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9 0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出现了。截止昨天,重庆轨道交通日客流量405.8万,全年累计144,284万,武汉144262万(均已地铁阿牛数据相加),武汉在今年最后的几天被重庆反超。

西安地铁自12月26日开通环线地铁8号线后,日客流迅速大幅攀升,26日当天高达485.9万,昨日是周六依然达到427.3万,比武汉周六高46万。

杭州地铁去年就超越武汉,今年更是一直领先汉渝。


武汉地铁客流总量今年退居全国第八,明年如果还是低于重庆,则只能再退一步到第九了。

想起2019年武汉大幅领先重庆西安,超越南京,居全国第六。虽然工作日低于成都,但周末还是能领先。现在不仅被当年日均客流200万的杭州超越,现在这个趋势明年还会被西安超越。为什么这两年武汉的城市建设这么无力。理由可以说几十个上百个。但我想上一届ZF缺乏作为应该是主因。

现在就希望浙江来的这位能让我们看到新希望吧。

当然,24年武汉的交通也不是一无是处,天河机场客流一举超越宁沙,成为中部第一个上3000万的机场,也算是令人欣慰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09: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客流计算是不是有个什么换乘系数?各地计算方法也不一定相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0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9 09:46
地铁客流计算是不是有个什么换乘系数?各地计算方法也不一定相同吧?


那就要问武汉地铁规划了,为什么换乘站点少。

也许有人说要看进站量啊,今年和2019年比,也就多个三四十万而已。还是建立在地铁里程多了一百几十公里的基础上的。

按照今年12月份这个趋势,武汉进站量和杭州重庆西安比,应该没有优势了,搞不好还低于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09:5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排除有些城市在设置换乘模型上过度使用最短路径法增加了很多虚假换乘客流的情况 但是11号线把2号线江南段分流了 以后2号线估计难破纪录了 其次武汉地铁说来说去也就只有在建的10 12和规划得9 13算是能有机会增加客流的线路  客流上限已经很明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0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因素还是12号线一再延迟,武汉的这个环线好像在国内还是长度第一的地铁环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0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的人多了,可以比较下机动车保有量的变化情况,而且武汉对机动车限行和严管的态度,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4-12-29 10:00
开车的人多了,可以比较下机动车保有量的变化情况,而且武汉对机动车限行和严管的态度,你懂的


你也可以对着西安和杭州说这些话,因为都是平原城市。不像重庆,电单车和摩托车只有远郊区有一些,中心城区看不到自行车,电单车和摩托车主要是送外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小红书上这两天很多人反映11号线下班时间已经很多人,而2号线客流明显减少了,说明这条线主要是起到了分流的作用。以前都挤到2号线上。每到下班光谷到主城区的路就堵的一塌糊涂,说明很多人习惯开车,等11号线过到汉阳了,应该会有不少人会选择地铁上下班,总体客流会上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4-12-29 10:15 编辑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12-29 09:53
那就要问武汉地铁规划了,为什么换乘站点少。

也许有人说要看进站量啊,今年和2019年比,也就多个三 ...


这几个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差不太多,可能也就是出行方式不大相同。

就拿我自己经验来看,比如去烽火看起来距离很远,但开车如果不堵车全程高架也就不到半个小时,坐地铁要一个多小时,所以在非上下班时间在市内基本上都选择开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9 10:05
我看小红书上这两天很多人反映11号线下班时间已经很多人,而2号线客流明显减少了,说明这条线主要是起到了 ...

习惯开车这个理由很牵强,2023年汽车保有量武汉和西安杭州都属于400万级的。

2023年成都汽车保有量630万,超过北京,更不说上海广州了,全国第一。成都地铁客流一样比武汉高一大截,而且成都自行车电单车保有量比武汉还多。几十年前自行车时代武汉的自行车上下班都不如成都普及。重庆汽车保有量也超过600万,当然重庆类似一个省的格局,加上中心城区的山城地貌,所以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高于成都武汉西安杭州等平原城市。

杭州的电单车给我的感觉不亚于武汉,甚至可能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猪贺岁 发表于 2024-12-28 22:23
T1100碳纤维这个真的假的,军用的

不知是哪家公司的?
按照东丽的划分,这个T1100属于第三代(东丽已经到T1200商用的阶段)。
国内T1100百吨级商业产线目前还没有,光威复材做出了T1100G,但是最新产品做出来也是要有相对应的下游和市场的,目前国内暂时没有下游配套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光威2023年财报显示,T1100G的收入才0.63亿元,公开信息显示,光威目前暂时还没有百吨级的量产线建设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9 10:24
成都和重庆都是2-3000万人口的地方啊,我以前一直觉得陕西人少,但是直到最近才发现整个西北8000万人口都一 ...


我忍不住又要说你典型的技术派了,不灵活。

成都是2000多万人,但成都的卫星城太多啊,合并了原温江地区十来个县城,有些远城区还没有轨道交通,不像武汉每个区都通了,只是新洲只通到阳逻未到新洲城关罢了。重庆的确是3000多万。但重庆主城区人口也就一千来万啊,和武汉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成都开车都有限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12-29 09:56
根本因素还是12号线一再延迟,武汉的这个环线好像在国内还是长度第一的地铁环线吧。

12号线设计就存在重大失误,那么多交而不换,就算开通了也不见得能增加多少客流,起码便利程度不够。刚开通的11号线延长线,武昌片区和4、5、7都交而不换也很离谱。武汉通搞交通联合,地铁集团搞虚拟换乘这些便民事项也是几年都没有结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太明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敏声,高端射频滤波器,晶圆项目封顶!



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好消息,好消息!
Good news, good news!

总投资30亿!月产能1万片!

2024年12月26日,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敏声”)位于武汉光谷的高端射频滤波器生产线项目厂房主体封顶,并于当日举办封顶仪式。武汉敏声、光谷交通、中建三局、世源科技等公司相关**,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等百余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武汉敏声成立于2019年1月,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高端BAW滤波器的头部企业,在武汉、苏州、北京、新加坡等四地布局设立研发设计中心、产品中试平台及大规模量产基地,在国内率先实现BAW滤波器的技术突破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并获评2024年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潜在独角兽和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等多项荣誉奖项。
2022年,公司与北京赛微电子联合共建8英寸射频滤波器生产线,联合产线已于2023年7月实现量产,月产能达2000片晶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BAW滤波器生产基地。同时,为突破联合产线未来存在的产能瓶颈,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启动月产能1万片晶圆的自有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届时产能将达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目前,公司已成功量产超过10余款BAW滤波器,通过70余家客户产品验证,并为30余家下游客户供货,出货数量超1亿颗。
仪式现场,武汉敏声董事长孙成亮表示:“首先,我代表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向几个月以来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工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你们,才有了中国速度!同时也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武汉敏声建设的各级**、各位股东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武汉敏声发展历程,从零开始起步,到十余位海外专家回国,从一无所有,到北京联合产线的建立,从项目落地光谷的签约,到工厂的规划、设计、建设,我们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武汉敏声也从一棵小树苗茁壮成长至今,成为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企业,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全体员工的心血与智慧。我们面临过产品研发紧张的压力,遭遇过技术难题的挑战,承受过资本市场的寒冬,也面临过产品市场内卷,同时也享受过超级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但无论怎样,大家始终秉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争分夺秒、精益求精,确保了武汉敏声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迎来了武汉敏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正所谓汗水浇成今日果,匠心铸就未来工。武汉敏声厂房的建设封顶,只是武汉敏声迈出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不断追求卓越,超前布局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武汉敏声的核心竞争力,争做国内射频滤波器行业领跑者,打造射频MEMS中国头部企业,与国产业界各方共同努力,推进国产化射频芯片产业发展之路,夺取射频滤波器国际市场新高地。”
敏声武汉产线的开通,对武汉敏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展望未来,作为高端射频滤波器国产化的探索者与践行者,武汉敏声将继续把握射频滤波器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契机,追求卓越、接续奋斗,继续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快客户导入和量产爬坡,生产高质量、高水准的国产替代与创新产品,为推进国产化射频芯片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0 01:31 , Processed in 0.05500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