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5 0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城市集聚和效率这个矛盾的最根本设计是组成“卫星城”格局,而距离、通道、规模是“卫星城”三个关键因素,京津冀要形成多层次、多中心、分散化布局的城市群,第一个层次的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和邻近京津的中小城市,并围绕京津形成“主城——副中心”、“主城——新城”和“主城——卫星城”的城市格局,引导京津周边地区人口就地城镇化,关键是完善副中心、新城、卫星城与京津两大中心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快速导入公共服务和产业资源,减小与京津在各方面的落差;第二个层次的城市群包括河北省各市,从长远来看,应强化石家庄的地位,发挥石家庄在区位、资源和城市能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再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形成“反磁力”,带动河北中南部区域发展,形成“京津石大三角”。
对此,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也给出京津冀空间布局的建议。他认为,应着眼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加强政策引导,打造河北高地,为城市群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把石家庄定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三级,支持省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对冀中南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