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5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从内心来说,都希望长沙南站能够承载三条主动脉的零换乘功能。但是,长沙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角度,又希望能够让更多城市区域的居民能够更便利的去乘坐铁路,所以希望在河西的金桥等地建设更多的铁路站点,同时也试图通过客运枢纽来带动这些片区的人气集聚与大片区发展。所以,长沙境内的铁路枢纽如何布局,的确会受到长沙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显著影响。多中心、多组团式的城市规划设想,通常会倾向于建设更多的铁路站点。因此,最重要的争论可能在于:为建设金桥等新的铁路客运站并使其尽快发展起来,是否就一定有必要同时严控长沙南站这样的既成的中心大站的规模呢?目前来看,长沙城市规划系统方面的思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偏向于肯定性的。不止是铁路站点,还包括商业布局,再包括各片区土地利用强度等,都强调通过控制中心的方式来加快拓展外围。这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欧美曾经一度很流行的规划观念,只是人家现在可能早已有所改变了。对于长沙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尽量不要只是一味的从某些观念、某些想法出发,而是尽可能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那么,问题就从对城市发展总体思路的争论,变成了:长沙南站增设渝厦站场,与新设金桥站的渝厦站场相比,哪个在总体上(而不仅仅是铁路客流集散与换乘的角度,还包括城市发展等角度)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显然,这仍然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涉及角度太多,影响因素太多,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既可以说涉及不同发展观念的讨论,也可以说涉及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向偏好的交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