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9 16: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肉面 于 2017-6-19 22:05 编辑
历时八年 兰渝铁路全线贯通
历经八个年头,兰渝铁路最后一道拦路虎——胡麻岭隧道终于在2017年6月19日上午10点30分顺利贯通,这也意味着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指日可待,胡麻岭隧道全长13.6公里,为双线单洞隧道,是兰渝铁路高风险隧道群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线控制性卡脖子工程。围岩等级为隧道工程最高围岩等级——VI级。胡麻岭隧道施工前三年掘进顺利,在离贯通仅剩173米时, 施工遇到了“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涌出的泥砂像泥石流淹没了已经修好的隧道。过去5年半,胡麻岭隧道发生了四次大突涌,清理砂浆15万立方米,相当于2公里的隧道。在国内外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建设者摸索形成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
兰渝铁路穿越区域性大断裂10条、大断层87条,全线存在着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层隧道群、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群、高瓦斯隧道群、岩溶突泥突水隧道群等四大高风险隧道群。其中甘肃境内地质最为复杂,号称“地质博物馆”,尤其以胡麻岭、桃树坪、木寨岭隧道为代表的隧道群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国内外院士、专家先后38批次来现场号脉会诊。同时, 全线最长的白龙江3号特大桥等桥梁建设也产生了一系列新工法,新技术。截至目前,全线获得国家专利28项、攻克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
胡麻岭隧道开凿最难之处在于它遭遇了一个世界级难题,对于隧道开挖一向是“怕软不怕硬”,岩石隧道较为常见,山体岩石质地坚硬,这利用大型的盾构机或者凿岩车便可加快开凿进度。然而因为胡麻岭隧道要穿越一个水库和一条河流,全线有3.6公里是富水粉细砂地层, 这种地层质地软弱,加上富含地下水渗透,在这种地层中施工极易发生涌水、涌砂事故。
很多时候,隧道一天只能掘进1米,4天掘进6米左右,即便如此,还长常常有突如其来的渗水、涌砂情况,前一天刚挖好的1米隧道一旦涌砂便会回流2米甚至回流十几米,突然涌出的泥砂会把挖好的隧道淹没掉,在此前的5年多时间里,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4次大突涌,清理出砂浆15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这个罕见难题,施工方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共同研究,当时有国际上的专家带着顶级的设备和施工人员前往工地现场,但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几次下来他们觉得在这样的地层中开挖隧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就离开了。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国内外是没有可借鉴先例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在2015年,中铁十九局施工者研发出了组合式的真空降水技术:超前水平真空降水、洞内重力式深井真空降水等,真空降水进行完之后再对作业面进行帷幕注浆加固,最后进行开挖作业,这套方法运用之后,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开凿隧道速度大大加快。这条“黄金走廊”,凝结着无数兰渝建设者的辛劳和汗水,一条甘陕川渝旅游经济带正如珍珠般被串起,这条脱贫路,将带着陇南280万人民的梦想展翅腾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