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045|回复: 22

[龙城轶事] 常州四大望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uhee 于 2012-7-21 10:15 编辑

江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全国繁华之区,财赋重地。曾作为州府的常州,更是“三吴要辅,八邑名都”,人文荟萃,望族聚居。常州究竟有多少名人,由于历史演变,寒暑更易,时代不同,无有确数。而名人聚集在同一家族,更稀奇罕有。望族者,指有政治地位,有社会声望,荣耀地方的宗族,并且连绵不绝。

嘉贤天下——延陵吴氏

春秋时期季札开邑,延陵世泽,历史悠久,族人众多。延陵吴氏遍天下,越南吴廷艳,新加坡吴作栋,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近年,发源于常州的吴氏家族在海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医学家吴阶平、创建故宫博物院的吴瀛、文化宗师吴祖光、吴祖强、民国元老吴稚晖、香江神笔吴欢……吴氏走出国门,吴氏家族被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和仰慕,但是吴氏的根牢牢扎在常州,常州的一方水土养育了百年吴门的精髓。

顶级门阀——兰陵萧氏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15位皇帝,37位宰相,萧氏成就了常州“龙城”的别名。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晋王杨广纳萧岿女为妃,他登基后,册封萧氏为皇后,兰陵萧氏于是一跃成为外戚,萧皇后也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位皇后。迄今萧氏均有不少人成为华侨界的翘楚,或执人牛耳,或独占鳌头。台湾行政院长萧万长也曾去万绥祭祖,建议重建梁皇宝殿。

商界巨贾——龙溪盛氏

此族迁常一世祖为盛睿,自金陵迁居常州城西北之龙溪,并开族为常州龙溪始祖。600年来,后世子孙枝繁叶茂,又迁居各地数十处。典当和钱庄是盛氏发家的基础,族中尤以盛宣怀最为知名,堪称“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几乎创办了中国工业的所有第一,可以说现在中国所有重工业的基础和脉络全部出自盛家产业。外滩6号,外滩9号曾是盛家的办事处,苏州留园曾是盛家的私家花园。盛姓人士中,多经世之才。留园饭店的盛毓度,亚视执行董事盛品儒,高级工程师盛永宽,盛中弼。

科举世家——毗陵庄氏

世科坊,传胪第成了庄氏代代荣耀的凭证。新中国的“一门三院士”唯有庄家。光是清代,庄家就出举人90名,进士29名。1684年到1795年的111年间,武进有34人入仕翰林院,其中9人出自庄家,4人来自庄存与一支。 庄氏兴旺发达,最顶峰的时候,几乎半个常州城都属庄家所有,子子孙孙圈地建堂,宅第遍布大街小巷,号称“庄半城”。庄存与是今文经学派的开山大师,其家族中的后辈传承其学,独领风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0: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宣怀厉害,几乎创办了中国工业的所有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宣怀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宣怀厉害,几乎创办了中国工业的所有第一
yzyf_1 发表于 2012-7-21 10:44

也是南洋公学,即如今上海交大的创办者,其故居就在名人辈出的老城区青果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15: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中吴要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20: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盛怀宣~~赞一个~~~{: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20: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江南人才辈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09: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桂坊丁氏呢,那才叫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进步了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23: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的历史地位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3-8-11 23:36 编辑

讲一个城市的历史地位,就是指这个城市在一个区域乃至一个省、一个国家,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知名度和影响力。

  常州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春秋古邑(古城)、战略要地和文化名城,在全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延陵古邑,春秋名城

  从季札封邑算起,常州已有2560年的立邑史,无疑是春秋时江南最早的古邑。如果以淹城年代算起,那么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了(东汉袁康《越绝书》上讲:“毗陵南城,古奄君地”,说明淹城地属古代常州,是常州城南边一个城池)。

  延陵不仅是春秋古城,而且是春秋名城。因为延陵古邑与春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季札的名字连在一起。“延陵季子”乃春秋名贤,为世人尊崇,史有“南季北孔”之誉,与孔子齐名,所以常州与季子一起,古往今来在全国名声很大。

  中吴要辅,战略要地

  常州地处中吴(东苏州、西湖州),北枕长江,南濒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和漕运通道。常州是江南大郡,“江东之州,常州为大”,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古有“八邑名都”之称。常州在东晋、南朝时期是京都建康(南京)的屏障,是“苏、淞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的交通枢纽,北宋《太平寰宇记》称常州是“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重要城市,直到清乾隆皇帝在《过常州府城八韵诗》中仍然肯定常州“舟车引百越,襟带控三吴”的重要战略地位。

  名人之邦,文化名城

  历史上,常州最大名声和突出表现是文化。从季札开邑以来,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诞生了一大批名垂青史并引领历史风骚的人物,是我国吴文化和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末,常州一地就涌现出9名状元、11名探花、1546名进士,其人数之多,名气之大闻名全国。北宋时“毗陵文学之盛冠东南”,南宋陆游称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清代龚自珍盛赞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23: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历史文化的三个里程碑

常州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自有文字可考的春秋延陵和延陵季子以来,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有着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突出的表现和标志:一是春秋延陵文化;二是齐梁南兰陵文化;三是清代常州文化。这是常州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春秋延陵文化,或称春秋延陵季子文化

  常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延陵季子和他的先祖吴太伯是吴文化的核心人物和杰出代表。

  吴太伯开创了吴文化,他的谦让开拓精神,是吴文化的辉煌成果。吴太伯二十世孙延陵季子充实和发展了吴文化。季札的思想、言论、行动在古代《春秋》、《左传》、《礼记》和《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尤其是司马迁所著《史记》,在《吴太伯世家》中用三分之一多的篇幅介绍了季札多次让国、出使中原、观乐议政、冢树挂剑、大义救陈(《左传》)等故事,充分展示了季札一生讲谦让、重诚信、尚仁义、精礼乐、善外交的崇高品德、渊博知识和杰出才能,充分展示了他倡导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孔子称赞:“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并亲书 “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的“十字碑”传于世。

  延陵季子文化,是有文字可考的传统文化,是吴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影响了他那个时代而见称诸侯各国,而且影响了几千年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这也是常州文化发展的源头,是常州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二、齐梁南兰陵文化,或称齐梁南兰陵萧氏文化

  继延陵季子文化之后,常州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当属齐梁文化。

  常州是齐梁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常州南兰陵萧氏家族,自西晋末年由山东兰陵举族南迁定居江苏武进(今常州),世称南兰陵萧氏。这个家族重视教育文化,诸子能文善武,皆有文化修养。他们不仅创立了南朝齐、梁两个王朝,而且在经史文学上有着很高的造就。他们既是皇室成员,又是文学群体,是当时文人们的东道主。加之,作为齐梁两朝的统治者,对文化实行了比较宽松的政策。正是由于皇室的倡导与推动以及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出现思想活跃、创作繁荣的文化局面。

  齐梁萧氏能文者为数众多,在思想文化上是很有成就的。据《隋书·经藉志》和《隋志》记载,出于南兰陵萧氏家族40多人的文集就有28种457卷之多。如果再加上所编总集及其它杂著,数量更为可观。从内容上来看,在诗歌创作上,梁武帝有“诗人皇帝”之称,齐武帝萧赜、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则是永明体和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作见于现代出版物的有600首之多。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和徐陵受萧纲之命编选的《玉台新咏》,是留传至今最早的两部诗文总集,对后代文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骈赋文章,有不少杰出作品。萧氏擅长编史,萧子显的《南齐书》被钦定为二十四史之一。梁武帝创立儒、释、道“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宗教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齐梁文化上承魏晋,下启隋唐,对后世的诗文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常州乃至周边地区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以及英才辈出,都具有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清代常州著名学者李兆洛把萧统奉为“吾常文学之祖”。清代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称赞常州诗学昌盛时说:“诗脉今属南兰陵”。清初常州著名学者董以宁在论及常州文化繁盛与齐梁文化的关系时认为“念吾兰陵之地…则梁皇之故居地。其在当日无论已迄今千数年来,类多以文章自命不朽盛事者,是萧梁遗风继此犹将未歇也”。

  三、清代常州文化

  齐梁以后,常州尚文之风余韵流传,代不乏人。到了清代,常州文化步入了鼎盛时期,无论经学、散文、诗词、绘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相继形成以常州(含阳湖)冠名的重要学术流派,产生过恽南田、庄存与、恽敬、李兆洛、张惠言、黄仲则、洪亮吉、孙星衍、赵翼等十多位杰出的学术领袖、作家和诗人,在中国文化史上激扬文字,各领风骚。

  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继承和发扬了北宋徐崇嗣画法,开创了没骨花卉画法,形成了画家群体,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常州庄存与重振今文经学,并经过庄述祖、刘逢禄和宋翔凤的发扬推进,遂开创常州今文经学学派(亦称常州学派),常州学派专讲《春秋》“微言大义”,强调经世致用,宣传社会不断进化,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潮,成为近代政治改革的思想源头。

  以恽敬和张惠言为代表的阳湖文派,是清代散文的重要流派。阳湖文派重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章骈散并用,文笔放纵,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八股文”的束缚和禁锢,对近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清代,常州有“诗国”之称,先后涌现出“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毗陵七子”等250多人的诗学群体。毗陵诗人不仅有丰富的创作实践,有黄景仁、赵翼、洪亮吉、孙星衍等诗坛圣手留下古今传颂的诗篇,并在诗学理论上力主诗歌创作的性情,对当时诗坛风尚的转变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被学界称之为 “毗陵诗派”。

  由张惠言开创,后经周济发展而成的常州词派,其标志是张惠言、张琦兄弟合编的《词选》。他们强调词要“务求其意”,倡导“言内意外”之说,以比兴寄托论词,推崇词体与“诗同类”,在清代中后期的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常州,名医众多,医术高明,著述颇丰。尤以常州孟河地区医家云集,遂形成以费、马、巢、丁四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他们行医立说,名震数省,迄今在海内外有200多位传人,对发扬光大我国中医学和培养中医人才做出过重要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特色姓氏,恽氏。唐氏、盛氏皆为望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9: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端木雅念


    盛宣怀,不是盛怀宣,{: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9: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时“毗陵文学之盛冠东南”,南宋陆游称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清代龚自珍盛赞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振雄风再起风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17:57 , Processed in 0.04532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