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0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特区”向大湾区输送天然气超400亿方


18日,记者从南海东部油田对外合作座谈上获悉,中外合作开发的白云气田群天然气总产量和外输量双双突破400亿立方米,正源源不断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韩国SK集团等外国石油公司的代表参观了位于深圳中海油大厦的南海东部石油工业展厅,详细了解南海东部油田近40年艰苦创业、对外合作和跨越发展的历程。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参会代表与外方嘉宾畅叙中外合作开发建设南海东部油田的历程,畅谈未来发展蓝图,从海油人的角度向外方合作伙伴展示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中国。

大湾区四分之一天然气来自南海东部油田

位于珠江口盆地的南海东部油田是我国海上第二大能源基地。38年来,南海东部油田在6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建成了40多个油气田,包括中国最大的深水油田——流花油田群和最大的深水气田——白云气田群,实现了从珠江口盆地从一个未知盆地向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区的巨大转变。截至当前已累计生产石油天然气超过3.3亿吨油当量。

作为我国首个“海上特区”和首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工业特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自1982年成立以来,与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国际石油公司共签订228个对外合作石油合同,累计引进外资近2200亿元,海洋石油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之一。其中,南海东部是开展国际合作最多的海域,迄今已与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101个对外合作石油合同及协议,累计合作生产油气超过1.5亿吨。

2014年4月,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与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的荔湾3-1气田投产。这是中国第一个深水天然气田,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方,开发水深达1500米,其投产开启了我国南海深水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序幕。2020年11月,流花29-1气田顺利投产,日产天然气达到170万方,成为疫情特殊时期双方合作的又一典范。目前,南海东部海域9个气田连珠成串,构成白云气田群,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天然气60多亿方,占大湾区天然气消费量的近四分之一。

中外合作打造大湾区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共同体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党 委书 记、总经理齐美胜表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南海东部油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公司落实习总书 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挥对外合作效能,携手外国合作伙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增加合作开发的油气产量,共同提升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

哈斯基中国公司生产及开发副总裁Tracy Mosness介绍:“哈斯基能源公司进入中国已近30年,我们与中海油合作开发了4个气田,其中位于南海29/26区块的中国第一深水气田是我们在中国的最大资产。在中国政 府长期规划的支持下,还有更多的深水开发项目正处于规划和开发阶段。我们受益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表现出的高水准的行业智慧,各大油田服务公司在深水作业中也都达到了国际标准。”

在全球跨国投资下滑的背景下,多家国际石油公司看好中国市场,与中国海油保持良好合作,坚定共克时艰的信心。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正推动自营及合作油气田相互依托开发,充分发挥现有设施产能,降低油气田开发和生产运营成本。SK集团是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2018年在陆丰油田区域获得重要发现。17/03合同区联管会SK方首席代表Dooyun Park说:“从最初的勘探期,到现在的开发期,双方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合作一直很顺利。我们希望延续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和韩国SK集团的良好合作,扩大海上石油勘探事业,成功完成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为中国人民和社会带来幸福。”

“开放与合作依然是未来全球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新时代海洋石油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正全力推动上产2000万吨工作,并持续追求更高的梦想,未来发展的前景无比光明,未来合作的空间无限宽阔,期待与外方合作伙伴携手建设南海东部油田,共同致力于中国和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齐美胜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0 1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0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gor 于 2021-6-20 16:48 编辑

2020年深圳新三板挂牌公司发展强劲!


截至2021年4月30日,深圳38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中350家披露了2020年年度报告。深圳证监局对350家公司年报进行分析显示,2020年深圳公司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但整体业绩仍呈现恢复性增长,制造业表现强劲,实体经济持续加大研发创新,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部分公司展现了良好的发展韧性,新三板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功能逐步显现。


截至2021年4月底,深圳挂牌公司数量占全国7,580家公司的比例为5%(二十分之一),其中精选层公司1家、创新层公司54家、基础层公司327家,公司家数居全国(省级)第七位 ;382家公司总市值为1,527.20亿元,居全国(省级)第六位;按期披露年报的350家公司总资产1,195.82亿元 ,同比增长8%;净资产577.08亿元,同比增长12%。

2020年,350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1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44.65亿元,同比增长38%。同期全国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04%、净利润增长8%。与全国其他主要辖区相比,深圳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均位居第一位。

深圳340家实体经济公司(指除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业以外的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7.12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32.21亿元,同比增长20%。同期全国实体经济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净利润增幅为11%,深圳实体经济公司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9.79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净利润20%的增速,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2020年整体毛利率为28%,虽较2019年的31%下降3个百分点,但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从2019年的6.31%提升至2020年的6.77%,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深圳主要行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合计实现净利润35.05亿元,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79%。
其中,制造业公司增长强劲,保持支柱地位。17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17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国制造业7%的增速。实现净利润22.62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制造业30%的增速。行业头雁引领效应显著,贝特瑞、巨正源、维海德盈利超过1亿元。

深圳的金融业公司2020年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10家金融业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3.04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118%;同期全国金融业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净利润增长2%。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天图投资、同创伟业和期货公司混沌天成分别实现净利润7.06亿元、3.75亿元和4.06亿元,业绩集中度高。

精选层公司贝特瑞受海外疫情及行业毛利率波动影响,2020年营业收入44.5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4.95亿元,较上年减少26%,扣除1.17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较上年净利润减少0.54亿元,盈利规模仍位居全国精选层公司首位。
49家已披露年报的创新层公司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35.72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净利润15.4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9家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3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15.27亿元;17家创新层公司亏损,其中5家公司亏损超过3,000万元。
300家已披露年报的基础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89.9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24.28亿元,同比增长135%。创富港、鑫梓润等29家公司业绩增长迅速,2020年盈利增幅超过50%且实现净利润超过1500万元。

2020年深圳实体经济公司研发支出合计29.84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共1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研发强度维持高位,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较同期全国平均研发强度4%、深圳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均高。深圳实体经济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共75家连续2年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

在疫情冲击下,深圳实体经济公司投资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深圳实体经济公司投资支出净额为72.68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国3%的增速。其中,从整体来看,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68.20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连续三年投资金额保持稳定;制造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1.43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制造业16%的增速。

2020年,深圳共102家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发放现金股利12.04亿元,占净利润的27%。与2019年相比,分红公司家数增加1家,占公司总数比例由21%提升至24%,分红金额提升15%,分红规模逐年递增。2020年平均股息率0.73%,较2019年小幅提升。2020年挂牌公司总计支付各项税费28.15亿元,聘用员工总人数达9.66万人,在疫情冲击、经营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贡献。

新三板改革进一步拓宽了深圳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夯实企业发展基础。2020年,深圳公司累计发行30次,合计募集资金29.76亿元,是2019年的2.51倍;其中定向发行29次,合计募集资金13.04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国定向发行金额的6%,其中6家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超过4,000万元;公开发行1次,合计募集资金16.72亿元,仅次于北京的22.8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融资对实体经济支持效应显著,如贝特瑞作为深圳首批精选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6.72亿元用于扩建生产线,促使2021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97%。巨正源在聚丙烯项目一期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基础上,募集资金6.255亿元用于聚丙烯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助力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

2020年深圳共7家挂牌公司成功IPO上市,占深圳辖区2020年新上市公司总数的21%,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6.32亿元,占新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的15%。上述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平均时间超过3.5年。此外,有10家公司已向证监会或沪深证券交易所提交了IPO申报材料,23家公司向我局报送了IPO辅导备案材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基础培育功能逐步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0 22: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mat将在深圳投资开设新办事处

先进无线充电技术提供商和开发商Powermat Technologies宣布将在深圳投资开设新的战略办事处。深圳办事处由新任执行总经理Jackson Lam**,致力于促进亚洲地区Powermat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之间的技术创新、业务、协作和投资。Powermat的新办事处将位于深圳商业区中心,将专注于为物联网、机器人、无人机、医疗设备、厨房电器、电信、人工智能、汽车技术、运输等领域的中国新兴公司提供下一代无线电源技术。该办事处将作为Powermat不断壮大的团队的主要基地,为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业务活动提供支持,以支持该地区的业务发展和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热,天气热,用电需求热热热

深圳一天用电量首破4亿千瓦时



来源:深圳晚报    2021年06月21日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电力调度人员正在进行电力负荷监控。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袁晔 通讯员 祝凯 戚思睿 林志贤 魏华杰) 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获悉,日前,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年内第4次创历史新高,达1988.18万千瓦,较去年所创历史最高负荷增长3.9%。当日全社会用电量达4.15亿千瓦时,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较去年所创单日历史最高用电量增长4.7%,比1978年至1982年整整5年用电量的总和还多,相当于一日抵五年。

深晚记者获悉,受经济增长强劲和持续高温天气等多重因素拉动,今年以来,深圳用电需求逐步攀升。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深圳全社会用电量达40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26%,较2019年同期增长18.03%,目前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已超疫情前水平。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分别同比增长22.13%、34.28%,凸显了深圳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面对深圳用电需求旺盛的形势,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大平台优化配置作用,优化调剂省间余缺;深圳供电局内部成立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专班,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全面落实13项重点措施,积极应对局部时段可能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风险。多措并举之下,深圳电力供需偏紧情况大为好转,6月5日起没有再安排有序用电。

深晚记者了解到,用电供给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深圳供电局呼吁广大市民科学用电、节约用电,争当低碳达人。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约用电很简单,设置空调温度不低于26℃、适当减少不必要的亮化照明设施、各类办公场所和经营场所做到人走电停等举措都能有效节约电力,助力每一度电都发挥最大的效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1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交所主板被打压了二十年,现在恢复主板了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19: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鸢无 发表于 2021-6-21 19:00
深交所主板被打压了二十年,现在恢复主板了会越来越好

深交所 主板 中小板 看似赢了实则输了。凭空少了个板块。
合并之前虽然深交所主板没有发行新股的权利,但是
宁德时代  中广核   益海嘉里  比亚迪等等 按发行规模实际应该上主板的企业
照样可以在 深交所 中小板上市,也就是说,企业的实际上市板块,
压根不受 板块名称限制,巨型企业  照样可以在 创业板 中小板上市。
但是合并后,虽然深市主板回复新股发行,但中字头照样不会选在在深市上市。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回A之旅都选择了上交所主板。
也就是说,深市主板恢复IPO,但并没有改变实质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1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pcooper 于 2021-6-21 19:58 编辑
bbcvscnn 发表于 2021-6-21 19:39
深交所 主板 中小板 看似赢了实则输了。凭空少了个板块。
合并之前虽然深交所主板没有发行新股的权利, ...


不懂就不要乱回复,显得阁下无知。

深圳有一个板叫“创业板”,这才是深市重要活力所在,宁德时代这些科技股都是创业板上市,主板恢复上市,可以接纳更多的大型企业,提升了中小板的能级,升级到了主板,懂吗?当年各大银行股都跑到上海主板上市去了,比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及各大证券公司等,这都是当年打压深圳主板的结果。Know?

深圳现在是完全解放了双手,又开始与上海正面竞争了:主板+创业板 VS 主板+科创板(最终如何,就看深圳能否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上找到突破口,这也是深市的使命所在,上海作为最大奶牛,是不能冒险的宝宝。冒险的事情,就让我深圳来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1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bcvscnn 于 2021-6-21 20:03 编辑
topcooper 发表于 2021-6-21 19:50
不懂就不要乱回复,显得阁下无知。

深圳有一个板“创业板”,宁德时代这些科技股都是创业板上市,主 ...


逻辑你懂吗?在深市中小板 主板合并之前
企业上市早就不限 板块限制了。这是事实。
否则 中广核  益海嘉里 凭什么在 深市 创业板 中小板上市?这些按逻辑 应该上主板的企业。

深市恢复主板,你的理想是 想竞争中字头企业资源。
但现实是  中字头企业上市资源基本上已经枯竭了,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回归A股也是选择上交所,而不是深交所。
你告诉我,深市恢复主板IPO,有什么实质改变?
现在竞争的是  那些 海外及香港上市的 注册地在开曼等海外的 中概股
但毫无疑问 目前规则而言 无论是 深市主板 还是 沪市主板 都无法接受 这些中概股回归。

即使是中概股,你也不一定竞争得过 上交所。
当初 谋划CDR的时候,小米选择的就是上交所 而不是深交所,同样 蚂蚁集团也是选择科创板,而不是创业板。
还有 诸如  商汤科技  寒武纪  中芯国际 吉利汽车  恒大汽车  等等 明星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pcooper 于 2021-6-21 20:06 编辑
bbcvscnn 发表于 2021-6-21 19:59
逻辑你懂吗?在深市中小板 主板合并之前
企业上市早就不限 板块限制了。这是事实。
否则 中广核  益 ...


深圳的企业当然想办法留在深圳上市,但是招商、平安、中信这些当年流向了沪市,恢复主板功能更多是趋向全国引流。

深圳主板休克的时候,多少企业跑到上海去了,心里还是要有数的。枝叶的问题你就不要去抓了,当年上海2位大佬在ZY,深圳失去的10年....

就算打压深圳,现在股市活力依然难以匹敌深市,又搞了一个科创板,为了弥补一下深圳,也就把休克的主板又放开了,也就把中小板升级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bcvscnn 于 2021-6-21 20:14 编辑
topcooper 发表于 2021-6-21 20:02
深圳的企业当然想办法留在深圳上市,恢复主板功能是趋向全国引流。

深圳主板休克的时候,多少企业跑 ...


深市成交额 比沪市多,难道不是因为 深市凭借着沪市只有一个主板,
虽然当时暂停了深市的主板IPO,但是在这期间深市先后开办了 中小板 创业板。
而沪市一直只有一个主板。
当深市有3个板块的政策优势的的时候 而获得更多中小企业上市资源 。
而且上面还给科创板上了一个50万的枷锁,造成 科创板成交一直不活跃。
深交所 创业板则没有这个政策枷锁。政策受憋的时候就叫屈。
政策占优的时候就无视?深圳的政策小灶 特权除了京沪有全国几百个城市有哪个城市比的了?
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抱怨政策不公?出门走路,没捡到钱,就算亏?


还有深市成交额是港交所的  6  7 甚至 8  9倍,所以深交所比港交所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鸢无 于 2021-6-21 20:19 编辑
bbcvscnn 发表于 2021-6-21 19:39
深交所 主板 中小板 看似赢了实则输了。凭空少了个板块。
合并之前虽然深交所主板没有发行新股的权利, ...


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的需要时间的,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毕竟早期上交所和深交所就是分工合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bbcvscnn 发表于 2021-6-21 20:10
深市成交额 比沪市多,难道不是因为 深市凭借着沪市只有一个主板,
虽然当时暂停了深市的主板IPO,但 ...

你这绕来绕去,又绕到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如果不休克深圳主板上市功能,何来的中小板、创业板?

没有深圳创业板的成功,何来上海科创板....

现在恢复主板上市,是实际的恢复了深市能级,与沪市持平的状态。何来出门不捡钱就是赚?
我看沪市捡了一个科创板才是真,科创板可是有大佬站台,否则谁去上市....一大半都该在创业板上市的,生生被割了去,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topcooper 发表于 2021-6-21 20:35
你这绕来绕去,又绕到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如果不休克深圳主板上市功能,何来的中小板、创业板?

有大佬站台,然后限制50万?
大佬怎么不给创业板来个50万?
看看深市引以为豪 的 交易额 活跃度 还能留下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1 2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bbcvscnn 发表于 2021-6-21 20:39
有大佬站台,然后限制50万?
大佬怎么不给创业板来个50万?
看看深市引以为豪 的 交易额 活跃度 还能留 ...


什么引以为傲,上交所拿着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就很骄傲呗??深交所未来还有丝绸板为啥给你这么小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5:54 , Processed in 0.07259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