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4 21: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2-24 11:15
对湖北来说,武汉就是头狼,而四大副城就是这头狼的四肢,长江新区、临空港开发区、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 ...

你作为一个公务员就这种眼界?当下的武汉,有什么资格和资源,能保证四大副城齐头并进?小学生都能看懂的问题,你还在这里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高新区(或"中国光谷")之于武汉,犹如武汉之于湖北,是大大口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光谷好,武汉才会好;武汉好,湖北才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4-12-24 21:21
你作为一个公务员就这种眼界?当下的武汉,有什么资格和资源,能保证四大副城齐头并进?小学生都能看懂的 ...

不怪他,江边就是这么认为这么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田日产官宣合并!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对武汉应该是利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12-24 19:03
都是有历史条件的。

一则在水运时代,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长江流域与沿海交通汇聚的上海,就能迅速 ...

巴版分析得太透彻了!近代史专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4 07:56
高新区从科技部划到工信部第一次进行了评估,光谷仅仅第六。
对比前列的几名,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几乎囊括 ...

光谷现在还有很大片的空地,土地远远没有开发饱和。看看光谷中心城和左岭,还有很多很多待建设的用地没有启动的样子,土地空间绝对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发展很慢,几乎是停滞了,连路网都是修修停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12-24 21:31
本田日产官宣合并!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对武汉应该是利好吧。

弱弱联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要在中国造雷克萨斯了
超电实验室 12-24 20:38
据日经新闻报道,丰田已经确定了上海市内的工厂建设用地,预计这座工厂将在2027年左右投入运营,具体的建厂时间以及地点尚未透露,主要生产其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电动车型。
和之前合资不同,丰田汽车要在中国建的是100%独资的外企工厂,就像特斯拉上海工厂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光谷的发展一直没有达到我期望的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3: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聊下:

武汉的发展,就像武汉的城建一样,一片住宅搭配几栋没设计感的写字楼,本不该如此,却总是不上不下。

美其名曰:全域摩天,自由发挥。200+写字楼几十座了,观感上佳的片区一个没有。

一个区都没有一个集中点的重点商务片区,哪儿都能塞点东西,哪儿都能随意改。

武汉就是太多游xia这种自作聪明的中基层官僚了,还觉得自己几有味。

可以明确地说,长期以来武汉市一级就是缺少决策能力的,今天武汉这个发展局面,有外因,更主要是内因。

武汉有过被政策抛弃的时代,也有给了政策的时代,但什么时候把脸面收拾清爽过?

武汉不管是市中心还是什么光谷沌口,有一个精致的区域没有?无论老城还是新区,都格调落伍。

美是一种最强大的竞争力,抱歉,武汉很缺它。

光谷中心城,我十几年来经常去,规划建设啥也不是,远达不到我心中的要求。这里面有整个武汉规划建设部门水平落后的因素,也有武汉市在这里长期投入不足的因素。在任何一个新区早期阶段,都应该全市重点投入,先养大成人,再反哺其他区域,届时自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新区。


产业在空间上的适度集聚,是不以官僚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它名字叫光谷、沌口、还是武汉三镇,先集聚,后涓滴。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07: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xoxo01 发表于 2024-12-24 23:05
随便聊下:

武汉的发展,就像武汉的城建一样,一片住宅搭配几栋没设计感的写字楼,本不该如此,却总是不 ...

说的好,我赞成你得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了去,举例:1、汉口的地铁密度如网,光谷要自己拿钱修,推测修路也如此;2、一度在CJ新城强推科学中心,但江北基础薄弱没搞成;3、市属国企平台基本没介入光谷公共设施建设;4、光谷的目标是GJ的科创中心、高新产业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经济中心,是WH经济生长点与主引擎,但在江边眼里只是四大副城之一;5、与江边所在地汉口人谈起光谷多数人一脸嫌弃,那是因为江边宣传不够嘛。一句话,没有战略思维的人,肯定不会重视光谷;智者如Dada高度重视光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08:5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没说武汉亏待光谷,但也不能否认光谷仅仅被定位只是武汉四大副城之一,并没有有些人所谓的把产业都"放"在光谷的情况。从一开始,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光谷排名下降,我说希望像其他城市一样扩区,和不能一年一换人。然后就被个别人转化为光谷成天想着多吃多占,必须按照产业地图来,不能什么都干。

所以没人觉得光谷被亏待,也没被优待,和其他副城在一个水平上。

至于能否扩区,那也不属于多吃多占,毕竟其他城市也是这么做的,有些朋友不同意扩区,认为光谷土地还很多,其实观察一下,这一两年光谷的经济已经从招商转化为内生增长为主,比如新芯三期,长存二期,长飞先进,烽火5G基地,光迅新基地等等这些百亿级的新项目都是本地企业的扩产,外来的很少了。就是小米这样的项目也是前期项目的再投入。而这些项目占地动辄几百亩,上千亩。集成电路产业园有上万亩。看起来很多地方还空着,但产业用地真的不多了。那么以后要保持住增长势头,主要一个靠钱,一个靠地,当然人才啊,产业链也很重要。为什么近些年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上海高新区都在扩区,就是要增加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光谷发展了会挤压其他区域的发展,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武汉本来有的产业资源早就布局好了,而外来的各凭本事,不是听谁安排的。很多项目不是一定要落户武汉的,这不是分饼子。各个区域内生增长部分,谁都抢不走,而外来的招商增长部分,那是看你有多大本事和全国的各地去拼去抢。有些人说什么特殊政策,其实说到底就是看哪里敢砸钱,给资源嘛。无论是天马还是京东方落户武汉都是各区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后续的新项目落户到厦门成都,那是因为人家砸的更凶。所以有些时候会形成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你引进了项目,有了税,就更能引进新项目,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区域给他增加一些空间,让他更快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发展,其实这些年光谷已经有不少企业外溢到市内了,有些区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承接光谷的企业。省内的地市也一样,孝感,天门,潜江等等。企业做大了,他必然要走出去,向周边拓展。张五常说中国经济增长的秘密就在于县区域竞争,其实这种竞争也冲更大范围内增强了所在省,市的整体实力。网上这么多争论其实也来源于这种内部竞争。但是我觉得这种竞争是良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08: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4-12-24 21:00
武汉应该是总shuji上任以来,去得最多的外地城市了吧。

       给的ZC很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5 09: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 发表于 2024-12-25 00:00
吵这么多楼能不能说下市里亏待光谷哪了…

前面内容没有每条都看,首先在东湖高新区即是省自贸区武汉片区主体,又是国家自创区,又是国家获批的几个未来科技城之一的这几个条件叠加下。

市里官方定位就是除主城外的,四个副城中的,其中之一,不知道其它城市是否都这样。

截止目前整个东湖高新区共两条半地铁,不知道这在市内各区水平如何。

同时也没被定为国家级新区,且几乎没有市级的机构和市级公共设施(有个D校在建?),不知道与其它城市横向对比如何。

最明显的一点,你要说网友在这里你喷我我喷你,虽不好但其实也都正常,但市里官方派来驻扎的喉舌也多少年如一日的在这里严重偏颇的捧几踩一,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13:44 , Processed in 0.05975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