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3 22:0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10-20年代中国兴起了“联省自治”学说和运动。最早完整地提出的是梁启超在1920年,而鼓吹最甚很多是湖南人,如熊希龄,湘督谭延闿等。1922年1月湖南省第一个颁布《湖南省宪法》,先后得到川、滇、黔、桂粤、浙,奉天等省地方军阀响应。胡适、章太炎、张东荪等知名学者也支持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制国家。国民党内也不少拥趸者,如粤督陈炯明。但孙中山个人反对联省自治,主张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制皆极度敌视。1926年北伐军攻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联省自治”原本是一些知识分子企图效仿美国联邦制,通过各省先行立宪,进而实现民主共和的一种政治理想。然而这一理念被国共两党认为是地方军阀作为对抗中央,割地自保的一种借口理论,最终联省自治在北伐中归于失败。 毛在服膺共产理论之前也曾经是该理论的热烈拥护者。尤其在驱逐北洋系的湘督汤芗铭和张敬尧的运动中,更是鼓吹湘省自治。后来改宗马列后,就放弃了这个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