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5 1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yunh 于 2024-12-25 13:46 编辑

综合了一下,市府没问题,省府也没问题,问题在在于托管鄂州或合并鄂州失败,但当时其他城市都做成了只有武汉没做成(按当时的状态这事省和武汉市判定应该成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否了),省和武汉市当时投入了大量资源,现今依然源源不断流入了鄂州。箭已射出,但射中的猎物分成与主要出力者无关。
这种情况造成了实际上的省市目标背离,从市府的角度讲更应该照顾好武汉十三区,特别是YQ之后财政紧张优先照顾自己,这无可厚非。
这非省市之错,但造成这种情况对整个湖北和武汉的成长影响巨大,分散的资源不足以支撑亮点出现,然后大家这两天各自的观点印证了这一点。
还我共建生,还我华科武大等部属高校本地学子名额,可气呀!
个人觉得就是这样,在较长的时间有一只无形的手一直按着湖北和武汉,隔绝了武汉的发展机会,同时每年带走了武汉4W个学子向上的机会。
但我汉学子奋力拼搏,特别是在各大卡脖子的领域各种突破,大力直接对抗国家来自外部的压力,用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点自吹,但基本属实。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优雅生活 发表于 2024-12-25 13:08
请教一下各位大神,光谷和其他几个副城的税收有多少到了江滩手里?

光谷5%,其他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事就能解释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是没钱。钱少了,资源怎么分配都不合理;钱多了,资源分配自然就合理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rasse 于 2024-12-25 14:44 编辑

副城和新城区很大部分都给省里了。反哺给其他地级市。。所以我才说按现在武汉新城发展,周边太弱了。光谷还要养其他三个城市。他们不发展,光谷只能靠自己多引进新的产业和更牛的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4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版每隔几天就是一部分所谓借给武汉建言献策来阴阳武汉!然后本土爱武汉人士就开始反击,然后另外一部分吃瓜群众就开始随声附和!武汉这不好,那不好,不好你找你喜欢的沿海、粤港澳定居就行,不需要三天两头就是那几个观点,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其他版的“友军”!也有省内一些不怀好意的所谓“同仁”,歇歇吧,找你们的所爱去吧,武汉耽误寂寞发展了,赶紧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喜欢看你们争,只要不扣帽子,搞人身攻击就可以,争着争着就彼此理解,思路也开阔了很多,包括游侠我也希望他能间隔发言。不过,这次他发言中那句“怎么你东湖高新还想和市里叫板不成”确实让我瞠目结舌,言外之意就是弄死你分分钟。受实话,口罩后的武汉真没到到处撒胡椒面的地步。我们国家能在短期内突破封锁不就是靠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4-12-25 13:10
武汉最大的本钱,不是什么两江四岸,也不是什么位居中国中心,最大的本钱是科技创新。
当下湖北、武汉科技 ...

看你说的,自贸区,创新示范区,省级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科学岛不也都在东湖高新,这个并没有什么争议吧,充分照顾了科创属性,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问题是很多群友要的是什么呢,要的是举全市之力,基建(地铁,道路),生活配套,这玩意说到底就是发展长江主轴还是发展东湖高新的问题,就是我全都要。现在的武汉并没有刻意弱化东湖高新的科创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4: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wOfAtlas 于 2024-12-25 15:01 编辑

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内部分配才会有矛盾呀,事实上中部崛起一直是在西部大开发后面,在国家真的需要中部有一个准一线城市之前,这样的讨论是很难停止的,假如上面一句话让9和13号线提前修了,或者能把华容托管了,很多矛盾就消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自冒汗 发表于 2024-12-25 14:38
粤北、湘南高素质人口有多少呆在原地而没去珠三角?想过没有为什么他们愿意背井离乡去珠三角混?跟东北比 ...

人往更高处走,也怪不得别人,加上湖南湖北去其他地方时间,距离成本都不高。其实其他的都差不多,主要是外贸这个行业太吸金了。。恰恰中部外贸都不行。从留学生博主生活态度上我们根本上做幽默开心生活的视频比较多,基本不带货(加拿大俩哥特,roxycat猫姐),几个武汉很有名的都不做生意,还倒贴。江浙广东一代基本都是做服装,产品带货为主,无利不起早。这种老实本分的传统美德,还是需要增强对外交流,加以改变,有了自己发展的土壤,就没必要非要去别的地方打工,如果能靠花湖和光谷经济,带动民营企业和经济思想,哪怕多打造湖北大学那种王猩猩大网红,让黄冈黄石的老百姓在家和附近都能挣钱。留住人,不出去打工,hubei就成功一大半了。我想至少十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0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在争论个啥,发展武汉新城就是发展光谷啊,光谷的招牌就是科技创新这也是武汉能突围的最大优势。但经开区同样重要,随着荆汉运河的出现,整个大汉阳和江汉平原的产业,交通都会大提升,经开区的地位也会提升。一个东边一个西边,都是以长江为纽带,争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25跨年玩法来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 ... 33130?_wb_client_=1

希望这次武汉地铁给力点,就不要跨站限流了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机场高速二期建设按下加速键


 长江日报讯(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王可 商少莹)12月17日,驾虹村大桥首榀预制箱梁成功架设。12月18日,塘塆村1号桥首片箱梁精准落位。进入12月,鄂州机场高速二期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驾虹村大桥此次架设的箱梁是右幅首片箱梁,梁全长30米、重100吨,采用1台200吨架桥机架设。驾虹村大桥总计预制箱梁210片,均由项目智慧梁厂生产。塘塆村1号桥位于黄石市大冶市保安镇塘塆村,大桥全长803.5米,预制箱梁260片。

鄂州机场高速二期预计2025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项目起于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陈桥村,顺接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与武黄高速公路交叉,途经鄂州市鄂城区碧石渡镇、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与武阳高速相交后经大冶市保安镇、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止于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埠村,终点与鄂咸高速相接,与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对接。项目主线全长36.474公里,设太和东互通式立交连接线3.2公里,概算投资70.59亿元,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米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设桥梁39座、隧道2座、互通式立交7处(陈桥枢纽、碧石渡、还地桥、临空经济区、保安枢纽、太和东、太和南枢纽)、匝道收费站4处、服务区1处。

项目建成后,黄石临空经济区将与花湖国际机场实现无缝对接,车程将由1小时缩短至15分钟左右,将更好地服务花湖国际机场快速集散,强化航空双枢纽对外联通能力,加强临空经济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构筑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新高地,助力武汉都市圈临空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支撑武汉都市圈八大城市组团空间格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新城多个高新项目封顶

长江日报讯(记者蔡早勤 高喜明 通讯员康鹏 邹子聪)12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近日,武汉新城多个高新项目封顶。

日前,烽火通信5G承载应用及数字经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一标段全面封顶,项目正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项目位于高新五路以北、佛祖岭三路以东、港边田路一路以南、光谷三路以西,总建筑面积约22.27万平方米,最大建筑高度80.20米,将用于5G承载系统设备、高端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配套系统等领域的产品研发、智能制造、销售和服务。

“我们将把该项目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先进数字制造工厂,支撑未来千亿销售规模的发展需求。”烽火通信董事长曾军说,该项目将带动信息通信行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在光谷形成产业链集群规模效应,推动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12月10日,软通动力武汉总部项目全面封顶,预计2025年6月竣工。软通动力是中国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领导企业,主要提供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计算产品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在10余个重要行业服务超过1100家国内外客户,员工近9万人。

该集团于2012年布局武汉,在光谷快速成长,2023年营业收入约80亿元,目前在汉员工数量近7000人。前不久,软通动力集团决定加大在汉投入,成立研究院,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软通动力武汉总部项目位于光谷中心城,光谷五路以东、高新三路以南,总建筑面积约10.37万平方米,可容纳6800至8500人。项目以自用办公研发为主,同时满足上下游合作企业办公需求,包含展示中心、综合多功能厅、会议室、员工服务大厅、招聘面试区、员工食堂等公共配套区域。

“武汉项目的封顶,标志着软通动力华中产业基地发展新起点,象征着我们在深耕武汉业务方面开启了崭新篇章。”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表示,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将持续加大在武汉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投入,紧跟行业趋势,为客户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日前,光谷筑芯微电子精密器件智造基地项目(首开区)迎来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由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正式转入装修施工阶段。光谷筑芯微电子精密器件智造基地项目地处武汉新城核心区,规划用地约178亩,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此次封顶的首开区,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规划8栋试验车间及中试车间,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用。

项目建成后,将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项目形成产业聚集,共同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ICC平台等,助力东湖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是托管也好,合并也罢。如果没有实质划入。东湖高新的一路向东,对于武汉本身未必是利好消息。说来说去,还是利益分配不平衡,要求武汉市举全市之力建设东湖高新,其实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举全市之力建设东湖高新之后,主要是汉口三个区、汉阳区、武汉经开区这几个江北中心城区能得到什么?当年改革开放,全国支援某些特区建设,至少还有一句先富带动后富吧。何况40年过去,你现在再说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以今时今日的社会环境,有几个人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14:44 , Processed in 0.05636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