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cjx1

九江普通高校数量即将突破20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7 13: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靖人 发表于 2022-7-27 12:21
那怎么评判某所高校或学校某个专业招生的规模呢?看在校的教师数?还是硬件设施?

首先,本科专业是要教育部批的,没有一定的软、硬件实力,本科专业不一定批的下来。
再次,教育部给招生指标是要权衡整个地区的情况,假设,教育部认为江西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太多了,其它学校想再批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就批不下来,给你的招生名额是要综合考虑的,不是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

比如,九江学院要搞个软件工程应该搞的出来吧,九江学院有计算机学院,但首先省里就批不下来,别说教育部,你有能力也不给你上。


还有,北大中文强吧,不能因为你强,就给你更多的招生指标啊,九江学院中文总差吧,不能因为九江学院中文在全国很差,就不给招生指标,给的招生指标不一定少。

你又没有能力招是一回事,给你多少招生指标是要放在全国和全省全盘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7 13: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jxchina1 于 2022-7-27 13:21 编辑

再就是,北大、清华要想扩大本科生招生,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北大、清华要想建异地新校区,地方上会抢破头

但它们既不会扩大招生,也不会建新校区,想也没用,教育部不会批的。

高等教育本来就存在地区不平衡,不调控的话,地区不平衡会更严重。


我以前说过,公办学校想升格很难,比民办学校难多了,但公办学校里面,师范、医学类的学校升格要容易一些,原因就是哪个地方都要医生,哪个地方都要老师。但其它人才可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尤其是县城、乡镇。

保证人口大市都有师范、医学类高校,保证每个像样一点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以上的高校,本身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避免地区间失衡。到了县级,则是保证每一个像样一点的县,都至少有一所以上的中职学校,这是教育部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7 13: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以我的经验判断,现在全国生源最差的是西北的新疆等地、西南的西藏等地,其次是东北,再就是海南,中部、东部生源质量都很好

生源质量差,另一个意思就是上大学容易

原因就不说了,不同的地方原因也不一样,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其中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靖人 于 2022-7-28 18:1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16: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复制来的:

“申请硕士点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学校达到了申请硕士点的要求,直接申请就完事了,没有名额限制,第二种:(为了照顾中西部省份原因)每个省有一个推荐的指标,这个不需要达到申请硕士点的要求,只要省里面开会讨论选出条件更好的学校推荐上去就行了。”
“现在是宜春学院有特需型硕士点,下一次推荐估计是宜春学院没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1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靖人 发表于 2022-7-28 16:51
以下是复制来的:

“申请硕士点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学校达到了申请硕士点的要求,直接申请就完事了, ...

硕士点和博士点从来就没有名额限制。

但让不让你上是另外一会事,你有实力也不行,得排队,首先省里,你就得排队。如果按一、二十年前的标准上硕士点,中国立马能增加几百所硕士点高校。

但现在的硕士、博士毕业后都争着去街道办、去中、小学,争着考公、考编。已失去了培养硕士和博士的初始意义,不仅是人才的浪费,还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硕士、博士会有退出机制,但先上的学校,引进人才已占尽先机,很难退出的,后来的学校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19: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jxchina1 于 2022-7-29 01:00 编辑

上硕士点、博士点,省里确实会通盘考虑,确实会有优先照顾

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博士点好早的,人家是特色鲜明,全国唯一,属江西省必须优先考虑的对像
江西理工背靠江西第一大产业,而且是江西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博士点也早。

而省会的华东交大、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也有特色,但特色相对不鲜明,背靠产业都不是江西省的强项,省里排队的时候就明显吃亏。

像这几年引进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引进央企,江西省是倾尽老底,能拿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有色,江铜、新钢、江钨、稀土等江西好点的企业就这些。
引进央企,是江西省国、资、委把几家钨矿、稀土企业的控制权拱手让出换来的。央企没那么好进的,虽说总部在赣州,但真正的控制人在北京。

江西省为了配套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把江西师大附中都强行拉到赣州去了,这是公办的,不是挂名的,江西师大附中一脸懵逼,做梦都没想到会在赣州建分校区。九江市区,这些年,建了不少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有建过高中没?没有,最大手笔,也是建了九江一中新校区、然后把九江职业大学老校区给了三中,原师专给二中,曲线扩大规模。教育部如果想把初升高升学率提上去,地方上几年之内就可以做到几乎100%的初中生可以升普高。但是,教育部不允许啊。而江西师大附中说去赣州,就是赣州。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九江金文实验学校,建好了,也不给你办学资质。

九江学院、宜春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都属于没有特色的学校,还没有扶贫照顾,上硕士点,省里排位,就排不过井冈山大学。吉安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只有一本一专2所高校,怎么地也要照顾啊。


不过,九江学院迟迟上不了硕士点,关键还是自身学科建设发展不快,南昌工程学院就比九江学院早多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早,它们的特色和背靠的产业也不是特别鲜明和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2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jxchina1 于 2022-7-28 20:18 编辑

江西的四大理工科高校里面,华东交大、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在很多方面根本就干不过江西理工,属于先天的缺陷,它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落在了省会南昌ydm

不过,在招生方面,南昌工程学院现在也起来了,可以干的过江西理工,它马上就会升大学,挤身江西五大理工科高校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8 21: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靖人 于 2022-7-29 01:03 编辑
ncjxchina1 发表于 2022-7-28 19:52
上硕士点、博士点,省里确实会通盘考虑,确实会有优先照顾

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博士点好早的,人家是 ...


这么说感觉未来五年,九院也难有突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0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jxchina1 于 2022-7-29 14:05 编辑
靖人 发表于 2022-7-28 21:00
这么说感觉未来五年,九院也能有突破了。


九江学院、宜春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下一个基本上就它们三个中的一个,不知道会是哪一个,但九江学院和宜春学院的机会比上饶师范学院的机会大。关键是看省里怎么权衡。说不定,省里会支持民办高校,都不一定。现在的情况,省里民办高校必须要支持了,否则,生存都有问题。

按综合实力,九江学院要强一些,但就怕另外两个出现单项强的
但宜春学院拿下了药学专硕,占了一点先机
上饶师范,说不定也有机会

九江学院希望还是有,但谁也保证不了100%就能上硕士点。

国内,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一切都是省里说了算。

按十年前的标准,中国增加几百家硕士点高校,没任何问题。谁先拿下,谁就会脱颖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0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ncjxchina1 发表于 2022-7-28 20:15
江西的四大理工科高校里面,华东交大、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在很多方面根本就干不过江西理工,属于先天的 ...

像南昌工程这样单一的理工类学校发展这么好。是不是九院当初4校合并,起到的效果并不大?可能只剩一个规模跟有点小名。四校中的财专,医专,师专如果各自独立发展,会不会有个别的突破。比如有一个九江师范大学?九江医学院?这样的话,船校,职大,江财职院是不是会比现在差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0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ncjxchina1 发表于 2022-7-28 19:52
上硕士点、博士点,省里确实会通盘考虑,确实会有优先照顾

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博士点好早的,人家是 ...

如果共青城有一所好的公办院校,是不是比九院更会有提升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0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学对教师的住房政策是不是都一样?都是提供安置费或者补贴?单身的可以住学校公寓?会不会好的学校住房待遇好,就更有吸引力了。像九院这种新校区建所谓的人才公寓地产项目,当然很多年之前也有住宅楼跟别墅区,对吸引教师有没有作用?我看江西师大瑶湖校区内也有两栋(没记错的话)高层住宅,那更多的老师都是在南昌随意买房?南昌大学前湖也不见有专门的教师住宅楼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12:0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jxchina1 于 2022-7-29 12:07 编辑
靖人 发表于 2022-7-29 01:13
像南昌工程这样单一的理工类学校发展这么好。是不是九院当初4校合并,起到的效果并不大?可能只剩一个规 ...


师专、医专、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如果不合并的话,师专、医专这两所学校都可以升本,问题不大,就是要晚几年,财专大概率升不了本,九江教育学院大概率不存在,要么并入九江师专,要么并入职大,要么并入九江师范学校(前提是九江师范学校不并入九江职大,自己升格。

如果不合并,师专、医专都大概率比不过现在的九江学院。它们的本科生规模加起来也大概率超不过现在的九江学院。

新余学院、萍乡学院等都是搞地区平衡,照顾上的本科,鹰潭是扶都扶不上去(目前,盯上了共青城的独立学院,想搞合并,曲线上本科)
赣州凭借强大的人口优势及钨和稀土的独特优势,几十年下来积累,堆起来了三所本科,然后抓住了上独立学院的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又赶上现在国家清理独立学院,又增加了2所本科,它的高职也上不了本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9 12: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合并,损失最大的是吉安,一个500万的人口大市,长期只有一所高校,最近几年才上了一所高职。宜春也是4校合并,上饶师院当年是找不到学校合并。九江4校合并后,好歹还有江财职院、九江职院、九江职大,九江学院吐出来的高职生,都被后三所学校吃了。而且井冈山大学、上饶师院、宜春学院的规模都比九江学院差一大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05:33 , Processed in 0.04698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