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莲池区

[雄安新区]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保织路由线到网,打造幸福交通圈】3月28日7时许出家门,马千里驾车从保定上京港澳高速转津雄高速,半个多小时抵达容城。

在路边小吃店吃完一套油条、豆腐脑,马千里不慌不忙到单位上班,“如果北三环东延开通,保定到雄安新区的便捷通道就又多了一条,作为在雄安工作的保定人,想想都开心。”

马千里,在容城一家机构工作,爱人和孩子都在保定的他,从2016年开始,成为两城间的“穿梭客”。他笑称,自己算是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交通变化的见证者。

雄安工作保定安家,通勤最快只需半小时
2016年,马千里到容城工作,能选择的交通方式除了自驾就是大巴。从徐水上京港澳高速,最快1个多小时,坐大巴则要在徐水绕行。

“每天往返,光路上就要仨小时。”时间成本,往往是车主驾车出行考虑的一大因素,那时马千里的双城生活,大多数是工作日在容城,周六日回保定。

可喜的变化,是从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后开始的。

2018年10月底,白洋淀大道全线通车,让保定到雄安的距离,相比高速绕行少了18公里;

2018年12月底,荣乌高速河北段全线贯通,从北三环走荣乌,保定半个多小时到容城;

2021年5月,容易线、安大线建成通车,原本服务雄安新区的建材运输通道,对马千里来说,则是“通”变“融”的“幸福”道。

原本两个城市之间穿梭,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家庭与工作地点之间的“同城”往返。

“不只是市区往返雄安交通便利,就连回涞源老家也方便多了。”相比绕行保定耽搁小半天工夫,如今走荣乌高速最多一个半小时。这是现在雄安与涞源之间的“驾车距离”,是马千里以前不敢想象的速度。

加快构建高效交通网络,启动5条雄安新区对外骨干织路网
    如马千里这般,受益于快捷高效交通网络的人,还有很多。便捷的交通,由线成网的“交通圈”,拉近的不仅是时空的距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幸福感”,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高阳县的张勇,在雄安设立第一年,便瞅准商机,在雄县文昌大街开了一家奶茶店。

“开店第一年,高速公路还比较少,国道、省道不仅难走还经常堵车,再遇到个雨雪天气,一路上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从2020年津石高速正式通车,从高阳北走津石去雄安是我的首选。”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升了张勇不少的幸福感。

2021年京雄高速河北段和荣乌高速新线的顺利通车,更是让张勇有了在白沟新城、高碑店扩店的想法。

在全力推动形成多节点、网格化的交通网络的同时,我市2022年启动北三环东延(S524)、国道G336保沧界至高阳县城段等5条(段)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规划内项目的前期工作。

诸如2022年启动的北三环东延,已让保定北部居民设想迎着清晨温暖的阳光起床,不到半小时,就能到雄安来上一盘特色面菜的幸福生活。

推动城市由“通”到“融”,打造“轨道上的京津雄保”一体化

在小确幸的背后,是保定着眼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范例,加强与北京和雄安新区交通路网对接,形成铁路、城际、高速、快速路、城乡道路等互联互通的大发展。

目前,保定来往雄安新区开通5班次列车,其中高铁4次,特快1次。乘坐火车,市民最快14分钟,最慢27分钟,就可以从保定抵达雄安新区。

3月8日,保定市发改委官网发布的《新建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雄忻高铁一旦建成后,作为京昆铁路的重要部分,将搭建起西北、西南和华北、东北沟通交流的桥梁,而在保定境内设立的保定东站、保定南站、望都北站、唐县站、曲阳站、阜平站6个站点,势必加强了站点所在县区的经济发展。

如今,雄安新区设立5周年之际,雄忻高铁、京雄保城际(R1线)等重大轨道交通项目都在积极谋划推进。通过从公路到铁路的交通硬联通,逐步消除圈内居民心理上的“异地感”。越来越多的保定人形成了与雄安新区同城化的工作圈、生活圈和朋友圈,推动城市圈由“通”走向“融”。

也正是这一个个“福交通圈”,让“马千里”们享受到雄保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幸福。

■相关大数据

北三环东延(S524):项目起于徐水区崔迪城村北,雄安新区与保定交界处,终于闫庄乡北接保定北三环,全长约13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34.5米。

国道G336保沧界至高阳段:全长24.6公里,途经庞口、小王果庄、蒲口、晋庄四镇。

雄忻高铁:新建线路自雄安站引出,西至忻州西站,新建长度为342公里。全线新建段涉及车站13座,在保定境内设保定东站、保定南站、望都北站、唐县站、曲阳站、阜平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保共筑休闲长廊,绿野仙踪慢生活】又是一年四月天,东方风来满眼春。

3月29日,位于雄安郊野公园北侧的保定林,植物正褪去冬季的严寒萧瑟,枝头刚刚吐露出嫩绿的新芽。这片以林为体、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绿色树林间,春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日的暖阳下,周边居民纷纷来到公园感受春的气息,聊天、散步、拍照、遛娃,雄安郊野公园已然成了居民生活的“后花园”,处处展现着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游景致。

公园内,保定林和保定园的景观、文化建设,为雄安和保定架起一座绿色之桥,也为雄安这座千年之城建设,绘制了靓丽风景。

以雄安郊野公园为中心,一道拱卫雄安的生态屏障向外辐射而出,适意与悠然的慢生活肉眼可见地在不断蔓延。

苗圃林场孕育高品质“郊野公园”

让经济林、生态林、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在雄安新区西南方向的清苑区苗圃林场里,一棵棵海棠、柳树等随风摇曳,在春日里蓄势待发。100多种植物种类,让这里成为河北省平原地区唯一的森林公园。这里与白洋淀遥遥相望,其温度、湿度、洁净度、绿化度、负氧度等,均稳定地支撑着雄保双城的生态环境。

苗圃林场党支部书记陈泽存告诉记者,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林场努力发展和带动周边发展苗圃业,近几年,林场里育出的树苗很多都输送到了雄安新区,为雄安的建设增加生态的绿色。

未来的苗圃林场,不仅仅只是孕育绿色这般简单。为了更好地与雄安新区同步发展,如今的的苗圃林场正逐步转型,以苗圃为基础,将建设立足保定、连接雄安的大型郊野公园,让经济林、生态林、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清苑苗圃林场的这片绿色,只是保定市与雄安新区同频共振,全力打造环雄安绿色生态休闲长廊的一个缩影。

滨河公园上打造骑行“体育圈”

公园漫步郊野骑行,畅享绿色慢生活

蜿蜒的河水、彩色的步道、相互呼应的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在雄安新区的西北方向,定兴县城西的拒马河东岸,一座集运动、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滨河公园,令人眼前一亮。

每到夏季,沿河而生的杨树林下,一片片花海色彩缤纷。花海中间,由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河堤公路四条道路组成的特色慢行系统,不间断、无障碍地贯穿全园,并将公园内的星月争辉广场、荷塘月色、四季花海、儿童乐园等节点连接到一起。

3月27日,在春风撩人的日子里,骑行爱好者朱辰军正带着孩子在公园内骑行,两人自由穿梭于林间,惬意满满。

“带孩子骑行,首要就是安全。这里一派田园风光,有蜿蜒的林间小路,有养眼的湿地水景,很快路边还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与我们一路相伴。骑行道路也铺设得平整,最适合孩子自由飞驰。”朱辰军说,孩子就是在骑行公园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并慢慢爱上了骑行这个项目。周末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带孩子来公园“放电”,散步、骑行、捞鱼、野餐。在公园里,朱辰军还认识了不少同样热爱骑行的人。

春季有鲜花、夏季有林阴、秋季有叶色、冬季有树形,安静优美的滨河环境,为市民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多选择,更是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体休闲带。公园漫步、郊野骑行的悠然生活,让拒马河边的这片绿色长廊显得更具活力。

生态绿道扮靓文化气质

以堤筑魂,链接十里孝义风光

悠悠的孝义河流经高阳县,直入雄安新区的白洋淀内。孝义河孕育了高阳经久不衰的“义”文化,沿河打造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地——十里义脉,将传承千年的文脉融入林间。在这里,人们看得见水,享得到绿,摸得到历史,品得到文化。

走进高阳城东的凤湖公园,便来到了十里义脉的起点。沿河而行,最先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片绿”。十里义脉以堤筑魂,连接着白鹭桥、鸳鸯桥、春燕桥等七大节点和五大主题公园,处处体现着仁义、道义、忠义、信义等文化精神。河岸边建设的湿地漫步道、亲水乐园、摄影观景台、乡野童趣长廊等,让人与自然相亲相近相融。

市民张建刚称,自从孝义河十里义脉生态长廊建好后,自己的生活便丰富了起来。“闲的时候经常来这里钓鱼,有时候周末还带着家人和孩子来玩,孩子们不仅能在林间自由奔跑、抓蚂蚱、晒太阳,还能了解高阳千年传承的‘义’文化。”

环境优美的公园是大自然的馈赠,独特的文化积淀,更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十里义脉已经成为高阳县的生态“迎客厅”,居民的网红打卡地。孝义河流经十里义脉后直入白洋淀,这个绿色的长廊更是成为对接雄安的“滨水观光示范带+市民郊野休闲目的地”。

作为环雄安新区的绿色生态门户,高阳县、清苑区、徐水区、定兴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六大环雄片区,正在雄安新区的周边镶嵌起一条精致的“珍珠带”,为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生态缓冲,同时提升保定市平原区生态承载能力。

一幅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绿环相绕的一体化生态画卷跃然眼前,其适意悠闲的慢生活,更是泽被千年。

■相关大数据

雄安新区设立5年来,保定市围绕白洋淀上游流域完成营造林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约234万亩。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累计造林超45万亩,让绿色连成一片。

以2021年为例,保定全市启动“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生态体系建设,在雄安新区周边推进总投资近10亿元的500米林带建设,全市共完成营造林91.37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共19个县(市、区)获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备案,数量居全省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雄保联动生态渐好,鸟儿扎堆来安家】3月26日,又是一个蓝蓝的明媚春日,许增利一如既往地驱车拒马河畔。在那里,很多“朋友”等着他来拍写真。

这一次,他准备到野三坡百里峡景区附近的拒马河,看看能否“捕捉”到雄性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从2016年开始接触生态摄影,许增利在拒马河拍过白鹳、黑鹳、天鹅等很多种鸟类。唯独有“生态试纸”称号的中华秋沙鸭,让他最为惦记。

水清岸绿的拒马河,

引来“矫情”的中华秋沙鸭

作为土生土长的涞水人,54岁的许增利出生在赵各庄镇福山口村。蜿蜒流淌的拒马河在村边一路向东,奔往百公里之外的白洋淀。

“雄安新区设立的这5年,拒马河两侧的生态越来越好。”许增利称,五年来涞水县种了20多万亩树,让拒马河两侧成了生态绿廊。河两侧绿起来的同时,2017年起涞水实施了“政府出资、环保监管、公司运营、全民参与”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入河乱象。

人不负青山,青山亦不负人。

“如今,常驻拒马河的鸟类有黑鹳、白鹳、苍鹭、白骨顶鸡、绿头鸭等,在此越冬的鸟儿有鸳鸯、秋沙鸭、天鹅等,临时迁徙休整的鸟儿有赤麻鸭、凤头麦鸡、针尾鸭等。”许增利称,随着鸟儿越来越多,脱贫后的山民们也越来越知道爱惜这些大自然的精灵。

许增利想拍的中华秋沙鸭,是距今1000多万年的古老物种,数量比扬子鳄还稀少,全球不超过2000只,有着“鸟中活化石”称号。它对水质极其挑剔,甚至到了“矫情”的地步,因此也被称为“生态试纸”,是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

此前的3月1日和12日,许增利在拒马河曾先后两次拍到中华秋沙鸭,可惜的是这两次拍摄的都是单只雌鸭。此次“摄雄”之旅,但愿老许能圆梦。

借势重生的瀑河水库,

大鸨、天鹅、黑鹳等珍禽纷纷现身

同为摄影爱好者,徐水区的史建方告诉记者,摄影32年来,今年3月份他第一次在瀑河水库发现大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在我国数量有400只左右。

“那天还拍到了近百只凤头䴙鷉,还有赤麻鸭、骨顶鸡、凤头麦鸡等鸟儿。”史建方认为,瀑河水库的重生,跟雄安新区密切相连。

上世纪80年代,瀑河水库陆续出现塌陷,渗漏严重导致库水锐减。2008年,瀑河水库完全枯竭,库底变成“青青草原”。

从瀑河水库到白洋淀,河道不足50公里,补水济淀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2017年,按照国家及河北省充分发挥水资源效能、保障雄安水生态的指示精神,保定积极推进安格庄水库-瀑河水库连通工程。当年12月25日,安格庄水库向瀑河水库试通水,这是水库干涸10年后,瀑河第一次得到域外补水。

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改善白洋淀水质和生态环境,2018年4月,瀑河水库迎来南水北调中线6600万立方米清水,20多年来首次补水白洋淀。

“2019年,瀑河水库就吸引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2020年3月,史建方在瀑河水库首次拍到百余只天鹅。2021年,史建方在这里拍到了400多只白鹭、200多只天鹅、130多只鸿雁、10只黑鹳……

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经瀑河水库先后5次向白洋淀生态补水近3.9亿立方米,在服务雄安的同时,瀑河水库重现碧波荡漾,群鸟飞翔。

九河下梢白洋淀,

擦亮的“华北明珠”再现万鸟云集

鸟儿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最好的“环评师”。随着雄保生态联动不断深入,重新擦亮的“华北明珠”,再次成为了“鸟的天堂”。

“这个冬天,我们共观测到约600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为新区设立以来越冬灰鹤最多的一年……还有约10万只国家“三有”保护鸟类骨顶鸡在白洋淀越冬。”在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18年的齐明,一直在从事鸟类观测及保护等工作,对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变迁,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保定把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在雄安新区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同时,保定在河湖生态功能建设与修复、河道防洪治理、河流治污、水利工程建设、关停散乱污企业等多方面持续发力,5年来投入192亿元,与雄安新区联动治理。

建设25个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城乡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充分利用上游水库、南水北调水资源,强力推动补水还清……

多措并举下,2021年保定境内所有入淀河流水质,自1988年以来首次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华北明珠”白洋淀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齐明称,截至2022年1月底,白洋淀野生鸟类数量共计230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4种。

碧水蓝天间,成群的鸟儿在芦苇丛中或嬉戏、或觅食、或结伴飞舞、或万鸟翔集……真可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相关大数据

蓝天白云成常态,5年间达标天数从2017年159天,增加到2021年249天。

山青岸绿衬底色,5年间保定营造林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约234万亩。雄安新区已累计造林超45万亩。

碧水东流补白洋,5年间保定累计生态补水45亿立方米,维持白洋淀水位8.3—8.8米,水量3—4.5亿立方米,水面250—300平方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6 06:37 , Processed in 0.08206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