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0-15 1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7-10-15 11:33 编辑
头条:美媒称摩天大楼在亚洲走向兴旺:中国建高楼满足城市需要 参考消息 2017-10-15 00:15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2日刊登题为《摩天大楼,天际线上的亚洲雄心》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纽瓦克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贾森·巴尔。文章称,摩天大楼诞生于美国,但近年来,它们在亚洲生根发芽,走向兴旺。那里的国家意识到,修建高楼大厦有助于它们被当作国际舞台上的一员。
文章称,一个多世纪前,纽约和芝加哥证明摩天大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经济问题:如何让一个地方同时容纳即便不是数以千计也是数以百计的人和企业。特别是在高科技时代,城市集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通过增加密度,摩天大楼带来了一个竞争优势,让城市得以变成商业灯塔。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最高的建筑都在东方。目前的第一高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828米,2010年建成)很快将被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塔(Jeddah Tower)(1000米,预计2020年建成)超越。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楼中,九栋位于亚洲。此外,亚洲现在高度在150米或以上的建筑,比其他几个大陆加起来还多。
令人惊叹的天际线是一个城市表明自己对商业持开放态度、并且对自己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的名片。超高建筑在规划过程中的身份就是“创造者”,因为它们会形成区域性地标,吸引公司、居民、游客和外国直接投资。中国现在遍地都是商人。阿拉伯工作者已不再只是石油钻井工人,而是跨国商人和金融人士。
过去十年,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平均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部分时候都是美国的三倍多。作为这种发展的一部分,这些国家扩大了金融和银行领域,而研究显示,这需要通过摩天大楼来实现。
文章称,此外,中国正在经历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部迁徙。1979年,中国只有大约19%的人生活在城镇地区,而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57%,并且这种流动没有表现出放缓的迹象。
考虑到这种迅速增长,政府一般来说有两个选择:可以鼓励修建高楼,以满足城市需求,也可以限制建筑高度,但这么做会加剧城市的无序蔓延和拥堵,并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亚州政府制定了增加密度的土地使用规则,还赞助国际建筑比赛、发放补贴或是简单地提供支持。在整个中国,都能看到城市摩天大楼的高度,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的密切关系。
摩天大楼将何去何从?只要亚洲国家追求与西方类似的生活方式,摩天大楼就会继续出现,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还会塑造一个城市的天际线,后者会成为一个城市身份和特征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进步让修建摩天大楼变得更容易、更快,对全球最高建筑展开的争夺也会继续。
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左侧)与浦东陆家嘴高楼群遥相呼应。新华社发
评:央视报道,摩天大楼数量,香港1300多栋(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上海228栋(还看今朝上海篇);是香港零头不到!央视的报道,总有它据实的道理。上海写字楼容积率是5,住宅高楼是2.5,普遍城郊的小高层、连排别墅、独栋别墅是1.05-2。官媒报道:上海中心是陆家嘴摩天的最后收官之作。虹桥限高在10层刚刚上下,崇明限高18米,佘山好象有个打入地下18层的深坑酒店。当然,崇明的18米限高有之道理。此文配图拿小陆浦江两岸作为例子,很有刺猬?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