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65|回复: 13

[原创影像]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阳湖故地---洛阳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6 2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4-3-7 01:23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将洛阳镇建设成为面向苏锡的东南门户重镇
常州武进东大门建设要增加其内涵,即推动长期被忽视的洛阳的大发展。将洛阳镇建设成为面向苏锡的东南门户重镇。成为今后苏锡常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战略.

第一,在交通方面,要打通往无锡方面的交通,提高连接道路的等级,增加通往无锡的道路数量,增加双方交流。对内,改造横洛路,主要是横洛西路拓宽和白改黑,更加接近横林,与之协同发展。洛阳城镇建设向北,将来实现与横林的同城化,要加强与主城区的联系,增加公交班次路线。


第二,工业方面,新科虽然倒了,但一方面要进一步培植本地民营企业,做大产业集群,苦练内功。另一方面要积极招商引资,以外资来推动工业和城镇的发展,要将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高在全区的排名。


第三,城镇建设方面,既要做大做强,又要做优做美,加强镇区对外和对中心城区及邻镇的联系,在无锡进入洛阳的道路路口进行绿化美化,提高整个镇区的档次和内涵,做好镇区的绿化美化,和镇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提高,引进更多品牌,对珠光街进行提档升级,成为休闲娱乐的商业步行街,提高商业档次,建设星级宾馆饭店,ktv,大卖场等,对原来老菜场的地区进行改造,建造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建筑,引入传统手工艺和各地美食。与珠光街形成一个整体的古今交融的集购物休闲美食历史文化的商业街区。将东都路打造成洛阳的延陵路,拓宽加白改黑,对沿街建筑,拆旧建新,要引进大型购物广场。提高商业档次,建设星级宾馆饭店,改建洛阳桥。对镇政府区域,要对见证洛阳变化的洛阳老街进行修缮保护利用开发,对洛阳影剧院翻新提档升级,对于洛阳文化宫进行扩大休整,完善功能,将这一区域打造成洛阳的政治文化中心,对洛阳和两岸进行环境整治,打造成具有江南风情的景观河。对于老镇区配置以适当的高楼,新镇区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要20年不落后,建设密集高层,尽显现代化。将洛阳镇区建设成宜居休闲现代化镇区。要加快农村拆迁速度,加快农民向城镇集聚,提高城市化水平和镇区人气。城镇建设方向向北,向北,向北。中期与虞桥融合,远期与横林实现一体化。


第四,农业,继续深化洛阳农业的优势,开展万亩良田,要把水蜜桃和葡萄的牌子打出去形成品牌效应,加大对洛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投入力度,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对于桃树种植区的建筑要统一规划,要全部建成江南传统建筑,粉墙黛瓦在桃花的映衬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适当发展农业旅游,与洛阳赵翼,王铮故里,淮海亭,等等历史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洛阳特色的乡镇旅游的道路。
洛阳城镇空间独立成块,完全有能力做大做强,相信在洛阳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洛阳镇必将成为傲视武进的武东南之强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诤(1909—1978),原名吴人鉴,字凤刚(亦称正刚),号雨峰。1909年生于武进戴溪天井桥杨巷村。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交通(即通讯)十大队无线电系,毕业后编入国民党第2军第4师师部任电台台长,后转入张辉瓒的第18师师部任电台台长兼报务主任。1930年12月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失败,被俘的吴人鉴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参加了工农红军,并改名为王诤。1931年任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队队长。同年11月王诤创建了“红色中华通讯社”广播电台(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为红军的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王诤破译了侵华日军数次密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1940年12月30日,王诤在延安创建了我国第一座语言广播电台,在1941年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新华广播电台能及时播发了中央军委的《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向全国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公开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卖国的真实面目;而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新华广播电台立即播发了朱德总司令7道命令,各部队迅速行动,相继进入东北,为建立东北解放区奠定了基础。
  1934年在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王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当选为七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王诤任军委三局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军委通信部部长兼电讯工业局局长。1956年兼任军事电子科学院院长,1963年任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1972年任副总参谋长兼四机部部长等职。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王诤是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
  王诤非常关心家乡电子工业的发展,1963年、1972年、1974年曾先后三次来常视察,先后扶持了电真空厂、常州无线电厂、常州电子仪器厂,并作了许多重要决策,使常州电子工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
  1978年,王诤患癌症去世于北京,邓小平、叶剑英等参加了追悼会。王诤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曾亲切赞誉“王诤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业的开山鼻祖。”
  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原为王诤祖父购置,坐北朝南,前后3进清式农舍院落建筑,由于长期失修,破败迹象显露,在各方筹划下,2007年底,开始对旧屋进行原地翻修,同时在故居西侧新建了“王诤纪念馆”。2008年9月全部竣工。故居前后共4进;第一进门厅,6楹2间,南面檐下仍置排门;二进厨房,5楹1间;三进客厅,兼起居室,7楹2间;四进为二层小楼,7楹1间。翻修后的故居建筑,基本保持原格局,梁架的构筑,封火墙的砌筑,以及故居大门为木质排门等都保持原来特色,连王诤孩童时期使用过的灶头,水缸等生活设施都为原物或保持原样。王诤故居西侧紧邻的是新建的“王诤纪念馆”,坐落于庭院式的大院内,月洞圆门前是大广场,圆门后是大天井,天井之西北部即是高大宽敞面宽4间的纪念馆展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教寺在洛阳镇区北面谈家头村,是常州城东有名的古刹。清道光时编修的《武进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唐大中初建,名南闲。天福(947年)重修。宋太平兴国中赐额兴教禅院,天圣间重修。后毁。明洪武元年重建,二十四年改为寺。万历间重修并建禅堂。民间传说,兴教寺早于常州天宁寺,山门在张桥头。何家头和吴家头之间的一片田地,都在兴教寺范围之内。现在有基可寻的寺基约有20多亩。清时寺内曾办过正经书院,为士人会谈之所。1933年,武进县第五区公所曾在此办过公。
  1938年7月18日,日本侵略军烧毁了兴教寺的地藏殿和两侧房屋。1940年,日军又拆兴教寺房屋造洛阳的碉堡。1941年,日军再拆金刚殿、罗汉殿造虞桥的碉堡。至此,兴教寺只剩下很少房屋了。这里我所拍到的建筑,都是近年新建的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武进洛阳文化宫有一座小亭,叫淮海亭,是纪念秦少游秦淮海先生的。亭中立碑,碑上有秦少游龙图大学士塑像一尊,旁有对联,上书:“策论济时艰 词宗誉满三千界    江淮存世泽 学士风流九百年”
洛阳与秦少游的渊源,从秦少游的季子秦湛说起。宋徽宗政和年间,秦湛担任常州通判,他深爱这里钟灵毓秀,风景甚好,就将父柩从高邮迁葬于毗陵新塘乡璨山,子孙守墓,繁衍成村,即叫秦村。
       到秦少游的五世孙宗贤,又从秦村迁居永安里(武进洛阳)。六世禹夫担任河南洛阳县尉,死在任上,于是将永安改名为今之洛阳,以此纪念其父并勖勉后人。
     秦少游被秦氏子孙尊奉为始祖,秦的后代特在洛阳西街建造专祠来纪念秦观。从康熙经雍正到乾隆,几经迁址扩建初具规模,后又经秦道立董事重建,遂成为前中后三进,每进各五楹的格局,而今,这里成为洛阳镇文化宫的所在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珍珠之乡——洛阳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南部,与无锡接壤,紧靠312国道、沪宁铁路、新长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锡宜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55.77平方千米,辖25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村民小组402个。户籍人口5.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23人。
  -
  行政区划
    3个社区:洛阳 洛东 戴溪,25个行政村:洛阳 洛东 民丰 东尖 阳湖 圻庄 东序 瞿家 小留 友谊 谈家头 虎臣 马安 汤墅 安尚 马驰 虞桥 东陈 下塘 管城 朝南 安桥 岑村 戴溪 天井
  -
  经济发展
    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5051万元。农业总产值1.1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1.18亿元。拥有农机总动力4.4万千瓦。年产粮食1893万公斤。出栏生猪2.16万头、家禽10.63万羽,年产水产品345万公斤、水果512万公斤、蔬菜635万公斤。拥有工业企业650家,其中“三资”企业19家。
    年内完成技改投入1.8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8.02亿元、工业利税总额3.08亿元、完成外贸供货额16.43亿元、自营出口额1.43亿美元。拥有第三产业实体2109个、从业人员6327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该镇是全国著名的“珍珠之乡”,也是省级农村现代化试点镇。位于镇内的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是世界著名的电子音响设备和空调制造企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洛阳镇带来勃勃生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建设同步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57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2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31元。
    2006年,洛阳镇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入8.6亿元,完成协议外资2580万美元,到账外资1402万美元。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洛丰”为品牌的水蜜桃和葡萄生产已初具规模,建成了总面积为680公顷的林果园区。发展环境得到新提升。2006年7月洛阳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生活有所保障。
    改革开放给洛阳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农业生产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模式,水蜜桃、葡萄、珍珠等特色农产品名列全省前茅。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镇拥有江苏新科电子集团等 900 多家企业,主要产品有:新科数码音视频系列产品,新科 DVD, 新科系列空调、微电机系列、节能灯、精细化工,制药等,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洛阳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 30 个重点联系中心镇之一,常州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十强乡镇。工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
  历史文化
    洛阳原名永安里,洛阳的老石桥,桥名也叫永安桥(此桥已在1976年疏浚武进港时拆除)。永安里名称的来历,可追溯到南朝萧梁时代。据说在一年夏秋之交,阳湖泛滥,晋陵和无锡两县县令吴、许二人会同治水,正在沿湖巡视,忽然洪峰突起,见此情景,两人唯有对天祷告:“宁亡邑宰,勿亡我民”,当即跳水而死。洪灾过后,湖西村落的人逐渐回归,重建家园,期望从此平安,所以叫永安里。并把为治水而死的吴、许两位县令,尊崇为“永安里土地”,称做“吴、许二圣大王”,建土地庙供奉之。
    至于永安里因何改名洛阳,洛阳西街秦观祠内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碑文和《秦氏宗谱》都有记载。北宋政和(宋微宗年号)年间,秦观的小儿子秦湛任常州通判,定居毗邻县新唐乡,以姓名村曰秦村。秦观的五世孙秦宗贤从秦村迁居永安里,奉秦观的六世孙秦禹夫出任河南洛阳县尉,死于任所。禹夫的儿子秦春,扶榇归葬永安里,因哀痛其父死于任所,即把永安里改为洛阳,以资纪念,此即洛阳名称之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之外访“洛阳”:常州洛阳镇上的河洛人 洛阳镇盛夏的夜晚酷热难熬。我们在灯火通明的镇中心闲逛,心情十分烦躁。忽然,路边传来两个女孩的声音,洛阳乡音浓重。我们便上前搭讪,得知两人都来自洛宁县赵村乡赵村村。
   开朗的女孩叫季晓敏,她说自己高中毕业,去年春节后县里组织来洛阳镇新科集团打工,现在月收入1000多元。腼腆的女孩叫卫鸽,她说自己技校毕业,几个月前来到新科集团打工。

  季晓敏说,两人都是操作工,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7个半小时,经常加班,3人一间宿舍,在单位食堂就餐,企业有补贴,一个月个人只须承担几十元。“就是受不了这里的夏天,又热又湿,蚊子叮咬得厉害,整夜睡不着觉。”她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不受点苦咋能挣到钱?”

  提起洛阳镇上的老乡,卫鸽说:“光我们车间,洛阳人就有二三十名。全厂少说也有几百人,算上镇上其他厂的,听说有一两千洛阳人!”

  两位女孩说,初次离家出来打工,刚开始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听说来的地方也叫“洛阳”,心里觉得很亲切,担心一下子就没有了。

  洛阳村党支部书记秦汉荣说,他们村地界上的企业有10多个,来打工的外地人很多,其中有不少河南洛阳人。河南洛阳的一些村干部来厂里办事,常常先来找他们,虽然这些企业不属村里管,他们也尽量帮忙,“洛阳不分家嘛”。
洛阳镇工业园现有2.3平方公里,进园区的企业105家,全镇企业年销售收入、年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去年,全镇生产总值逾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5亿元,是全国千强乡镇。

  正是依靠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洛阳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打工。镇宣传委员沈霞说:“镇区常住人口约3万人,办理暂住证的外来人有5万多。”

  对官方这一数字,来自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出租车司机小刘不信。他摇着头说:“这里大部分省份的人都有,河南、四川、安徽人最多,到企业打工的、在镇上做生意的,这些外来人少说也有七八万!”

  在镇区走走逛逛,河南乡音不时在耳畔响起,觉得十分亲切。“河南小吃店”、“河南饺子店”等门面随处可见,店主多是信阳人。

  在镇文化宫前,来自信阳市光山县的程老板经营着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吃店,饭菜价格比较低,用餐者多是河南老乡。程老板说,他去年从同县一个老乡手中接了这个小饭店,此前,这个小饭店已经在信阳老乡中转了几次手,算起来有20多年了,前几任饭店老板早就“功成名就”,在当地安家落户,成了洛阳镇人。现在,程老板正向这个目标努力。
 天气酷热,小饭店里4张小餐桌旁围坐了不少人。就餐的客人看上去都是回头客,程老板说:“南方人口味轻,来就餐的大都是信阳老乡,他们有卖瓜果的、做裁缝的、在企业打工的,一到晚上就聚在一起。”

  武进建区前是全国十强县(市),就业机会自然较多,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洛阳镇只是一个缩影。

  在镇招待所门口,一名服务员说,她原来在镇电子厂上班时,车间有几个河南洛阳的女孩,她们说家乡有山有水。这名服务员问我们:“你们那里的景色很美吧?”从服务员羡慕的眼神里,我们读懂了在这一望无垠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当地人眼中,高山不仅很稀奇,更是一种美。

  在洛阳中学门口卖馒头的王大妈是兰考人。王大妈说,馒头、烙饼有时自己做,有时去蒸馍房买。南方人喜欢吃米,不喜欢吃面食,开始担心卖馒头生意不好做,后来发现,镇里开饭店、摆摊点、开出租车的生意人大多是外地人,馒头对北方人的口味,根本不愁卖。现在,不少当地人也开始吃馒头了。

  “这里经济太发达了,一个镇比我们那里一个县都厉害!”来自信阳息县的几个年轻人感叹。
镇文化站副站长赵岳清说,现在镇区的当地人要么到区里或常州发展,要么在镇里事业单位工作,要么在企业里做管理、财务工作,企业一线职工、镇上商户都是外地人。来自河南洛阳的打工者分布在各个企业,没有发现做生意的。

  洛阳镇25个村,通往田间的道路都是水泥路,大部分农户都住在风格独具的小洋楼里,通往宅院的道路曲径通幽,门前停放小汽车的农家比比皆是。我们在洛阳镇农村采访,发现剩余的有限耕地上种植的多是特色水果,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这里有了完美诠释。

  抚今思昔:1700年前,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河洛地区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携家带口,纷纷向江浙一带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1700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吸引成千上万的河洛人前来务工,促进了长三角和河洛地区的共同发展。
    洛阳镇上,新时代的河洛人,正成为两地互惠双赢的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6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顶!!!!!!!!!!希望从历史文化和现时经济发展的角度,恢复阳湖区,以实现“细做”东南片区各乡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翼(1727~1814年),字耘崧,号瓯北,清常州府阳湖县戴溪桥西干里(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民丰村)人。出身贫寒,聪颖过人,少年时曾以“万里长江当浴池”巧对“千年杨树作衣架”而语惊乡里。23岁入京为刑部尚书幕宾,35岁殿试第一,后改为探花,(乾隆皇帝见第一、二卷均是江浙人,第三卷是陕西王杰,便把赵翼和王杰考卷调换。事后下谕旨解释“赵翼文自佳,然江浙多状元……,陕西则本朝尚未有,即与一状元,也不为过),名震京城。曾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镇安知府、广州知府(任期曾捕获海盗108人,按律全斩。可他只斩38人,其余戍边。不久,此事被告发,受降级处分)、贵西兵备道等职。1773年以母亲年迈为由辞官归家,居住戴溪西干里,后移居常州顾塘桥(延陵西路),潜心著述,曾主讲扬州安定书院、仪征乐仪书院等。1810年,赵翼重赴京城鹿鸣宴时,嘉庆皇帝赏赐他三品衔。
  赵翼工诗善文,尤长史学。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皇朝武功纪盛》、《檐曝杂记》、《瓯北集》等。一生创作诗歌四千八百余首,诗作不宗一朝一家,兼融百家、力主创新,诗风清晰畅达,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其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成千古绝句。治史尊崇实事求是,主张考究,其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及卓著的史学成就,屡为后世学界推崇。梁启超评价《廿二史札记》:“古人读尽全部正史而又能作纳比较的深入研究者,以此书为第一。”当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赞其“为现在治史的好模范”,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称颂其为“千古独步,史家绝吟”。1910年,日本史学家曾投票选举“中国史学十杰”,赵翼与孔子、左丘明、司马迁同列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戈裕良(1764~1830)出生于武进县城东门(洛阳镇东陈戈家头),字立三。家境贫寒,年少时即帮人造园叠山。好钻研,师造化,能融泰、华、衡、雁诸峰于胸中,所置假山,使人恍若登泰岱、履华岳,入山洞疑置身粤桂,曾创“钩带法”,使假山浑然一体,既逼肖真山,又可坚固千年不败,驰誉大江南北。乾嘉期间,叠山艺术趋于工巧的典型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以少量之石,在极有限的空间,把自然山水中的峰峦洞壑概括提炼,使之变化万端,崖峦耸翠,池水相映,深山幽壑,势若天成。有“咫尺山水,城市山林”之妙。著名建筑专家刘敦帧教授认为:“苏州湖石假山,当推之为第一”。保存的另一作品扬州小盘谷,则是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也是我国著名古典园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的作品还有常熟燕园、如皋文园、仪征朴园、江宁五松园、虎丘一榭园等。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称誉戈裕良为“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22: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宗贤,字思齐(北宋一代文豪秦少游,讳观,宋龙图阁大学士之第五世)。2岁父故,谨承母训。长大后,两举秀才不第,归筑别业。宋孝宗年间自晋陵新塘乡秦村(雪堰镇)迁居安尚乡永安里桥滨(洛阳镇)定居,杜门不出。南宋光宗年间诏授忠亮大夫,宁宗朝奉敕同知常州府事。秦宗贤为毗陵洛阳秦氏始迁祖。其子秦禹夫出任河南洛阳县尉,死于任所。禹夫的儿子秦春悲痛 ,匍匐千里,扶柩以归,痛定思痛,将永安里桥易名为洛阳桥,永安里改称洛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0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镇当年的新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2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ccf


    新科依旧在,只是不复当年霸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东部乡镇一体化融合发展
很不错!!!!!!!!!!顶!!!!!!!!!!希望从历史文化和现时经济发展的角度,恢复阳湖区,以实 ...
S.Francis 发表于 2014-3-6 2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8:45 , Processed in 0.04467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