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iabolik

[城建规划] 北京交通枢纽建设加速!东南西北均有布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2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xrs 于 2024-9-1 22:41 编辑
溜达 发表于 2024-9-1 11:31
不继续拧麻花就行,路都弯弯曲曲,城市满满的破碎敢和割裂感,命其名曰“洋气”


路弯曲不都是 北京地方 动不了的 各大院 的情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 09: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515848529 发表于 2024-8-20 14:33
这么看来,北京继续摊大饼,面积继续扩大

是不是城市面积规模扩大等于摊大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 1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sxxrs 发表于 2024-9-1 22:38
路弯曲不都是 北京地方 动不了的 各大院 的情况吗?

动不了也是直路、弯路,没那么多大肠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2:2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亦庄站开启试运营 25分钟到天津站

9月29日6点24分,随着C2001次列车缓缓驶入京津城际铁路亦庄站,这座距离北京南站22公里,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铁站开始试运营,首次开启客运服务,并计划于10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自此,亦庄站到天津站25分钟可达,京津城际列车实现在北京市域内的多点停靠。

据了解,试运营首日,国铁北京局安排经停亦庄站高铁列车6列,其中首趟C2001次列车是从北京南站6:14始发去往天津方向,6:24到达亦庄站,停站两分钟,6:51抵达天津站,全程旅时37分钟。亦庄站正式开通运营后,将根据客流需求和设备条件,梯次稳妥加大运力投放至每天安排经停亦庄站高铁列车12列,早高峰6:00至9:00间安排经停亦庄站的进京高铁4列,晚高峰17:30至20:30之间安排经停亦庄站的出京高铁4列。

此次亦庄站开通运营后,北京南站至天津站间的城际列车最快运行时间仍为30 分钟,北京南站到亦庄站最快10 分钟,亦庄站到天津站最快 25 分钟,将填补亦庄新城地区铁路运输的空白,缓解北京南站周边的交通运输压力,串联起北京到亦庄、亦庄到天津既有线路,实现京津城际列车在北京市域内的多点停靠。借助亦庄站开通契机,扩充了京津城际11.3%的运能。

记者登入12306看到,目前,亦庄站到北京南站二等座的票价为9.5元,亦庄站到武清站二等座的票价为27.5元,亦庄站到天津站二等座的票价为44.5元。购票方式与京津城际其他列车一样,支持使用计次票、定期票、京津城际同城卡、中铁银通卡和铁路e卡通等多种票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2:4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通车!将超过北京站!拿下北京第四大车站!

沿着通州杨坨一街驾车行驶,还没进入枢纽工地,就已能看见一片片巨大的银白色京帆,形成“千帆竞发”的阵势。

如今,6片巨大的“京帆”屋盖钢结构屹立于地面,为这座大型地下交通枢纽“领航”。目前,钢结构长77米、宽68米、重约1500吨的首片“京帆”屋盖安装完成,也为后续“京帆”建设“打了样”,其他6片大京帆和3片小京帆将于年底全部亮相。

副中心站总占地面积达61公顷,采用“站城融合”设计理念,因此也被称为“地下枢纽地上城”。

其交通功能置于地下,有效缓解大型交通枢纽对区域地面交通、城市发展的扰动影响。

地上则是“城市会客厅”,将开发130余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空间和酒店、住宅。

走进车站看到,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国家体育场“鸟巢”大小,接入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地铁等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在地下施工区域,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封顶。

三层地下结构基本建成。城际车站进站厅和公共空间、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城际车站站台和轨道层等功能划分一目了然。

未来,这片巨大的地下空间将实现综合、高效和便捷换乘。未来,这里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城际联络线)、1条国铁干线(京哈普速)、5条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平谷线、M101、S6线,M104支线)、1条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和15条公交接驳线,可高效实现站内换乘,车站日单向客流量将达到50万人次。

平谷线车站是普通地铁站长度的1.5倍。作为“阳光车站”——不仅平谷线设有两个圆形采光井,M101线也拥有超大弧形玻璃屋盖,在将阳光洒入地下车站的同时,起到节能的作用。

根据规划,副中心站将于2025年底具备投运条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2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abolik 发表于 2024-9-30 12:41
明年通车!将超过北京站!拿下北京第四大车站!

沿着通州杨坨一街驾车行驶,还没进入枢纽工地,就已能看 ...

有点震撼啊!个人预计副中心站最终将定名(新)北京东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1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副中心这一“地标”交通枢纽竣工验收:配3层商业体、直通人大校区、万象汇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将于近期开通试运营。该枢纽主要承担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功能,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络,可为行政办公区、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及周边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条件,满足约15万人的出行与换乘需求。

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的位置位于副中心通济路与运河东大街交叉口东北方向,邻近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西侧为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远远望去,这座刚建成的交通枢纽兼具时尚与现代感,最醒目的当属西南角酷似“灯笼”的景观建筑。它的内部是垂直升降的电梯,周边还建有旋转楼梯,在保障原有通行功能的基础上,打造成为街区的景观标志物。夜晚,“灯笼”还会被点亮,呈现色彩变幻的夜景效果。

“灯笼”的北侧为6层建筑,首层为换乘候车大厅,2至4层为商业办公空间,5至6层为枢纽、公交的业务办公用房。项目是一座对内交通枢纽,规划了10至12条公交线路,以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为主,联络副中心与中心城的普通公交线为辅。

枢纽的地下功能也十分丰富,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枢纽建设部现场指挥张洋介绍,地下除设有160个停车位,还建有换乘大厅以及东、西两座通道。

其中东通道预留与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连通条件,西通道连接万象汇商场及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B出口。同时,枢纽还为规划M102号线及南部地块预留了地下接入条件。

“灯笼”东侧则是3层商业综合体,采用“站城融合”理念植入了约1.7万平方米配套便民服务设施,包括便利店、咖啡厅、餐厅等等,以功能复合的轻型商业业态为枢纽客群和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形成生活商业服务全面、交通便捷的站城一体化生活圈。目前项目已同步启动招商。

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等项目完成消防验收后,很快将投入运营使用。项目可实现公交、地铁、自行车等多种绿色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投用后将成为副中心公共交通换乘中心、“站城融合”的活力服务中心及城市街区景观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05:5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园交通枢纽修的怎么样了?

整个BRT快速公交场站位于阜石路北侧,未来快速公交车将由BRT专属匝道直接从阜石路驶入苹果园交通枢纽站,在不影响现有阜石路交通的同时,还将有效提升现有BRT快速公交线路效率。

近日,有居民咨询一号线苹果园站何时可以开通
对此相关部门答复!

居民:苹果园地铁一号线什么时候开通
苹果园地铁一号线开通日期一延再延,早已经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原本上班正常坐一号线直接能到,但已经好几年需要六号线倒十号线,无端端多出来半小时车程。希望区委**能考虑一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感谢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2024-11-2915:27
您好,针对您所反映的问题,区城市管理委回复:经核实,苹果园枢纽枢纽总体目标是预计2025年5月完工,地铁1号线通车时间需按照根据市级部门公告为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随时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06:0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朝阳站要通地铁了!地铁图——最新

2024年12月15日(周日)首班车起,地铁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坝北)、12号线(四季青桥—东坝北)、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及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等3条(段)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将开通试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43公里。

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879公里。新线开通后,可实现与多条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的连通,补充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廊道,同时也为马甸、安贞、东坝等成熟居住区增添更便利的公共交通选择,对于完善轨道交通网格、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服务沿线重点功能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带动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朝阳站交通枢纽随轨道新线开通同步投运,可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换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23:1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这个超级枢纽融合了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城市航站楼+运河码头!

据报道,从北京建工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1标段智慧工地技术应用喜获本市大奖。

在BIM+物联网智慧管控应用技术助力下,该项目获得北京市智慧工地技术应用评价AAA项目称号。

据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运河商务区和运河文化枢纽带的交汇区域,是国内首个融合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城市航站楼、运河码头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内率先在铁路车站上方,实现大规模综合开发的超大型TOD综合体。

该交通枢纽核心区结构整体为地下3层,东西长1.9公里,南北最大宽度192米。基坑最大深度43米,地下建筑规模达128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未来这里将汇聚7条轨道交通线路,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

作为北京十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将成为高效辐射“京津冀”、快速连接中心城、便捷服务副中心的“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关键节点。

该工程涉及六条重要交通要道导改;盖挖逆作,明挖顺作;超长超重地下连续墙施工;超大超深深基坑安全风险大;施工时大型机械多,市政施工周边既有管网多等施工重难点。

北京建工项目部依托BIM+物联网智慧工地技术搭建智慧建造平台,涵盖了建筑行业人、机、料、法、环等关键施工要素,实现了工程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精细化。

项目部的物料管理以数字化优化供应链,现场物料接收采用一系列传感器技术,对进入项目的车辆进行统一称重,自动读取货物重量并对钢筋信息进行手持扫描,实现材料摄入数量和质量的“双控”。

此外,其环保管理实现智能调控并践行绿色理念,施工现场防尘喷雾降尘系统通过大数据算法自动掌握粉尘浓度,适时进行强化喷洒和洒水,减少空气关键部位的粉尘。

远程视频监控助力高效决策,系统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和视频显示,让监管人员快速了解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

同时,该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管理,监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多个施工区域的信息,进行集中监督和指导。

这次北京建工项目部在业主单位—京投交通枢纽的大力支持下,在众多待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智慧工地技术应用AAA级评价,为建筑行业智慧工地技术应用提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将推动更多企业探索智慧工地应用,助力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期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早日建成投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3: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市副中心枢纽站房区主体结构完工

据京投枢纽公司消息,截止去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站房区主体工程结构完工。项目已实现主体基本完工建设目标,枢纽站房区主体工程结构完工,“京帆”屋盖整体亮相,2条配套城市干道和1条次干路开通。同时,工程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全面展开,机电设备安装完成至80%,装修完成至70%。项目将在2025年基本完工,具备线路接入条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集成2条城际铁路、1条国铁干线、5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3:3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步行7分钟,位于清河的这一接驳枢纽已开通使用

清河站位于海淀区清河街道,是京张高速铁路和京包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据悉,清河站开通5年来,截至目前已发送旅客2314万人次,待2025年1月5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后,清河站将新增开往西安、兰州、成都等地的列车,方便更多旅客出行。

为进一步提高旅客通行效率,净化车站周边地面环境,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多次会同清河站办、海淀区财政局、清河街道进行研究讨论,统筹清河站接驳工程接养、开通相关问题。

据了解,清河火车站配套北枢纽一体化接驳站位于清河站站房东侧,北起安宁庄路,南至安宁庄西二条,全长约470米,总用地面积约14891平方米,共分三层,地下一层为下沉广场和地下连廊,首层为地面人行步道,二层为天桥,现已全面面向市民旅客开放。接驳站的开通,进一步优化了清河火车站周边步行交通系统,打造站城一体化,实现铁路、公共交通等多种接驳无缝衔接。

接驳枢纽与清河站已实现无缝衔接,步行约七分钟即可到达,极大地节约了进站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为确保枢纽开通及后续运营顺畅,现管养单位也已正式入驻。”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道路设施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督促管养单位,做好接驳站综合管理、秩序维护、清洁卫生、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6:2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建成!北京再添一座交通枢纽!

1月11日,据石景山区两会新闻发布消息,2025年,石景山区将实施20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39个重大项目,包括投用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石景山段)、首钢滑雪大跳台片区整体提升、巴威老旧厂房改造等,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今年,备受市民关注的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将按计划建成投用。该枢纽集M1、M6、S1三条轨道交通,以及快速公交、常规公交、P+R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是以换乘功能为主结合商业开发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建筑面积29.87万平方米,南区地下4层,地上17层;北区地下3层,地上18层。枢纽投入使用后,将极大改善苹果园地区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成为京西地区和其他区域之间联系的重要换乘中心。

首钢园内的滑雪大跳台片区也将于今年迎来整体提升,大跳台本体区域将进一步开放,其高空区将打造绳降、小蹦极和勇气咖啡馆项目,低空区打造绳索探险和网红网兜项目,落地区打造超级大爬网和滑道项目。大跳台南广场区域将植入常态化群众性体育项目,设置篮球、网球、五人制足球运动场地等,目前已完成基础地面施工。另外针对大跳台旁边的冷却塔,现已改造成为具有工业风的NBA·咪咕首钢园冷却塔篮球公园,在球场内添加AI智能转播系统、赛事回放系统等,现已投入试运行。通过不断丰富和增加大跳台区域的业务和消费场景,为大跳台可持续利用再添新动能。

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其志介绍,石景山区积极打造主干路骨架系统,全力推动石门路、永引渠南路西延等主干路规划建设工作,完善区内主干路系统,缩短西部与中心片区联系。持续完善北辛安、西黄村、衙门口、广宁等重点棚改区域交通路网系统,建设西黄村路、衙门口东路等重点配套道路,优化周边居民出行条件。

2024年,石景山区的市级重点工程和市区重大项目全都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2025年,石景山区还将实施20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衙门口配套道路等内容。

此外,永定河滨河区域将启动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该绿道是北京市十条重点规划绿道“京华绿道”之一,由石景山区、丰台区和门头沟区三区统筹规划,是“两园一河”的先行启动项目。今年,石景山区将全力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石景山段)建设,串联西山、首钢园、模式口、冬奥公园等资源集群,连通重要的商圈、产业园区、活力空间和网红打卡点,连接多个居住区、公共交通场站等,形成“南北贯通,织补组网”,山、水、园、城无界融合的绿道体系,为市民提供舒适自然的滨水活力空间。

石景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介绍,石景山区今年实施的重大项目覆盖领域广,包括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文旅等,既有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航天医学技术转化与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平台等补链条、锻长板的产业项目,也有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衙门口配套道路等打基础、强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既有巴威老旧厂房改造、八角中里锅炉房改造等促转型、谋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有衙门口配套中学、首钢南区消防站等利长远、惠民生的公共服务项目,还结合“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安排首钢煤仓更新改造等项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18:2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丰台站南交通枢纽开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2:1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园交通枢纽年内将启用!

春节假期后,位于京西地区的苹果园交通枢纽正式复工。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的中心城重要交通枢纽,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2月17日上午,记者在建设现场了解到,苹果园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基本完工,计划于2025年内全面竣工并投用。未来将实现地铁1号线、6号线、S1线三线换乘,并接入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还将设置P+R停车场,满足590辆汽车的停放需求。

枢纽内设置P+R停车场,可满足590辆汽车停放

苹果园交通枢纽位于石景山区核心地带,南邻阜石路,北靠苹果园路,东距西五环仅3公里,总用地面积5.8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据首发集团公联公司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负责人杨燕介绍,项目以“便捷换乘”为核心,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将枢纽功能区、商业开发区和地铁车站有机融合。

其中,交通枢纽功能区面积9.3万平方米,涵盖公交场站、换乘大厅、停车场等设施;商业开发区则包含14.6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及配套车库。“市民未来不仅能在枢纽内快速换乘各类交通工具,还能满足便利的购物、就餐等需求。”杨燕说。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地铁1号线、6号线、S1线三线换乘,并接入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P+R停车场等多种交通方式,成为京西地区首个集交通换乘与商业服务于一体的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标杆项目,大幅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在交通规划上,枢纽内设6条常规公交线、4条快速公交线,配建590个小汽车停车位、6个出租车到发车位及1200个自行车停车位,充分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园交通枢纽特别设置了P+R停车场,方便市民“停车换乘地铁”,进一步降低核心城区交通压力。

作为京西地区首个大型交通枢纽,苹果园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枢纽投用,三线地铁、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将形成“多向辐射”的交通网络,显著提升通勤效率。

随着2025年竣工节点的临近,这座“站城融合”的超级枢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南北双区联动,地上地下立体换乘

据首发公联公司介绍,苹果园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基本完工,目前正进行室内外装修、机电调试及市政管线施工,计划于2025年内全面竣工并投用。

据了解,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波浪形的裙房是枢纽的换乘大厅,北区地下3层、地上18层,南区地下4层、地上17层。其中,北区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的改扩建部分,未来市民可通过地下通道或地上连廊直达南区。

南区地上部分则集中了S1线站厅、公交枢纽及商业设施,快速公交可以通过阜石路高架上的联络匝道,直接驶入枢纽内部,实现与地铁的“零距离”换乘。南北两部分之间,将通过一条空中连廊跨越苹果园南路,形成“地上加地下”的立体换乘网络。

北京城建集团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南区标段总工程师张强表示,施工期间最大的挑战是保障地铁1号线正常运营。

他告诉记者,项目需在三个方向开挖并暴露地铁区间结构,国内尚无类似工程先例。为此,团队创新采用“智能化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地铁结构变形,并通过信息化设计优化施工方案。这一技术已获批北京市级工法,为同类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公联公司负责的24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复工

春节假期后,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复工。施工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室内装修与机电调试。

目前,各参施单位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劳务人员陆续返岗。同时,材料、机械等各类施工资源正有序进场。为保障施工安全,项目组织开展全面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为返岗工人开展安全生产复工培训,严格把控复工复产的每一个安全环节,为后续施工筑牢安全基础。

首发集团公联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赵体表示,公司早在节前便与施工方协调返岗计划,同时对施工现场、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深基坑、脚手架、高模板等危险部位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我们要求各项目必须加强返岗人员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全方面培训。”赵体介绍,当前公联公司负责的24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复工,包括北清路、安立路等市级重点项目。对于苹果园交通枢纽而言,下一阶段的施工重点集中于室内外装修、机电调试、小市政及外能源管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7 03:34 , Processed in 0.04455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