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25 08:5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没说武汉亏待光谷,但也不能否认光谷仅仅被定位只是武汉四大副城之一,并没有有些人所谓的把产业都"放"在光谷的情况。从一开始,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光谷排名下降,我说希望像其他城市一样扩区,和不能一年一换人。然后就被个别人转化为光谷成天想着多吃多占,必须按照产业地图来,不能什么都干。
所以没人觉得光谷被亏待,也没被优待,和其他副城在一个水平上。
至于能否扩区,那也不属于多吃多占,毕竟其他城市也是这么做的,有些朋友不同意扩区,认为光谷土地还很多,其实观察一下,这一两年光谷的经济已经从招商转化为内生增长为主,比如新芯三期,长存二期,长飞先进,烽火5G基地,光迅新基地等等这些百亿级的新项目都是本地企业的扩产,外来的很少了。就是小米这样的项目也是前期项目的再投入。而这些项目占地动辄几百亩,上千亩。集成电路产业园有上万亩。看起来很多地方还空着,但产业用地真的不多了。那么以后要保持住增长势头,主要一个靠钱,一个靠地,当然人才啊,产业链也很重要。为什么近些年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上海高新区都在扩区,就是要增加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光谷发展了会挤压其他区域的发展,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武汉本来有的产业资源早就布局好了,而外来的各凭本事,不是听谁安排的。很多项目不是一定要落户武汉的,这不是分饼子。各个区域内生增长部分,谁都抢不走,而外来的招商增长部分,那是看你有多大本事和全国的各地去拼去抢。有些人说什么特殊政策,其实说到底就是看哪里敢砸钱,给资源嘛。无论是天马还是京东方落户武汉都是各区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后续的新项目落户到厦门成都,那是因为人家砸的更凶。所以有些时候会形成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你引进了项目,有了税,就更能引进新项目,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区域给他增加一些空间,让他更快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发展,其实这些年光谷已经有不少企业外溢到市内了,有些区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承接光谷的企业。省内的地市也一样,孝感,天门,潜江等等。企业做大了,他必然要走出去,向周边拓展。张五常说中国经济增长的秘密就在于县区域竞争,其实这种竞争也冲更大范围内增强了所在省,市的整体实力。网上这么多争论其实也来源于这种内部竞争。但是我觉得这种竞争是良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