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4 1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之城 领先之城
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雄安新区的重大任务。
为把雄安新区打造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提出,赋予雄安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表示,新区以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为抓手,推动规划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今年7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北雄安新区条例》,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第一部关于支持雄安新区改革创新和建设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填补了雄安新区综合立法的空白。
该条例首次明确了新区管委会法律地位和管理职权。“这赋予了新区更大自主发展权,有利于破除制约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新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法律支持。”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部务会成员孙长亮认为。
作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被赋予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开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清单。
——优化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雄安新区实行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和年薪制,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推出包括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10个专项计划在内的“雄才计划”,建立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菜单式”人才待遇政策包。积极推行积分落户政策,为急需的特殊人才开通落户直通车。
——完善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新区构建起出让、划拨、作价出资(或入股)、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应模式。深化财税金融改革以稳定财源,中央财政通过安排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综合财力补助,统筹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加大地方政府长期财务支持力度等方式,长期稳定支持新区建设。中央政府还赋予雄安新区财税金融创新的权力,新的税收政策、金融试验试点、对外开放新举措都可以在新区先行先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一起建设雄安。
——完善多主体供给住房政策。根据《河北雄安新区条例》,将按照职住平衡、住有所居的原则,构建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的新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河北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雄安新区增加公租房实物供应,加大公租房实物和租赁补贴发放力度。
——探索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一会三函”审批,使建设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项目制度性成本大幅下降。目前,政府投资审批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3个工作日,企业投资核准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2个工作日。这一审批模式有力保障了雄安新区建设项目及时开工。
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建设雄安新区,需要企业共同参与。落实中央要求,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本地企业还是北京企业,无论中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符合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雄安都欢迎。
根据雄安新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北京疏解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可实现即来即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雄安新区还在北京开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窗口。
“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中,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跟到底,为其提供总部选址供地、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建设审批‘一条龙’服务。”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于善江说。
记者在新区采访听到不少顺口溜:“事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不做‘清谈客’、不当‘官老爷’”“零跑腿、不见面、马上就办”……各级干部以实际行动擦亮“雄安服务”品牌。
雄安新区同步规划的“孪生城市”,搭建起智慧城市基础框架。在这里,除了能看到这片“全国最大的工地”,看不到的“云上雄安”数字智能之城也在同步进行。新区每建设一栋楼,都会在数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栋数字大楼。现实中哪怕更换一个路灯,都能显示出来。每一栋建筑都是计算好的,运来的材料直接组装,一厘米钢筋都不会浪费。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说,传统的智慧城市往往更多关注建筑、交通、水务、园林等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化,而雄安是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全城智慧化,在此平台上可以把城市各专业数据进行集成,从而达到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的新格局。在数字城市标准方面,已制定出台16项标准。
受益于数字技术,雄安新区工资发放也用上了区块链。新区企业利用中国雄安集团搭建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拨付的劳务工资已超过13亿元,项目工程资金拨付全程留痕,为后续项目审计提供高质量数据保障。
“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并超过90%、数字经济占城市GDP比重达到并超过80%……从规划纲要到2035年提出的主要指标看,雄安可谓是全球领先的城市。”邬贺铨说。
雄安,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孪生建设的城市,第一个全域按照绿色标准建设的城市,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布局的城市,第一个全域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