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27 2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rced 于 2015-7-27 21:20 编辑
http://www.2300sjz.com/news/sz/2015/07/2015-07-27230671.html
跨越——省会经济建设巡礼
来源:石家庄新闻 发布时间:2015-07-27 18:55 查看数:7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戮力同心,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强力激活工业强市的新引擎,充分释放项目建设的新活力,积极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新优势,全市经济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不但重新夺回了财政收入全省第一的桂冠,更为把石家庄打造成为京津冀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市第九次党代会在认真分析形势、科学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石家庄1.58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为考场;以“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 为考题,开始了一次艰巨的“赶考”。几年下来,一张答卷摆在了世人面前。
字幕:
201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01亿元,2014年达到5100亿元,年平均增速9.9 %。2010年,我市全部财政收入为387.9亿元,2013年达到648.4亿元,增长67 %,在落后9年之后重返全省第一。2014年,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680.8亿元和343.5亿元,在落后10年之后也重返全省第一。
近年来,经过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楼更高了、路更宽了、景也更美了。但如何把这座城市的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全市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样摆上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由此成为石家庄在“十二五”期间的关键词。
石家庄经济学院副教授牛晓耕:转型升级就是要解决产业档次较低、发展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跨越赶超就是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做大经济总量,对标先进城市,实现跨越发展。
新战略: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把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目标变成现实?市委、市政府坚持从石家庄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并实施了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中东西三大区域发展基础、自然禀赋的不同,明确了各自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中部率先隆起、东部工业突破、西部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着力推动三大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今天,中东西三大区域互为腹地、互为市场、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效应已明显显现。
新引擎:工业强市
当前,石家庄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是推动全市经济的强大引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造一个竞争力强大的石家庄工业。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持续深入地抓对标,一大批传统企业换发了新的生机。一个个新产业朝气蓬勃,一个个领军企业拔地而起。
市工信局局长 吴飞:企业是所以有这样的成绩,都是对标做得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标,对标的理念深入到企业职工的血液中。
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72亿元。今年1至5月份,工业利润预计完成220亿元,在全省的占比由去年的的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重点工业企业新创建行业标杆指标209项,行业“第一”或“唯一”98项,大大提升了我市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活力:项目建设
市委、市政府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了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发展后劲。特别是筛选了高成长性的11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1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加以重点扶持。这22家企业3到5年内,将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1529亿元。并实行市级领导分包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省会形成了抓经济、上项目、转方式、快发展的浓厚氛围。2010年至2014年,我市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13个,总投资近5000亿元。。
今天,一批超百亿、超50亿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石家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格力电器来了,可口可乐来了,青岛啤酒来了……这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已经不再是只能远观的海市蜃楼,而是与我们比邻而居,为石家庄创造财富的家庭成员。
新优势:优化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以钢铁般的意志予以推进。连续五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市广播电视大会,对全年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推动并实施四个清单制度,从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到构建全方位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从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案件,到打造法治化的发展环境;从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到出台《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我市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一个个藩篱被打破,一条条束缚被甩脱,让创新创业的激情竞相迸发,让每一个铜板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跳动起来。
据统计,2010年,全市新登记企业为55677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量为482.15亿元。而2014年底,这个数字呈现了成倍增长,全市新登记企业达到102728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量达到1658.38亿元,连续四年新增企业户数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让石家庄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释放出了更大的活力。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建立以及一批交通一体化、产业对接协作、市场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谋划、实施和落地,石家庄以高歌猛进的势头,构筑起了绿色崛起、跨越赶超的新优势,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2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6.6亿元,总量仍保持全省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