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2 13: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12 12:52
预测一下:武汉国土规划批复: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 ...

你这违反常识了,武汉最低线是早已经确立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怎么可能加“重要”。如果不是国家zc对武汉一向不太好,正常定位应该就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xxhxx 发表于 2024-12-12 10:23
我再辩解这一次,后面我不再说什么了!谁想骂就骂吧!我重来没有骂过东风也没有说过什么东风倒闭之类的 ...

你说的没错,本质还是希望问题得到重视,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抓住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4-12-12 12:25
我直接提我的想法吧,今后要走一主五副政策,急需增加新的三副:荆州、黄冈和江汉(天仙潜),基础设施就 ...

这么说吧,江汉平原地区的人文,生活习性,教育各方面和素质差根本不搭界。江汉平原出去打工的多其实很多也是做老板的,随着荆汉运河以后的开通,你会改变很多认知的。还有你只要了解下楚商联合会,你会发现那些人来自哪里,他们的成就人品作为足以支撑湖北的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2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stars007 发表于 2024-12-12 13:08
武汉上轮就是中部中心城市了,到你这还降级了,多做点功课吧。呵呵

本轮就没出现过定位降低的    反而兰州这种还升级成和西边一样了    武汉怎么可能降低   他实属搞不清楚状况    最差也就是维持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几个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对武汉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可能表达方式有点不同。真正的黑子上面的老哥已经截图出来了。那个话题到此为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感觉整个湖北现在势头不错,武汉也要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3: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12 12:52
预测一下:武汉国土规划批复: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 ...

武汉之前就已经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你这是要给降级么,变成重要的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新区“大部制”护航产业多元化


长江新区将DZZ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培育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力谋划乡村振兴产业“金点子”,闯出一条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筑牢堡垒  夯实振兴“压舱石”

今年8月全市村DZZSJ能力竞赛开赛以来,长江新区6个涉农街道百余名村DZZSJ踊跃报名,经过展成果、述经验、践承诺、比创新等环节的大比拼,2名村DZZSJ脱颖而出,晋级市级决赛。

一场大赛角逐,一批“头雁”涌现,离不开坚强的“主心骨”。长江新区自2023年7月全域托管以来,坚持DJ引领,统筹推进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不断健全村级组织体系,搭建村DZZ—村湾D小组—DY中心户组织架构,配强23个片区农村联合DW班子,推动1486个村湾小组建立村D小组864个,推广“村DZZ+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新的堡垒迅速飘扬起鲜红的D旗。

新博村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契机,组建甘棠道黄酒合作社,年销售黄酒5万余斤,收入120余万元。周铺片区DW打造紫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带动劳动力就近务工,周边村实现片区抱团发展,紫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亮相央视纪录片《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 育强“头雁”  提升“领飞”本领

“千盼万盼,磨破嘴皮,我们终于引回了大学生,村里的发展有了新力量!”丰乐村DZZSJ说。

新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大力开展后备力量培育。遍访173个村,储备后备力量450名,选任30余名创业致富能人担任村“两委”,吸引29位能人回乡创业。分批次、全覆盖选派现职村干部到农业企业、发展强村、涉农部门和科研院所跟班学习,有力提高“头雁”本领。

仓埠街道莲花村引回文腾集团负责人张堤文、丰乐村引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袁凡,六指街道陆咀村引回退伍军人陆强等政治素质好、思路清晰有致富能力、村民认可度高的人才回村,集靠山小镇、星川旷野营地、北湖渔莲茶等为一体的农文旅、农科教融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正是这一批批高素质人才发挥反哺作用的成果。


■ 高效聚能  “大部制”保驾护航产业发展

长江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办的2024新智造产业发展大会,签约了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型材料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1个,旨在加快推动资源优势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以新型材料产业为重点的“两主一重”现代化产业体系。

与其他新城区相比,长江新区的乡村振兴不仅肩负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更要挑起培育发展新型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担。

“大部制”组织优势为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据该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实施“大部制”机构设置,扁平化沟通协调机制,将相近职能整合,将分散政策资源集中,减少沟通环节,大大提升服务效能。

快速驱动,高效聚能。今年长江新区迎来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长江新区与武汉大学共建的“武汉大学科教融合创新园区”三大项目——宇航研究院、低碳能源科创园、药物科技创新园已经开工建设。长江新区外国语学校初中教学区首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是长江新区起步区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真正实现“家门口”优质教育。华中科创中心项目A区主楼顺利封顶,建成后将成为促进武汉新经济发展的孵化基地,以及高端企业、高速成长企业、区域型总部的聚集地。一批“巨无霸”综合体的亮相,加速兑现长江新区发展蓝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湖:奋力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东西湖区的版图上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成立2年时间的武汉金银湖实验室,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综合性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研平台;上市企业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菱电电控”),正为研发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合三为一”加速冲刺;

已建成的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一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朝着成链、集群、规模化发展;

湖北福汉木业(集团)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汉木业”)取得原木期货交割仓库资质,将依托中欧班列实现木材贸易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陆港枢纽建设进入快车道。

当前,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广大干部群众久久为功,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两大国家级平台网安基地和陆港枢纽,奋力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科创驱动

高能级平台激发东西湖创新动能


12月4日上午,走进国家网安基地武汉金银湖实验室,科研人员正抓紧时间与项目进度赛跑。目前,武汉金银湖实验室正在承担国家网络安全重大专项工作。

武汉金银湖实验室于2022年11月由武汉市批准成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聚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大使命和战略需求,致力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综合性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研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支撑网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确立了智能化软件安全、光通信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云系统安全四个重点研究方向。自成立以来,实验室汇聚了包括共建单位在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领衔的高水平团队,现有研究人员120余人。


武汉金银湖实验室主任邹德清介绍,目前,实验室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和领先型成果:累计发表署名文章60余篇,包括1篇Nature系列子刊和21篇领域顶会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批各类项目17项,涵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等。

“实验室在国家网络安全领域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软件供应链安全领域,实验室开展风险分析、漏洞检测及修复,开发了‘金银湖安全大模型’,并成功检测和修复多个高危漏洞,正在积极推进大模型备案工作。”邹德清还介绍,“实验室研发了智能光纤周界安防监测系统,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有效感知入侵目标,提升了边境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水平。”

据了解,武汉金银湖实验室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科研体系,努力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实验室将借助武汉多个国家级产业科创基地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此外,武汉金银湖实验室以整合人才链、产业链,打通创新链为核心思想,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优势,聚焦网络空间安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东西湖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区高能级创新平台有序推进,武汉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等平台落地运营,金银湖实验室已组建超100人科研队伍,网络安全众测平台已聚集国内顶尖“白帽子”人才1700余人,承担各行业众测项目130余个。“十五五”期间,将推动武汉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早日进入“国家队”。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增强创新动能。以国家网安基地建设为核心,聚焦产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积极融入武汉国家科创中心建设。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建成金银湖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设黄鹤实验室、与工信部电子五所合作建设赛宝实验室,引进西门子武汉创新中心、中科晶上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要素、提供技术支撑,大大激发东西湖区的创新发展动能。



向“新”提“质”

创新热土孕育90家省级“新物种”企业


11月28日下午3时,菱电电控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菱电电控成立于2005年,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高新技术企业、本土自主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品牌,一直专注于发动机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控系统及汽车智能网联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该公司系统应用部部长、产品总监周建伟介绍:“我们是国内唯一掌握发动机控制和新能源电机控制技术的自主品牌厂家。目前,新能源增程和混动汽车搭载菱电控制系统已超过40万套,其中理想系列超过30万套,零跑汽车接近10万套。”

菱电电控在行业里走在国内前列,核心竞争力是注重新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都在一亿元以上。“现在菱电电控实现了发动机、发电机控制的合二为一集成控制器。下一步将实现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合三为一,形成前舱域核心动力域控制系统。”

“东西湖是创新发展的福地。”冰山松洋冷链设备(武汉)有限公司负责人鲍宏宇说,公司今年1月注册独立法人,首季就拿下营收一亿元“小目标”,并吸引3家上游企业落户配套。其基于5G+物联网的冷柜新品一经推出,各路订单纷至沓来。

东西湖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39家,预计到2025年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超过150家。航天三江成功入选湖北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金数据(武汉)超算技术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入选武汉市科技领军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总数累计达90家。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让老赛道焕发新生机、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推动食品、机电、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加速向以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十五五”期间,该区将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依托菱电电控、回盛、TCL等龙头企业,建设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引领区内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力争到2030年实现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突破200家。



抢占先机

“氢”装上阵未来产业已来


11月12日,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在东西湖区正式成立。

今年4月,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已揭牌。中国石化是氢能应用产业链链长单位,2005年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三机分公司落户东西湖,主要从事天然气压缩机的研发、制造、销售和一体化运维服务。近年来,石化机械又在东西湖追加投资,积极开拓加氢、制氢等领域市场,发展氢能装备产业。

氢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武汉是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目前,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氢、加氢装备研制能力的企业之一。

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6大方向。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未来能源部分明确提到发展氢能、新型储能。

东西湖区十分重视未来产业的布局,并给予大力支持。早在去年4月,东西湖区率先实现武汉市加氢站经营许可“零的突破”。首张“氢证”发给中国石化革新大道加油加氢综合能源服务站,标志着华中地区首座获批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综合能源服务站在东西湖区正式投入运营。同年6月,100辆氢能物流车在东西湖区交付投用。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化机械重点开展氢气压缩机、加氢站成套装备、制氢成套装备、氢能智能管控与安全系统等产品研发,掌握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相关专利50余项,获批为“氢气增压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已建成,拥有4个生产装配与测试单元,具备年产25套(100台)加氢装备生产能力。未来5—8年,石化机械将建设涵盖创新研发中心、制造集成中心、试验检测中心、数智服务中心的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服务制氢、加氢两大市场,加快实现系列氢气压缩机、制氢成套装备、加氢配套装备迭代升级,致力成为中国石化跻身世界一流氢能公司行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东西湖区正抢抓氢能产业发展先机,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区,推动氢能产业成链、集群、规模化发展,争取到2027年培育5家亿元以上的氢能企业。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氢能装备产业园、国家级氢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的氢能装备产业链;布局3D打印材料、绿色航空材料、钙钛矿和高性能碳纤维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逐步拓展新材料产业链。力争未来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内连外通

国家级平台陆港枢纽起势见效


寂静的汉江之畔变身开放热土。历经两年多谋划发展,陆港枢纽初具规模,空间进一步拓展。

拓通道、强功能、促贸易、聚产业,今年,东西湖区提出全力推动国家级平台陆港枢纽起势见效,8个重点单位协同推进30项任务。

10月28日,国内首批电商产业园运营商颐高集团在湖北打造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武汉·颐高陆港枢纽数字贸易产业园,在陆港枢纽服务中心签约落地,聚力打造从供应链、直播电商、保税云仓及物流运输的闭环式产业链条。

今年上半年,武汉临空港服务业投资集团与武汉长江国贸公司合资成立长江陆港供应链公司,开展粮食、煤炭等内贸及服装进口外贸业务,已完成营收11.4亿元,为任务清单中外贸“硬考核”打开局面。

10月23日,中欧班列(武汉)首次开通了至俄罗斯的新线路。11月14日,总部位于东西湖区的湖北联投旗下福汉木业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首批原木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资质。这一张“牌照”,让福汉木业董事长邓国斌更加坚定发展信心。

福汉木业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湖北省木材总公司。1992年,中国第一张细木工板诞生于该公司,在中国林业产业发展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中国是全球木材消费第一大国。由福汉木业投资运营的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在俄罗斯当地拥有82.46万公顷森林租赁采伐权,年可采伐总量142.7万立方米。

邓国斌表示,长江、汉江湖北沿岸布局了较为庞大的木材深加工产业带,如武汉、汉川、荆州、襄阳、黄冈等地均有家具产业集群。随着国家陆港枢纽的建设和发展,中欧班列(武汉)和汉江青锋港码头一旦实现一体化运营,东西湖区“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福汉木业将借势加快促进木材贸易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在东西湖区深度融合。

东西湖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福汉木业建设“云联楚材”湖北省木材供应链平台,初步实现“林—板—柜”“林—浆—纸”产业供应链的一站式服务。邓国斌信心满满,“力争在2025年实现平台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增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链接功能。整合中欧班列、综保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物流园区企业集聚等资源,创建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每年稳定运行班列2500列以上;推动青锋港码头建成投用,拓展武汉铁路中心站口岸功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对外贸易,构建“通道+贸易+产业”枢纽经济集群,成为武汉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重要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xoxo01 发表于 2024-12-12 13:16
你这违反常识了,武汉最低线是早已经确立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怎么可能加“重要”。如果不是国家zc对武汉 ...

这一轮玩法都变了,几乎都有"重要的"这个定位。可以去看看其他城市的批复,格式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xoxo01 发表于 2024-12-12 13:16
你这违反常识了,武汉最低线是早已经确立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怎么可能加“重要”。如果不是国家zc对武汉 ...

反正草案里我们的定位是:湖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世界滨水文化名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12 14:15
这一轮玩法都变了,几乎都有"重要的"这个定位。可以去看看其他城市的批复,格式化了。

同为大区中心城市,这次批复的沈阳有重要吗?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4:5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24-12-12 14:56 编辑
ddmao 发表于 2024-12-12 14:15
这一轮玩法都变了,几乎都有"重要的"这个定位。可以去看看其他城市的批复,格式化了。


其他的城市和原来的总归并没有明显变化  因为那几个原来就是重要的  不是本轮才是重要的    有直辖市的地方还想不加重要想翻天?    反而有兰州这种明显升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5:0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前面很多网友的分析,感觉批“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仅仅是个人感觉,这总规都管到2035年了,中部地区没有一个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2 15: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惟臻 于 2024-12-12 15:15 编辑
fjhzcald 发表于 2024-12-12 15:04
结合前面很多网友的分析,感觉批“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仅仅是个人感觉,这总规都管 ...


副省级批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就广州,其他的像重庆,天津。武汉之前是中部中心城市,上一个级别感觉有难度,下一个级别到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不可能,宁杭蓉因为旁边有直辖市,只能是东部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5:50 , Processed in 0.06454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