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建设纪实] 重大项目汇总集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 11:1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2日下午,中以常州创新园6个项目在线上举行集中签约,杨芬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近年来,常州市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大力推动中以创新合作,在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方面保持全国领先。作为2021年首批落户项目,此次共有6个重点平台和项目签约进驻中以常州创新园,打响了今年园区创新“第一炮”。
  受疫情影响,本次6个项目采用“云签约”形式签约。6个项目分别是:荧光RNA的分子检测与即时诊断平台项目;Cognata、Sivolam2个以色列独资项目;法玛门多、艾发姆科技、银马医疗器械等3个科技型项目。其中,荧光RNA的分子检测与即时诊断平台项目,将基于荧光RNA研发多重即时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及配套仪器,投入国内外科学研究与临床诊断市场。项目研发中,个别成果已在科研市场有一定产出。
  “此次江苏产研院参与签约共建的荧光RNA项目,是国际顶尖的变革性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突破意义和未来前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胡义东在线致辞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1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区人民ZF区长 陆秋明:

南部是建设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部建设金坛经济开发区,按照市里的要求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北部结合我们茅山药谷和金科园的建设,要建设北部新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0:3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信局:2020年常州市工业发展好于预期
发布日期:2021-01-22  来源:市工信局  浏览次数:114  字号:〖大 中 小〗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常州市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工业经济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从全年来看,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列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5%,增幅高于年度目标0.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40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幅列全省第六位。全年累计实现工业开票收入同比增长6.9%,工业开票企业4.4万户,同比增长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2:2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常州天宁区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3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2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105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同比增长14%,其中产业项目88个,投资增幅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2:3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常州金坛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推进情况
发布日期:2021-01-21  来源:金坛区  浏览次数:68  字号:〖大 中 小〗
2020年,金坛区紧扣“两个加快全面决战年”工作主题主线,全力以赴抓好“六稳”、抓牢“六保”,有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省、市重点项目支撑有力。6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1.4%。4个新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58%,晨创5G通讯基站项目一期共7栋主体厂房已全部出正负零,智能化渔场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2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63.1%,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项目974亩土地已批复,围墙、便道、土方、桩基工程全面开工;常州中盐盐穴压气储能电站国家示范工程项目首台(套)设备已进场调试。

38个在库常州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3.1%,晨创5G通讯基站、飞荣达高性能导电导热材料等项目超序时进度,SK隔膜一期、胜伟策等项目竣工。13个新增入库项目中,亿晶新型高效 PERC+电池及组件产业化项目已部分投产,SK隔膜二期主体厂房即将封顶,部分设备订购。

区重点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全区281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5.1%。187个新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71.2%,94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2:3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常州国家高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紧盯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坚,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2020年高新区191个实施类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9亿元,8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运,其中39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4个重大产业项目中,竣工投产项目50个,装修及设备购置项目23个,结构性封顶项目17个,主体和基础建设项目34个;67个平台及民生项目中,竣工项目36个,其余均有序推进中。全区82个市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2:5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区ZF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紧紧抓住“撤市设区”新机遇,按照“接轨常州主城区、推动发展新跨越”总体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两个加快主题主线,抓机遇、促发展、迎挑战、破难题,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功迈入苏南发展第二方阵

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5.5%,是“十二五”末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8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9.4%;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62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经济总量增幅连续多年位居苏南前三。“十三五”期间,实施省重大项目21个。签约引进项目832个,中航锂电、北电爱思特、蜂巢能源、东方日升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金坛,工业实际投入983.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4.1亿美元,德国工业4.0金坛制造基地挂牌成立,中国(常州)德国中心建成投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成为全省德资企业集聚区之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7家,保有量达227家。拥有中盐金坛卢强院士工作站、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等“两站三中心”53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9家。2020年全国百强新城区排名第31位。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升级大步迈进

2020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规上工业企业467家,比“十二五”末净增61家。“三新一特”产业集聚发展,规上企业数占比28%、应税销售收入占比46%。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整车、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完整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射频器件、5G芯片、光模块等产业集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布局原料药、生物疫苗、中药等细分领域;光伏产业拥有电池片、组件、EVA胶膜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亩,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稳定在90%以上,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薛埠镇、指前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智能化渔场、茅山茶海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建成投用。茅山道天下、花谷奇缘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茅山旅游度假区综合考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三。吾悦广场、新天地、红星美凯龙等综合体建成运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亿元,年均增长8.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4.2%和14.4%,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获评2017—2019年度江苏省金融生态优秀县。

三、交通环境显著改善,区域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交通建设总投资98亿元,是“十二五”的1.3倍。新增一级公路109公里,二级公路63公里。编制完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一批重大交通规划,金杭高速、阜溧高速、连镇铁路南延等项目成功纳入上位规划。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率先在金坛开工建设。G233(金坛段)、S265(金坛段)、S240改造提升、茅山旅游大道、长荡湖旅游大道、直荣公路、金茅公路东段等项目建成通车,30分钟交通圈基本形成,实现了“城到镇全部通一级公路”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114公里、农桥26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8公里,打造“乐道金坛”农路品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绿野仙踪”获全国“最有诗意的路”评选第一名。金坛港—太仓港内河集装箱支线航线正式开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3:0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五”时期,常州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抓实干、拼搏奋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长7.7%,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排名跃居第24位。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五年引进优质项目543个,其中总投资10亿美元或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各类市场主体净增8万家,总数近13万家。IPO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分别达12家、57家。
  创新动能有力迸发。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739家,较2015年实现翻番,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348家,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等11个重大创新平台投入使用,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面积超270万平方米。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总数达973名,成功创建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城乡发展加速融合。常州高铁新城建设高点定位、蓄势待发,重大项目、优质资源加速集聚,入选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五年关停化工企业93家、升级改造50家,沿江绿色转型发展成效初显。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突破76%,143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80个,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集成改革纵深推进,“三小三大三化”县域治理新模式成功构建,在全省率先实施“一证化”改革和“秒批”服务。开放合作深入拓展,五年实际利用外资38.82亿美元,新设外资项目294个,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正式启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与黄浦区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泰兴共建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先导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入“5万元时代”,超额完成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一年全面脱贫。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作迈上新台阶,民生领域投入资金26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
  回顾“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人民至上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新思想定向领航,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工作标准,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有为有位。
  “十四五”时期,常州国家高新区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行军,将坚持“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目标追求,全力跑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和加速度,在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站前位、创一流。
  勇立潮头,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
  近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群雄并争的变局中精准落子、先行先试,积极谋划高铁新城建设新课题,成为了全市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抓手。“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双循环发展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全力打造江苏中轴崛起跨江融合桥头堡。
  加快高铁新城建设,聚焦“五大中心”功能布局,积极培育发展“五型经济”,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国际创新先导区,努力成为彰显常州特色的中轴枢纽门户。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深入探索与上海杨浦区等地的区域经济合作,全方位承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辐射和溢出效应。
  以常泰大桥建设为契机,加快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先导区共建,共同推动实现两地共护一江春水、共推产业创新、共通基础设施、共享城市服务。高点定位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努力在海铁班列拓展、跨境电商试点、创新政策落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用好中德、中日等对外开放优势,做精做强中瑞、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
  奋楫争先,争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主动应对危机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长江大保护,有力破解了积弊已久的“化工围江”难题。“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争创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加快发展提升“含金量”,毫不动摇做好“无效供给、低端产能”的减法,持续推进低质低效化工生产企业腾退,积极做好“高端产业、绿色产业”的加法,深入培育新材料、新医药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高质量创新园区,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提升发展“含绿量”,加快实施生态覆绿、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把更多“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绣带”。
  加快提升发展“含新量”,探索转型发展、生态建设、安全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新路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常州经验、常州模式。
  赓续前行,奋力跻身国家一流高新区行列
  “十四五”期间,常州国家高新区将迈入“而立之年”,正是基础扎实、精力充沛、大有可为的“黄金年代”,我们将紧紧围绕“城市新中心、创智新高地、滨江宜居城”的发展定位,凝心聚力抓发展、开拓创新谋跨越,向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20强奋力进军。
  坚定不移发挥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生命健康、第三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系统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创新载体平台化、科创企业集群化、创新体系生态化,加速打造长三角高端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地标,打造“两特三新”1个千亿级和4个五百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倾力打造“高新事·高兴办”综合服务品牌,加快探索苏锡常高新区三地审批服务一体化,着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江苏站前列、常州最一流的“服务金牌”。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常州国家高新区将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积极展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北实践,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走前列、站前位,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1: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深化常州市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合作,1月22日上午,龙城金谷五大品牌活动之一“融在龙城”第三期融资项目对接——国开金融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专场对接活动成功举办。根据常州市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上对接方式举办。    国开金融     国开金融是目前国内三家管理国家制造业大基金的知名机构之一,主要投资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为切实帮助企业与国开金融更好地交流对接,实现资本赋能,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产业、项目合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优选了符合国开金融投资方向和要求的18家企业。  图片    经过前期摸底和准备,首批选取了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软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国开金融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相关项目团队进行了线上一对一线上路演和洽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1:5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21年省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评审结果。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云计算项目获评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实训基地,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公司韩志技能大师工作室等3个工作室获批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许文虎等11人获批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我市三个项目的获批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占全省15%。新增获批数量也创我市历年新高。  近年来,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目标,我市积极打造“技能龙城”品牌,从政策激励、高端示范、校企合作、线上线下、多元评价、资金保障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助推常州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99人,连续七年位居江苏第一。目前,全市共有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实训基地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4家,省企业首席技师109人,均居江苏前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6:2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2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下滑19.4%。作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制造基地,武进国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也受到大环境影响,一度呈现颓势。  图片 图片      武进国家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助理顾霞告诉记者:2020年6月份开始,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工业数据的上升,机器人行业也相应有逆势上扬的态势。"  图片  图片      武高新机器人产业之所以能快速进入回暖期,龙头企业的引领至关重要。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2012年3月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是目前全球单体工厂生产能力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也是株式会社安川电机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8万台。2020年10月,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第5万台机器人出货。  图片      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野真佐和对记者说:"公司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到现在已经累计出厂5万台,预计三年后会达成10万台的目标,这也得益于ZF的大力支持。"  图片       2020年,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响,预计销售10亿元,比2019年增长20%以上。2020年12月29日,安川再次迎来喜讯。安川(常州)机电一体化系统有限公司在武进国家高新区正式奠基,新项目集变频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将通过世界顶级的品质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进军节能环保、食品生产、农业自动化、清洁能源以及医疗等新领域。  图片 图片     安野真佐和介绍:"这个是安川电机在中国的第四大工厂,以后在常州不只是生产机器人,也包括变频器、伺服马达等相关产品。"  图片        在变频器、交流伺服电机、机器人这三项产品领域,安川的销量、技术以及市场份额始终稳居全球首位。在“安川效应”推动下,占全球份额60%的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纳博特斯克落户,补强武高新机器人产业链。  图片        常州纳博特斯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福井隆表示:"我们处在江苏这个经济非常好的省份,物流也非常发达,我们在武进也招到了许多优秀人才。"  图片  图片       此外,金石、快克、节卡、遨博、九号等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加速成长,聚合效应显现。上周,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这是近年来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最大的单笔融资。节卡作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的龙头企业,2016年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此次融资将有助于节卡机器人在建立完善客户服务网络、产品迭代以及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图片 图片        而遭遇市场开拓瓶颈的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去年12月初推出了T800型大物流后端分拣桁架机器人,为工厂智能物流堆场带来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新产品可代替传统的仓储叉车作业,专为工厂仓库中的后端仓储分拣自动化应用而设计,采用全伺服驱动和分布式无柜控制系统,有效负载可达5吨。一经推出,T800就受到物流市场广泛关注。 图片 图片       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石告诉记者:"我们累计研发投入1.3亿元,不停地做技术迭代,主要用于做桁架机器人的核心导轨、控制器。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应用自己的核心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9:5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果巷南市河 发表于 2021-1-23 20:35
工信局:2020年常州市工业发展好于预期
发布日期:2021-01-22  来源:市工信局  浏览次数:114  字号:〖 ...

务实。之前有个帖子 吹用电量,一股被省府冤枉 被调配的不服;我看也就如此,增速第六,规模估计也五六位。没有被冤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0:0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wenfu1988 发表于 2021-1-25 09:59
务实。之前有个帖子 吹用电量,一股被省府冤枉 被调配的不服;我看也就如此,增速第六,规模估计也五六位 ...

规工增速第三,用电量增速没什么花头,产业结构变动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1:4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璞泰来(603659.SH)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溧阳紫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溧阳紫宸”)增资人民币1亿元,增资完成后溧阳紫宸注册资本将增加至人民币3.7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2: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溧阳莱赛尔纤维项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9 04:59 , Processed in 0.05890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