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4-1 13: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对照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目标,近几年保定市做了哪些工作?
党晓龙:我们感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落实,高质量把保定发展好,就是对雄安新区、国家大事的支持。
在产业升级上,我们瞄准北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十大产业领域”,积极融入北京主导的产业链和大市场。全市京津保合作项目达572个,总投资7138.9亿元。去年以来,有200多家央企、京企、科研机构等来保对接合作。特别是在制造业疏解方面,我们围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领域开展军地协同,重点打造了中国五矿节能环保新材料园区等“十大园区”,以承接央企、京企制造板块布局为重点,加快产业链集群发展。
在协同创新上,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的首选承接地,推进形成“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新格局,常态化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北大等创新“发动机”。去年,保定市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市R&D投入强度达到2.3%,稳居全省第一。
在营商环境上,借鉴北京营商环境5.0版,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配套”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加快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生态建设上,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蓝天常见、西山常现作为奋斗目标,去年全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9.4%,优良天数达到249天,连续三年在“2+26”城市空气质量评估考核中评为优秀。
在城市转型上,开展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明年保定主城区将再无城中村。加快“东医、西游、南车、北智、中文”建设(东部高铁片区国际医疗基地,西部华侨城“未来创想城”,南部长城集团乌马庄新能源、智能网联、氢能等创新发展之城,北部漕河片区以人工智能为主的高新“硬核科技”新城和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亚洲最大的中国古动物馆将于10月开馆,华侨城“未来创想城”、环城水系、古城保护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在公共服务上,大力实施“1530”工程,借助京津20所优质中小学对口帮扶保定基础教育;聚焦打造北京儿童医院、广安门中医、北大肿瘤等6家左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力建设国际医疗基地,京津保医疗合作项目达到150项,让保定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在社会治理上,我们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突破口,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