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7月10日(周五)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0 23:2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不是说过么,弘芯不仅仅会被竞争对手舆论攻击。
还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舆论,逼弘芯吐真相。

基本上,每次只要公布一批招聘信息,隔天都会各种传言满天飞。相同传言反复炒作。

我觉得嘛。以后少讨论弘芯为好。成败交给时间。
多说无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0 23:2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ite125 发表于 2020-7-10 23:14
上面的“都是武汉的厂,非要往死里搞”…是指的什么。

叫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要再搞些负面消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0 23:4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ite125 发表于 2020-7-10 23:14
上面的“都是武汉的厂,非要往死里搞”…是指的什么。

弘芯现在有点被封杀的意思 挖人太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0 2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ite125 于 2020-7-10 23:45 编辑
蓝莲花 发表于 2020-7-10 23:28
叫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要再搞些负面消息了


这倒赞成,不轻信自己谣,也不随意造它人谣,多做事,少脑补,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0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星这种战略资源 惹人眼红  谣言是非多  大家还是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条条紧迫,不大可能都批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0: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大侠 发表于 2020-7-10 17:42
湖北人好吃 真是牛逼了!!  湖北三城上榜了!

可能因为堂食少一些,所以外卖比较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0-7-10 10:00
氢能源可以作为基础技术的研究储备着,氢能源汽车就算了,比锂电池爆炸的概率高数量级, 可能还不只一个 ...

瞎鸡儿扯淡!易燃易爆的是高压氢储运体系,这是目前的主流,确实是移动炸药包。但是地大工研院的是常温常压有机液态氢储运,用火柴都点不着,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要达万人规模!跟谁学高途课堂武汉第二总部在光谷正式宣布开业

长江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即将启用 为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按下“加速键”



7月9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勇一行来洪山专题调研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实地察看位于德成创投大厦的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装修进展,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创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即将启用的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总面积2600平方米,装修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等收尾工作。据介绍,洪山区代表武汉市创建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是落实省市的重要部署,打造该中心是创建示范区的关键举措之一。

该中心由武汉文发集团、湖北华中文交所、洪山科投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的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致力于打造服务全市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文化金融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座谈会上,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宏明首先汇报了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情况,表示将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招商和推介力度,与文化金融机构紧密合作,为文创企业纾困,提供融资服务。


湖北华中文交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家忠建议,准确把握中心定位和运营模式,在融资平台的搭建、招商、聚人气等方面下功夫。武汉文化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晓表示,文发集团将积极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共同推动武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尽快挂牌和试运营。建议省市区三级共同导入优势资源,助力该中心实现有效运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学者破解燃料电池研发中的关键难题

2020-07-11 08:40:1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7月11日电(记者李伟)著名期刊《科学》10日刊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团队学术论文,宣布通过半导体异质界面电子态特性,把质子局限在异质界面,设计和构造了具有低迁移势垒的质子通道。

  这是记者10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的,该校材料与化学学院吴艳副教授是论文第一作者,据她介绍,燃料电池的洁净、高效、无污染特点越来越受关注,燃料电池技术也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领域,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是解决目前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燃料电池创新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低温、高性能燃料电池研究,聚焦高质子电导率电解质的开发,历经多年探索,经过反复试验论证,通过半导体异质界面电子态特性,把质子局域于异质界面,设计和构造具有低迁移势垒的质子通道。

  “我们的研究如同给质子修建高速公路,即利用半导体异质界面场诱导金属态,助推超质子实现又快又好地‘跑起来’,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导率。”吴艳说,这与传统电解质材料电导率相比,提升了3个数量级,并且实现了先进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示范。

  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场诱导加速离子迁移,是能源科学领域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该研究成果为质子限域传输提供了创新科学方法,将促进新一代燃料电池研究和发展,对发展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尔弗雷德大帝 发表于 2020-7-11 10:55
瞎鸡儿扯淡!易燃易爆的是高压氢储运体系,这是目前的主流,确实是移动炸药包。但是地大工研院的是常温常 ...

氢能产业大爆发,欧盟抛出一份价值近4.6万亿元的氢能计划


2020年07月09日 11:16 界面新闻

记者 | 钱伯彦 发自德国


当地时间7月8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莫曼斯(Frans Timmermans)牵头正式对外公示了酝酿已久的《欧盟氢能战略》。这份24页的计划被视为欧洲未来能源业的重要蓝图之一,也是欧盟在新冠疫情后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为保证该战略的实施,欧盟计划未来十年内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6万亿元)。其中,1450亿欧元以税收优惠、碳许可证优惠、财政补贴等形式惠及相关氢能企业,剩余的4300亿欧元将直接投入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氢能基建的具体规划是:2030年前,投入240亿-420亿欧元用于绿氢电解设施的建设,2200亿-3400亿欧元用于增建80 GW-120 GW的风光发电。

蒂莫曼斯对这笔惊人的投资给出的解释是:“氢是清洁能源的摇滚明星,欧洲必须确立领先地位”。

根据欧委会的计算,欧盟目前人均每年的氢能投入仅为50欧分,美国是75欧分,中国的人均氢能投入则超过4欧元。如果欧盟氢能战略中的5750亿欧元投资最终落实,其人均年氢能投入将跃升至10欧元以上。

6月10日,德国已率先推出本国的《国家氢能战略》。与德国氢能战略相比,欧盟版战略同样抛弃了不受人待见的灰氢,但未将蓝氢和青氢一刀切地排除在外。

灰氢是由工业副产气制取的氢气,制备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算是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蓝氢由煤或天然气经转化反应而产生,裂解过程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碳捕捉和储存技术长埋于地下。青氢由天然气高温催化裂解产生,副产品是固态的碳,更便于碳回收。

唯有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而产生的绿氢,才能做到制备全产业链的零碳排放。

德国氢能战略仅针对绿氢提供财政补助和ZF投资,但欧盟由于此前已在荷兰、丹麦等国耗资数十亿欧元研发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并未否定蓝氢和青氢在氢能战略中的积极意义。目前,一千克绿氢的制备成本约为5.5欧元,一千克蓝氢的成本仅为1.5欧元。

根据计划,欧盟的氢能战略将分成2020-2024年、2025-2030年和2031-2050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盟将在境内建造一批单个功率达100 MW的绿氢电解设备,约相当于每小时1.7吨的制氢能力。2024年前,全欧的绿氢制备总功率将达到6 GW,绿氢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目前欧盟的氢气年产量虽高达980万吨,但其中只有不到10%是绿氢。

与此同时,所有蓝氢和青氢设备将全面完成碳捕捉和储存设施的安装,以达到零碳目的。

第二阶段,在继续加大绿氢制备产能的基础上,建成多个所谓“氢谷”(Hydrogen Valleys)的地区性制氢产业中心。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以较低廉的价格为人口聚集区供氢,且这些氢谷也是未来泛欧氢能网络的骨架。

预计到2030年,欧盟的绿氢年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绿氢制备总功率达到40 GW。欧盟的氢能市场规模将从如今的20亿欧元上升至1400亿欧元,并创造14万个相关就业岗位。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氢能在能源密集产业的大规模应用,典型代表是钢铁行业和物流行业。前者除了使用氢气的直接还原计划外,当前没有任何可行的方法可以减排;后者受限于动力电池无法轻量化的劣势,唯有使用燃料电池才能替代现有的柴油动力系统。

为了确保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及促进氢能普及,欧盟将采用给予相关企业优惠的碳许可证、氢能在能源耗费中具有行政性规定配额等措施。

欧盟委员会计划,2050年达到全欧盟碳中和,届时氢能将满足全欧盟24%的能源需求,并创造至少540万个就业岗位。

在欧盟正式推出氢能战略前,对新能源一向投入巨大的丹麦和荷兰已率先开始一系列试点项目。

丹麦计划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建造两座装机容量合计达2 GW的海上风电岛,以用于制氢;荷兰则以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牵头成立了NortH2联盟,计划新建一座装机容量超过4 GW的海上风电场,用以制备绿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传感器测人体体温,高德红外芯片技术入选工信部物联网示范名单



武汉发布
13小时前 · 武汉市委、市ZF官方账号
  长江网7月10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武经宣)日前,工信部官网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包含13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机构,其中,有5家机构来自武汉。

  示范项目分为两类,分别是“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和“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

  其中,高德红外公司的“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有限公司的“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入选“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基于辅助驾驶产品车联网应用”、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的“中信智慧水务”入选“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

  小小红外芯片可测体温

  精度可优于±0.5℃


  高德红外测温芯片被广泛用于公共场所。通讯员余小小供图

  高德红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指的是该公司开发的红外探测器芯片,是所有红外仪器的核心。例如疫情防控期间使用的测温仪,正是有了芯片技术,才能有精准温度。

  经过多年刻苦钻研,高德红外研制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打造出高性能3条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批产线,其中非制冷探测器、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等线,一举打破了西方长期技术封锁。

  据悉,高德红外推出了多款红外探测芯片,其中包括专门针对人体测温检测开发的机芯组件,对人体体温的测温精度可优于±0.5℃,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医院、口岸、大型厂区校区等大流量人群场合;还有可集成到移动设备或各种单通道入口、单位门禁、考勤系统等的芯片……

  给生产线配备“火眼金睛”检测产品缺陷

  用人工智能破解技术瓶颈


  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提高缺陷检出率。樊达宜供图

  “手机、平板等设备使用的OLED等新型显示器,制造工艺复杂、易产生缺陷,因此,检测设备是行业创新链的基础和关键设备,可实现产品质量管控,促进产业链工艺改进。目前,美、德、日、韩等国内外现有检测设备,均存在许多缺点,不能满足企业对缺陷检测的要求。”

  日前,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朱钦淼介绍,其研发的“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在关键技术与装备上,掌握了一批自主专利,打破美日技术垄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将推动中国高端显示制造与检测的发展。

  据悉,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是工信部成立的第九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国家战略和支柱行业,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为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研发核心工业软件和核心工艺装备。

  针对当前新型显示器件产线(如OLED等)对自动化缺陷检测的重大需求,该中心研发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精度缺陷检测算法,突破传统技术瓶颈,解决新型显示器件实际生产中自动化缺陷检测中的MURA缺陷检测难题,极大提升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率,如同给生产线配备了“火眼金睛”。

  未来,这一技术和装备将可应用在华星光电等重点显示行业、企业,为行业带来数百亿元的间接收益。

  替代人工巡查地铁隧道

  打造“全时全域”监控专家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示意图。周川涵供图

  现阶段,传统的地铁运营者仅仅实现了对“风、火、水、电、车”的监控。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每年有大量新增的地铁隧道穿越城市下方,地面的施工、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隧道结构和受力的变化,致使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对地铁基础设施(隧道、路基等)进行“智能化综合监控”的需求已成为行业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日前,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川涵介绍,此次该公司入选工信部名单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使用波分 时分混合复用传感信号解调技术,形成“大容量、高精度、长距离、高可靠”的传感物联网,并集成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一套“全时全域”解决方案。

  过去,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存在以人工巡查为主、发现隐患不及时、定位不精准的弊端。

  “有了这一系统,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在线监控,随时发现、随时定位、及时处理,给地铁安全运营带来保驾护航全新体验。”周川涵介绍。目前,这一技术已应用于武汉地铁7号线和8号线1、2、3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旗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07-10 19:53
6月20日上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等多家医院70名专家组成的湖北医疗队冒雨集结,驰援北京各大医院。经过数周日以继夜的工作,援京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近日,他们将乘车凯旋。返汉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将武大中南医院的院旗、移液枪等物品永久收藏。
作为最早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疫情早期积累了丰富经验,高峰期负责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四个定点医院的检测任务。6月19日,该院接到援京任务后,迅速抽调医学检验科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叶光明等多位专家紧急赴京,并托运包括每天可以检测样本近2000份,重达800公斤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与扩增工作站等多件用于医学检测的仪器,加强北京居民核酸检测能力。

据了解,中南医院援京医疗队抵达北京医院后,负责改造该院病理科分子病理实验室,该实验室此前无法进行感染性病原体核酸检测。20日晚抵京后,中南医院的专家们连夜商讨实验室改造事宜,勘查实验室现场并制定改造计划,48小时内完成改造并通过北京相关部门验收。
实验室改造的同时,核酸检测团队开展检测设备的调试安装、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实验流程优化、实验室环境检测等工作,24日正式开始核酸检测工作,当天完成数百人次的检测。为完成北京“加快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目标,医疗队主动放弃端午小长假的休息,夜以继日进行核酸检测,共计检测万余人次。
7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将中南医院援京医疗队全体队员签名的医院院旗、使用过的移液枪等纪念品永久收藏。
中南医院援京医疗队领队潘振宇表示,医疗队抵京之后,受到北京医院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在实验室改造、防护用品配备、试剂调配、标本转运储存和信息系统配置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生活上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全体援京医疗队队员们斗志昂扬,圆满完成了援京任务。这为今后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借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李晗)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1 13: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18:18 , Processed in 0.0450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