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发表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化材学院”)张夏衡研究员团队最新成果—— “Direct deaminative functionalization with N-nitroamines”。该成果受到《Nature》期刊四位主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作为审稿人之一的国际制药巨头辉瑞公司高级研发总监Scott Bagley给予评价:“true tour de force(法语:真正的杰作)”。
就在今天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上线了一篇来自中国年轻科学家团队的重磅成果“Direct deaminative functionalization with N-nitroamines(N-硝基胺介导直接脱氨官能团化)”。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发表:从投稿到录用仅一个多月,从投稿到见刊仅不到50天,创下罕见高效的Nature投稿纪录;四位审稿人一致给出高度评价,其中辉瑞公司高级研发总监Scott Bagley更评价其为“true tour de force”(真正的杰作)。
近日,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赵巍胜教授、张悦教授团队在非共线反铁磁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高质量RuO2外延单晶薄膜体系中发现了各向异性的隧穿磁电阻效应,且通过X射线磁圆二色谱、X射线磁线性二色谱、交换偏置等证明了室温反铁磁性的存在。该工作发现了室温共线反铁磁的隧穿效应,证明了RuO2是实现磁性存储的可选材料,为理解反铁磁自旋相关现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Spin-flop magnetoresistance in a collinear antiferromagnetic tunnel junc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