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新车投入周期将从7年延长至9年

田将延长主力车型的新车销售周期。打算将车辆的平均全面改进周期从以往的7年延长至9年,持续销售受欢迎的车型。丰田将把重点放在电动化开发上,通过更新软件来保持车辆价值。如果新车周期延长,就能轻松避免因短期内推出新款车而导致价格迅速下跌。



      借助可追加和更新车辆软件的“软件定义汽车(SDV)”,无需安装新设备也可提升汽车性能。在短期内进行包括外观在内的全面改进来配备新功能的汽车商业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考虑到2024年曝光的认证违规问题,丰田还调整了开发日程和认证体系,这也为此次调整新车周期提供了助力。



      平均长达9年的新车周期对丰田而言前所未有。主力车型的全面改进周期过去约为5年,随着汽车不断提高性能,进入2000年代后逐渐延长至7年左右。最近,丰田约7年来首次更新了SUV“RAV4”,将于2025年度内上市。估计不同车型的周期会存在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拉德皮裤 发表于 2025-11-17 13:19
口号归口号,做到归做到,两码事,不要期望过高

腰和膝盖都要直起来,别弯着,你累不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国狂人 发表于 2025-11-18 09:42
我个人感觉纯属多余,应该一条心搞好岚图

借助菊花的流量,先把汽车产量的数字基本盘快速拉起来,并最大程度地盘活存量资产,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没有产量,腰杆子挺不起来,三大央企中,DF最为尴尬,自主品牌出货数量上赶不上西边,合资体量干不过北边,再加之众所周知的原因,与WG的消亡类似,在淘汰赛中没有话语权,会相当被动,刚刚过去的合并风波就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一些人把腰杆子挺直一点,别年纪轻轻就跟个小老头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ngjiashi 于 2025-11-18 15:49 编辑
小折快跑 发表于 2025-11-18 13:38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出炉 湖北217个学科上榜 14个学科全球前十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杜肖)11 ...


前10,我科与武大打平,前50和前100,我科均领先武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拉德皮裤 发表于 2025-11-17 13:19
口号归口号,做到归做到,两码事,不要期望过高

喊都不喊就是前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zolor 发表于 2025-11-18 11:54
没有华为的营销,那所谓产品设计,核心环节有多大意义?所谓界模式,不就是靠华为来吹么,,更何况界模式 ...

你也说了 界模式也就文洁稍微能打点。可见界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多半都是些民企油车时代的车企,要傍华为大腿才能有一丁点高端印象。并且销量还不咋的。那么蓝图这种东风旗下的国家队,就更不能盲目搞什么这界那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国狂人 发表于 2025-11-18 09:42
我个人感觉纯属多余,应该一条心搞好岚图

非常正确。蓝图 就是东风国企旗下的 高端电车品牌。要专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再辅助以华为的智驾。而不能是华为来主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狂 发表于 2025-11-18 10:43
加上男足,含金量最高的几个冠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离不开发达的经济,说明湖北确实是中西部内陆最发达 ...

湖北本就是 内陆唯一的沿海克星。 内陆唯一能做到 总量杀沿海福建,人均杀沿海山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老外”争相奔赴这里

2025-11-17 13:00 来源: 湖北日报




  世界知名音乐剧《日落大道》演出团队在黄鹤楼流连忘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新,从空轨、无人驾驶出租车、市中心的巨型3D屏幕,到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部科幻电影之中。”

  今年5月,波兰博主Homeless Pelican以“武汉,中国的未来之城”为题,在“油管”平台发布他的武汉旅行Vlog视频,收获35万次点击和6300次点赞。

  如今以“China Travel Hubei”为关键词,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外国人发布的“游湖北”视频越来越多,这些视频的点击率和点赞量都很高。

  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的一组数据提供了佐证——截至11月9日,湖北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超过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也就是说,今年进出湖北的外国人比去年多了近4万人。

  外国人为什么喜欢来湖北?

  因为这里有交通便利的硬实力,叠加政策友好的软环境;

  因为这里既能体会飞速发展的中国速度,也能感受荆山楚水的湖北温度;

  因为这里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湖北机遇,更有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重要平台。

  交通便利,政策友好这里是外国人想来爱来的中国门户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跑道上空,引擎轰鸣划破天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一个地区要与世界连接,交通永远是最响亮的开场白。

  对于来到湖北的外国人而言,“便捷”“顺畅”“高效”是他们共同的第一印象。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外国人直接入境湖北最重要的通道。如今,这里开通了2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既能连接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等亚洲城市,也能通往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区域航空枢纽,还能远达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悉尼等国际大都市。

  5月来汉参加光博会时,法国工程师Pierre说:“我以为从里昂到武汉怎么也得2到3天时间,没想到从伦敦转机飞来武汉,全程只用了不到20个小时。”

  不仅是武汉天河,襄阳刘集、宜昌三峡、恩施许家坪等机场也分别稳定运营着至中国香港、越南河内、泰国曼谷、韩国首尔等城市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外国人来三峡看大坝、到恩施游大峡谷,甚至是品尝一碗正宗襄阳牛肉面,都有了更丰富的交通选择。

  完善的高铁网络,则让外国人“经湖北游中国”倍感方便。今年9月28日,襄荆高铁开通运营,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这意味着外国人无论从省内哪个航空口岸入境,机场不远处一定有一座现代化的高铁站能为他提供“4小时通达中国80%主要城市”的便捷体验。

  更让外国朋友们感到惊喜的是,中国不断推出的入境便利政策,让“游湖北”变成一件不需要提前准备的简单事。

  一方面,我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政策让大量外国游客实现了“说走就走”;另一方面,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武汉落地执行,“路过中国顺便看看湖北”成为一种新潮流;此外,外卡支付便利化、移动支付绑定国际银行卡、离境退税等服务不断完善,让外国人“来、走、游、购”的体验越来越好。

  今年8月,印度游客Rahul从英国飞来武汉,打算转机去韩国参加朋友婚礼。落地后听说可以免签入境武汉,他特意改签了下一程航班,花24小时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吃了热干面,看了长江大桥,还在户部巷给新郎买了伴手礼,武汉天气很热,武汉人民的心更热。”Rahul说,原本只是路过武汉,没想到这里成了亚洲之行的亮点。

  交通便利的硬实力叠加政策友好的软环境,让湖北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份,在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征程中,迅速从沿海开放的“后队”,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发展的“前队”。

  荆山楚水,钟灵毓秀这里有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



  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上,湖北文旅代表团举办推介会。


  走进湖北,外国人既能体会到中国速度,也能感受到与荆山楚水跨时空对话的湖北温度。

  武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天河机场口岸入境的外国人里,近七成是来旅游的。

  今年3月9日,马来西亚百人赏花旅游团抵达武汉。7天的行程里,旅游团打卡了神农架、武当山、古隆中、三峡大坝、东湖樱花园等景点。

  带团的马来西亚“人人爱旅游”公司负责人谢泳杰说,7天时间太短了,大家都很喜欢湖北,美景、美食让他们舍不得走,“他们都在问我湖北秋天是什么样子,希望能在不同的季节来湖北旅游。”

  阿根廷摄影师Lucia喜欢道教文化。今年10月,她不远万里来到武当山拍摄作品:“世界上很多山都很壮观,但武当山是‘文化与自然一起呼吸’的地方。”Lucia拍摄的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被荆山楚水圈粉。“他们问我去湖北远不远、麻不麻烦,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耐心解答,我现在已经是一名湖北旅游推介大使了。”Lucia说。

  武汉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景点里的外国人比往年多,“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听导游讲解,我能感受到他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的喜爱湖北的历史与文化。”

  比山水更能打动外国朋友的,是湖北人的热情。

  在武汉期间,为了迅速融入这座城市,Homeless Pelican穿上了一件外卖小哥工作服。视频里,很多武汉市民看到他的这身奇怪打扮,都会主动上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这让他非常感动,“我想对很多人说,你们应该亲自来武汉看看,看看这里的人们多么好。”

  唐宁在武汉从事导游工作已有15年,不带团时,她会到武汉各大景点参观学习。在黄鹤楼、东湖、江滩等景点,唐宁常常能碰到外国人,有时会和他们聊聊天,有时会为他们提供免费导览服务。

  “外国游客来武汉,不仅仅只想了解武汉。”唐宁认为,武汉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每一位武汉市民都有义务擦亮这扇窗口,以善良热情、从容大度的姿态,让外国游客看见新时代奋进的中国风貌。

  产业兴旺,盛会云集这里有外国人竞相追逐的中国机遇



  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九峰山实验室展台。


  最近,武汉市民王小雨正忙着重新装修他的公司。下个月,他将在武汉接待澳大利亚客户。

  今年5月参加光博会时,王小雨在休息区听到两位外国客人谈论飞秒激光器。攀谈后得知,他们从澳大利亚来中国寻找飞秒激光器供应商。

  “澳大利亚人知道光谷的激光产业很牛,我的公司正好从事激光器销售,他们答应年底专门来一趟,希望能达成合作。”王小雨说。

  各类展会,不仅是湖北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外国客商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重要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湖北每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千余场,其中数十场具备国际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客商前来“取经”。

  九峰山论坛,各国企业争相加入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圆心的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生态;东湖论坛,全球18个国家的800多位顶尖科学家、专家以及相关代表共同见证全球光化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湖北智慧”;中欧大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100余位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携手推进湖北-欧洲大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国际农机展,全球2500家企业纷至沓来,展馆内观众人头攒动,展馆外酒店一房难求。

  今年8月,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的63名学员来湖北参加卫星互联网发展与建设研修班、云数据和大数据网络建设和发展战略研修班。

  “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每一场参观,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布局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伊拉克MEED基金会项目经理Hanar说,研修班不仅拓宽了她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架起了跨国交流合作的桥梁,“我希望不仅把在湖北学到的知识带回去,更把湖北的产业优势带回去,帮助我的祖国发展。”

  “各类展会、活动让世界走进湖北、了解湖北,也让湖北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说,产业的兴旺让湖北成为全球投资者“读得懂、看得见”的机遇之地,外资企业在湖北可以高效对接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在湖北没有做不成的生意,外国人自然竞相前来寻求合作。”




  专家点评

  加快从“流量高地” 迈向“世界级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 戴斌


  湖北打造世界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湖北拥有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武当山、神农架、长江等,这些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其次,湖北九省通衢,作为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航空、铁路、公路与航运网络。

  第三,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能够为散客旅游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四,湖北拥有庞大的市场优势。全省6000万人口以及周边数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当湖北6000万人民的生活本身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风景,当游客在此既能触摸千年文脉、又能感受当代中国的创新脉动,“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湖北的制度优势也非常明显。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空前,相关的政策法律标准不断完善,为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构建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湖北还需要加强国际市场的推广。具体来说,一要加大国际航线的增班计划;二要突出城市IP;三要突出线路;四要有国际化的服务品质。当湖北文旅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从景点观光转向生活体验,将文化基因植入当代生活、以科技重构消费场景、用制度保障主客共享,就能实现从“流量高地”到“世界级目的地”的跨越。

  (湖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武汉天空现“泾渭分明”奇景

长江云新闻  2025-11-18 13:03:26


11月18日

网友在社交平台

分享的一张天空照片引发热议



照片中,天空被清晰分割为两半

一侧是澄澈蓝天,一侧是厚重云层

宛如“有层布被掀开”

独特景观吸引众多网友跟帖晒出同款奇景



















为何会出现这般罕见美景?@湖北天气 科普称,这种泾渭分明的云层分界线出现时,往往意味着有干冷天气系统在移动,和暖湿云层相互挤压,挤压力就会导致蓝天白云出现了整齐的界限,从而看起来泾渭分明。 简单来说,就是冷暖空气在“掰腕子”,预示着天气可能会有变化。

另据湖北省气象台11月18日发布的预报,本轮寒潮影响已基本结束。未来三天,全省大部地区天气晴朗,仅恩施局地今天有小雨出没。气温逐步回升,最高气温今天9~13℃,明天12~16℃,后天将升至16~20℃。但明后天早晨最低气温仍较低,公众出行需注意保暖。

冷暖空气“博弈”造就的

天空奇景已落幕

随着寒潮退去

湖北将迎来晴好天气与气温回升

市民可趁此良机享受冬日暖阳


(长江云新闻综合 湖北气象局网站 @湖北天气 小红书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今年武汉时装周水平很高啊,不光是服装设计,还是模特档次,还有不少外籍模特,水平不亚于中国时装周。武汉太不会宣传了,这要放在同等城市,又可以吹上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首次发布“未来之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分之一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11-17 20:00



11月17日,“同心赋能 科创融链”首届武汉新势力·未来大会暨科技创新供应链对接会上,首次发布《2025年新势力·未来之星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入选的100家“未来之星”企业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凸显出武汉未来产业的强劲实力与先锋作用。



发布会现场


《报告》由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院基于企业自主申报与实地调研编制而成,最终评选出100家“未来之星”与10家“新锐之星”。

数据显示,“未来之星”企业资产总规模约217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总规模约131亿元,营收平均增长率达67.8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0%。尤为突出的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高达52.96%,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水平的6倍,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动能。

从创始人结构看,“新势力”企业中,32%的创始人为博士学位,多位曾任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医疗机构,兼具深厚技术底蕴与产业洞察力。

产业布局方面,“未来之星”覆盖光电子信息、大健康、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北斗等9条产业链,其中在未来产业领域,入选企业已覆盖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健康4大方向,彰显出武汉在前沿赛道的早期布局与产业活力。

根据《报告》,“新势力”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应对市场挑战,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将通过动态跟踪与资源对接,助力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竞争力,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举办科创供应链系列活动,持续为大家搭建对接场景,让“四链”真正联出效益、融出优势。

本次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武汉市工商联联合主办,武汉经开区工委统战部、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承办,聚焦“四链”协同与未来产业体系构建,吸引了百余家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及金融投资机构参与。




  100家“未来之星”与10家“新锐之星”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jdxhb 发表于 2025-11-18 13:53
三峡总部基地的帖子删了吗?

锁贴沉了。
笑死,一帮天真的人在里面瞎扯,投诉JB都来了,真当人副部是纸糊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yiping2053 发表于 2025-11-18 18:24
我觉得今年武汉时装周水平很高啊,不光是服装设计,还是模特档次,还有不少外籍模特,水平不亚于中国时装周 ...

国际设计师选择在此首秀 武汉时装周从本土秀场到时尚盛会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07:46 来源: 湖北日报




11月14日,2025武汉时装周在红T时尚创意街区启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兰子君 李宣彤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兰子君 李宣彤

11月17日晚,当最后一束灯光在武汉时装周主秀场熄灭,一段跨越13年的成长史已然写就——

由最初的300多人,到现在线上线下观看量突破千万人次,它如同一面多棱镜,映照出武汉的时尚雄心。

《中国纺织服装周刊》曾将武汉时装周评为全国十大时装周之一,排名居全国前列,仅次于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与深圳、厦门、杭州等时装周齐名。

经过沉淀和发展,武汉时装周影响力逐渐扩大,见证了武汉时尚产业强劲的引领力和消费带动力,并秀出中部中心城市的时尚内核,让世界看到武汉之光。

武汉本土设计力量从边缘走向中心

11月14日,2025武汉时装周启幕当晚,“金顶奖”设计师陈宇身着汉派品牌的白衬衫亮相,“‘汉派服饰’深厚的产业底蕴,让我作为服装从业者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

千里之外奔赴而来的,还有多位“首登中国地方时装周”的国际设计品牌——马来西亚JIMMY CHOO的创意品牌、新加坡高定婚纱、德国香云纱艺术家品牌等。首次来汉的俄罗斯模特Mila T赞叹道:“这里的工作人员既专业又友善!”

13年来,武汉时装周已汇聚了法国高定设计师、美国PIS协会设计师及数十位中国“金顶奖”得主、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2024年,化妆大师毛戈平本人携造型大秀亮相,更是艳惊四座。

武汉时装周还是本土力量成长的沃土。2015年,怀揣梦想的魏琳因没有门票被挡在时装周门外,那一刻她立下誓言:“我一定要站上这个T台。”时年53岁的魏琳毅然抵押别墅创业。两年后,武汉时装周落户江汉区红T时尚创意街区,向她伸出橄榄枝。如今她深耕大码高端女装私人定制,创立“未解”品牌,直播间拥有50余万粉丝,已连续参加八届武汉时装周。

“让我的粉丝走秀,展示时装在不同身型上的效果。”魏琳正在构思自己的T台秀,希望让时尚周更具交互性。她的十年,正是武汉本土设计力量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缩影。

根植于武汉深厚的服装产业基因

国际顶尖人才为何对武汉青眼有加?“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的“汉正街购物体验”提供了生动答案。他多次来汉调研,对这里的原创生态惊喜不已,一次选购了大量服装,多到需要邮寄回家。“这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业人士与买手聚集武汉,形成了武汉独特的时尚影响力。”

这份吸引力,根植于武汉深厚的服装产业基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派服装”便已声名远扬。数据显示,武汉男装在风衣、夹克等品类的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比约40%,这份制造实力成为时尚产业的坚实底座。

底座之上,需要鲜活的设计血液。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在全国时尚领域科教力量排名前十,不仅培养设计人才,更拥有一批兼具教学与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中不少人曾登上巴黎、上海时装周,并获得“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等称号,为武汉带来前沿的时尚视野。

“与深圳侧重女装产业不同,武汉作为中部零售重镇,其时装周更注重商业落地和文化培育。”武汉时装周总导演、北京概念久芭文化发展公司艺术总监张舰表示,今年20多场秀、40多个品牌的规模,为本土人才提供了重要舞台。

2024武汉时装周开幕后,百名毛戈平美妆教育武汉校区团队学员忙碌于后台化妆间。尽管秀程紧张,工作从早到晚,但学员们脸上却充满求知的喜悦。

今年武汉时装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满晓涵与近20位同学参与走秀:“这样的平台对我们的职业成长非常重要。”

在产业、人才、平台的共同滋养下,一种独有的“江湖混搭”美学破土而出。“江湖气教我自由大胆,精致感让我不忘细节。”湖北美院毕业生、李小布品牌主理人李晟怡的设计中,大廓形外套镶嵌精致蕾丝,独特皮裙勾勒温柔线条。

“武汉的时尚产业有一种‘野生而蓬勃’的生命力。”李晟怡说,它不盲目追随北上广,而是扎根本土文化,让汉绣与街头潮牌碰撞、科技面料与传统工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表达。

武汉时装周成吸纳国内外品牌盛会

“穿衣不再只是基本需求,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张舰认为,武汉时装周从最初弘扬本土品牌文化,已发展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平台,一个吸纳国内外商业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时尚盛会。

由爱帝老厂房改造而成的红T时尚创意街区,集合了工作室、集合店、众创空间,成为设计师的“大本营”。更重要的是,江汉区借助时装周平台,构建了从“首秀”到“首店”的完整闭环。

2024武汉时装周在全城地标商圈设置分会场,延展时尚触角,联动武商MALL、江汉路步行街、民众乐园等各大商圈,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外场时尚创意活动,掀起时尚总动员。

11月17日晚,知名艺人陈伟霆主理的高街潮流品牌CANOTWAIT_在本届时装周闭幕秀大放异彩。两周后,江汉区核心商圈华发中城荟即将开设其快闪店。这种“即秀即买”模式,将秀场光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流量,让时尚真正落地生根。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武汉时装周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尽管已成为中部时尚引领者,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在时尚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上仍需提升。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师张勇表示,“许多高校重‘美学设计’轻‘产业工艺’,数字化工具应用率不足30%。”这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现代供应链需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出现断层。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人才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一线城市需要复合型人才,而中西部毕业生受限于传统技能,制约了产业升级。

如何破局?张勇建议打造“数字化非遗库”,建立“绿色供应链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些构想需要武汉时装周发挥更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9 09:05 , Processed in 0.0525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