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304|回复: 21

这篇散文很好的讲述了近代北京天津两座城市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1 14: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猫 于 2016-12-21 20:51 编辑

《从前门到老龙头》

从前门火车站到老龙头车站,从北京到天津。在一百年前,喷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机车要跑四个小时。从旧社会的政治中心到当时北方第一摩登都市,一条修筑于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贯穿连接。逃离北京,躲避至天津,如入避风良港。或从天津潜龙出水,浮游至北京,则可以号令天下。一条弯曲的铁路线,简单勾勒出民国前期政治社会的大致风貌。

有水道之便,方有舟楫载粮货辎重北运。一条大运河,成就了天津,也奠定了北京作为国都的物质基础。靖难之役伊始,燕王朱棣跨入战船,顺北运河而下,过三岔河口,转入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而直抵京师北大门。成祖以来,京津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凡大宗货物,皆乘舟船,经北运河、通惠河直达皇城。亦有商旅官役,经由武清、通州,陆路往来京津间。至晚清,杂耍艺人、手工匠人、曲艺伶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往往赶着毛驴驮运行李,奔走在沟通两城的大路上,一走便是240里。

天津老龙头火车站(1888年)

  京津两城向来交流频繁。至晚清,两座特大城市联系日益密切,曲艺界向来有“北京出道天津成名”的说法,皇城根文化输入至天津,而天津的码头商帮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北京。至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两城的发展之路便开始分道扬镳。老北京城固守着皇城气象,与大清王朝一道江河日下。1860年底,英国在天津紫竹林开外国租借先例。自此,法、美、德、意、俄、日、奥匈,比利时等九国相继划设租借。租界区内,小洋楼林立。市政规划精当、基础设施完备,远胜于北京城爆土狼烟的胡同四合院。满清官僚贵族,名人大腕,争相在天津竞购宅地。值此时,天津房价超京师十倍有余。

一场辛亥革命作导火索,诱使袁世凯推翻了满清政府,在北京继大总统位。满清皇族,纷纷奔逃至天津租界区。到1924年北京政变,溥仪被驱赶出故宫,于三个月后住进了天津日租界的“张园”。五年之后,溥仪又搬入“静园”。身在租借区,受到租借国法律保护,便进入了安全岛,足可以高枕无忧。这正是天津对于当时政要名流的构成的一大吸引力。至1932年春,溥仪被日本人挟持入长春,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仍然一路火车,从天津老龙头至山海关,再行北上。如若由天津老龙头乘火车东至塘沽直达海边,便也可以登船入海,留洋或是流亡,好不便利。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系分裂,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军阀混战阶段。民国政权内部斗争激烈,总统之位几次易手。如若在北平政治斗争中失败,遭到下野的军阀二话不说,径直赶到前门车站,坐上火车去往天津老龙头车站,从老龙头下车后便直奔天津租界区的督军街寓所(今赤峰道)。如若此番休整得当,便又从老龙头乘车至前门,参与下一轮的政权争夺战。政界要人如此,学术界、工商界,甚而媒体界亦喜欢这条“终南捷径”。梁启超居于天津寓所“饮冰室”,时刻监视着京城政治动向。《大公报》诞生成名于天津,亦因近政治中心之便。

北京前门火车站(1906年)

民国前期十余年间,北京是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而天津作为可以窥伺政治动向的瞭望哨,深得各界人士青睐。如有危险,躲进天津租界区,便是最好的避风港。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黎元洪与段祺瑞陷入府院之争。遭到罢免的段总理遂住进了天津,以待时机。张勋决定复辟,仍然从天津出发,由老龙头至前门,一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到1923年夏,黎元洪迁民国政府于天津英租界。至同年10月,天津作为国都亦有4个月时间。在这一时期,天津九国租界区正是政治摩擦的缓冲带。斗败的军阀,晚年寓居天津,专心发展实业,变得十分富有。

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到天津老龙头车站,240里路,一条钢轨,一列火车,勾勒出了清末至民国前期,中国政治变迁的轨迹。彼时彼刻,北京是中国政治的中心,关乎全国大小事项的政令自此发出。而天津作为这个动荡年代里,一股股潜藏势力蓄积窥伺的密谋地,承担的正是进可保、退可守的防备职能。在那个年月里,各色人等往来京津间,足迹交错人影散乱,折射出的正是公元1900年前后30年时间里的晚清民国中国社会缩影。

回忆起这段历史,有史学家指出:“北京、天津这两座在文化上同源但又殊途的双子城,共同主导了晚清至民国前期60年间的中国社会政治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4: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好帖{: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4: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4: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7:}给有文化的高富帅跪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5: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5: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才子!{: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希望天津能重振民国租借昔日的辉煌!京津两地相爱相杀。京昌津衰,津盛京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8: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2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代表南派文化,北京代表北派文化;天津代表西洋文化,北京代表东方文化;天津代表海洋文化,北京代表皇城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2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21: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门火车站是今天的中国铁道博物馆。
老龙头一开始叫做旺道庄火车站,始建于1886年,两年后竣工。
1892年迁至今址,称老龙头火车站,后改称天津东站、天津老站,1949年后改称天津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23: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响螺湾之颂 发表于 2016-12-21 20:24
天津代表南派文化,北京代表北派文化;天津代表西洋文化,北京代表东方文化;天津代表海洋文化,北京代表皇 ...

总结挺有特点!赞!
但觉得天津的文化就是古今中西土洋南北混搭风!什锦大拼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2 0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gjiangdxc 于 2016-12-22 01:07 编辑
响螺湾之颂 发表于 2016-12-21 20:24
天津代表南派文化,北京代表北派文化;天津代表西洋文化,北京代表东方文化;天津代表海洋文化,北京代表皇 ...


天津,南派文化?

北方的不能再北方了,保守、恋家、厌恶风险。

天津文化的根儿在安徽宿州凤阳,是北方。天津人的根儿在河北山东,也是北方。

明清山西垄断了全国的钱庄、镖局业务,号称北方的南方人。一样,现在也都不复存在了。天津漕运带来的南方人和南方文化,零星存在过,现在也不复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2 0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0:}{: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dxc 发表于 2016-12-22 01:05
天津,南派文化?

北方的不能再北方了,保守、恋家、厌恶风险。

是的,天津从没有真正的南方文化,尽管清代称“小扬州”,但与那一带文化是不同的。天津所谓的江南文化,只是自然环境的类似。天津的文化是多元杂交的,从最早的码头商帮文化到租借西洋文化,这是区别于京城文化的最大特征,同时也反过来影响过北京文化。再至后来天津也吸收了海派文化,并且一直与传统文化、皇城文化兼容杂糅。所以天津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是特色鲜明的,并非是乱七八糟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姻缘造就了天津这座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现代化大都市!历史,我们本应铭记!文化,我们理应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0:48 , Processed in 0.03525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