常产业应该全力打破深圳杭州的垄断,就往新能源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常州搞新能源、无锡搞芯片和物联网、苏州搞数据服务与智改数转。常州的机器人给苏州提供硬件配套,无锡的芯片给苏州提供基础技术条件,苏州全力转型为全国最大的数据服务基地,光一个数据服务(目前国内还没有哪个城市形成这个产业集群),就可以为苏州提供另外的五万亿的数字化服务产值,不亚于苏州现在的工业产值。另外苏州再在智改数转产业上下大功夫,这也是一个风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0:33
真正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超大经济规模的高端产业只有两个:新能源、数字化。
苏州应该着眼于这两大类产业: ...

这是哪位高人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1:5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5k 发表于 2024-2-4 11:16
这是哪位高人写的?

只有实现苏锡常经济与产业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才能互助互补互救。不要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要打开,一起做大苏锡常这个蛋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3:1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1:56
只有实现苏锡常经济与产业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才能互助互补互救。不要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要 ...

各自为战已经卷到尽头了,后面等着被各种省会逐个超过,不如想想怎么合作做大蛋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3: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gsh12345 于 2024-2-4 14:05 编辑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1:56
只有实现苏锡常经济与产业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才能互助互补互救。不要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要 ...


苏锡常?你活在那个年代?经济体总量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4: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沪苏同城也是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4: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X955330 发表于 2024-2-4 14:00
沪苏同城也是方向

按楼上的理论,经济体总量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5: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外:沪苏同城
对内:大市一体化。

苏锡常一体化,主要靠常州和无锡,往东是他们的发展主方向,常州要积极往东对接无锡,无锡积极往东对接苏州,苏州是积极往东对接上海的,往北对接常熟,不会花大力气往西的,往西都是“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5:4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2-4 15:07
对外:沪苏同城
对内:大市一体化。


在新产业时代,不存在往东还是往西,如果苏州还抱着产业向上海看齐的想法,那还是外贸经济的理念。
苏锡常一体化,不是地理概念的一体化,不是向上海方向虹吸的一体化,而是做好“苏锡常产业一体化”,做好分工与产业配置。说实话,现在数字化时代,上海的产业布局都落后于深圳和杭州,数字化产业可以线上交付,而不需要港口物质交付,所以上海这个经济枢纽已经不是太重要。
苏州应该放下身段,积极与常州无锡谋求互助互补互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停留在外贸经济苏州永远老大的认知中,现实也叫醒了苏州。所以苏锡常产业一体化,苏州搞数据服务、无锡搞芯片物联网、常州搞新能源,三个城市做好分工,互相帮助互相抬轿子,产业深入互补互助,三个城市(数据服务、芯片物联网、新能源)都是10万亿级别的产业,重新团结起来,才能延续1000年的永远富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5 09: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5:45
在新产业时代,不存在往东还是往西,如果苏州还抱着产业向上海看齐的想法,那还是外贸经济的理念。
苏锡 ...

我记得产业分工协作,一直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工作目标之一,不只是苏锡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5 02: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0:3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把无锡常州的优势产业抢过来不就完事了,上海不就是直接摘了药明康德研发总部的桃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5 0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4 11:5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现在已经是人口存量争夺的时代了,如果维持不了人口,产业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被迫向东南亚、墨西哥转移,还拿头做大蛋糕?君不见日本人口自然减少第13年,47个都道府县全部人口减少么,机械流动也抵消不了剧烈的自然负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5 08:24 , Processed in 0.04597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