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3 1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高质量样板城市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雄安新区的定位除了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还有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极、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雄安新区,锚定了“新形象、新功能、新产业、新人才、新机制”的发展目标。今年3月更是出台了《关于加快实现“五新”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坚持承接疏解产业落地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并重,推动产业项目在重点片区聚集,迅速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产业形象。瞄准五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产业模式,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围绕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批与之相符的产业项目也在雄安加速落地。
今年9月底,雄安新区首座智慧标杆站——南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从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两个维度发力,在应用雄安工程现有智能建造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智能机器人及大型智能设备,为雄安新区输变电工程先行示范、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宝贵建设经验。
10月初,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暨雄安智慧城市运营中心(IOC)举行了奠基仪式。据了解,该项目将通过5G+全光网、云边协同、工业数字化平台、创新应用及安全保障,打造中国电信特有的数字资产运营体系,开发绿色机房、智慧灌溉、超宽网络等多个应用服务,实现数字孪生,全域可视,为国家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探索道路,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提供雄安方案。
推动产业发展,人才是基石。《意见》提出,逐步形成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安庆杰说,有序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功能疏解项目,尽快形成集聚带动效应,以崭新的城市形象和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业、高端产业和优秀人才落户新区。
10月底,《2021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发布。该《目录》编入和发布了2021年雄安新区364家用人单位、1697个工作岗位、1.1万条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同比增长91%、50%和45%。其中,用人主体涵盖了雄安新区国家机构、入驻央企、省属国企、民营企业,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企事业单位、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和业务分包单位等各类单位。
本刊记者了解到,雄安新区已经建立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菜单式”人才待遇政策包,人才服务更加精准,并出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单位和个人月最高缴存基数暂参考北京市标准执行。
除此之外,雄安新区也在建设生态宜居新城。自设立以来,已造林40多万亩,植树逾2000万棵。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白洋淀湖心区水质由2018年Ⅴ类提升至2019年Ⅳ类,2020年好转至全域Ⅳ类、局部Ⅲ类,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本刊记者了解到,未来,雄安将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同时,雄安的交通也更加智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