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404|回复: 7

【分析很到位的一篇文章】这些年“被直辖”的城市—来自第一财经日报【欢迎理性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1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日午盘,厦门板块个股直线上涨,多只股票涨幅逾4%,厦门港务(000905.SZ)涨停。

这一异动缘于一则“厦门将升级直辖市”的传言。消息称:我国第五个直辖市的设立基本确定。呼声较高的深圳、武汉、大连、西安等已遭淘汰,中央决定将厦门市设为直辖市。目前相关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国家有关部门,要等待全国人大的讨论通过。

“这绝对是个假消息。”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1994年厦门成为副省级城市开始,坊间就一直有厦门直辖的传闻,并且有各种版本,但从各方面来讲,厦门都不具备直辖的条件,也没有直辖的可能。

尽管如此,民间关于增设直辖市的呼声一直不少。包括厦门在内,至少有十个左右城市曾传出直辖的消息。

多个城市呼声颇高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不少城市一直都有直辖的呼声,这其中,深圳、南京、西安、青岛、武汉等城市呼声较高。

早在当年重庆直辖时,南京就颇不服气。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都渴望成为直辖市。2011年传出的南京直辖方案中,南京直辖市将包括现有的南京、马鞍山、滁州三市,直辖市内将不设地级市,同重庆一样,只设地级区,马鞍山将可能像重庆万州区(重庆直辖前是地级的万县市)那样变成一个地级区。此外,苏州划给上海,无锡成为江苏省省会。

南京的同省城市苏州也传过直辖的消息,这个颇具文化魅力的城市目前经济实力有目共睹,已产生了以苏州为中心的产业辐射地带,大量外资进入,多年来苏州经济总量雄居全国前列,苏州的多位一把手先后升任其他省份党政一把手,地位日益凸显。不过,目前苏州连副省级城市都不是,渴望提升自身级别的愿望颇为强烈。

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四的深圳从来就不缺“被直辖”的消息。早在2004年2月,就曾有“2个月后,深圳要升为直辖市”的报道。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报业集团兼香港商报社社长黄扬略提交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将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深圳直辖市。他认为,现在时机不仅成熟,而且很有必要。

不过,2012年,针对当地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深圳市申请直辖市”话题,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予以否认:深圳只有1953平方公里,就这么大面积,它不可能成为直辖市,深圳市委、市政府从未申请成为直辖市。

古都西安也一直不缺直辖的“绯闻”。《甘肃日报》2011年曾报道,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股市的陕西板块在这条消息刺激下一度飙升。不过,最后这场乌龙以《甘肃日报》承认内容失实、发表更正收场。

与西安一样,传统的十大城市中的武汉、沈阳以及东部的计划单列市中的青岛、大连等城市有关直辖的传闻也都延续多年。

为什么都想成为直辖市?这是因为直辖可以带来很多利好。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直辖最大的利好就是行政管理层次大大提升,尤其是自主发展权提高,财政独立性大大增长,各种资源集聚力极大增强。

丁长发也认为,地方之所以有直辖的需求,主要是因为在行政级别提高后,无论是行政审批权限,还是相应的财政留成、投资项目等都十分有利,例如目前的直辖市就集中了太多的资源。

重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几年重庆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速连年名列前茅。重庆直辖前的1996年GDP是1179亿元,去年GDP达12657亿元,是直辖前的十倍以上,大有赶超广深的可能。

传闻城市胜算几何

到底什么样的城市直辖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竹立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设直辖市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否增设,国家会综合经济、人口、面积、区位带动、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因素来考量。在这其中,经济仅仅是一方面,直辖市更多的要考虑政治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因素。

以这几十年唯一增设的直辖市重庆为例分析。首先,在直辖前,四川人口超一亿,是当时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从行政管理角度上看,确实有拆分的必要。其次从重庆自身来讲,直辖前重庆就是与沈阳等城市并列的大城市,直辖前是中西部唯一一个不是省会的副省级城市。

再次,当时重庆与成都GDP相差不大,重庆直辖后还有成都支撑四川经济格局,重庆的高教、医疗资源不错,成都这方面的资源也不差。

此外,在地理区位上,老重庆偏居四川东南部,也便于区划的调整,直辖后可以带动川东南区域的发展;当时直辖市主要在华北和华东,中西部一个都没有;国家启动三峡建设,重庆承担上百万的移民重任。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重庆直辖也就顺理成章。

以这些因素作为参照,我们来看看传闻中的城市有几多胜算吧。先以大武汉为例,有利因素在于:中部崛起需要龙头带动,中部尚无直辖市,武汉是传统的十大城市之一,而且是九省通衢,最具实力;武汉地处湖北偏东,利于区划分割。

不过,要想成为直辖市,经济太弱、太强都不行,尤其是当该市占全省比重太高的时候,这种阻力就越大。目前中西部省份中,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省份都只有一个核心,就是省会城市,几乎全省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都集中于此。

以武汉为例,该市GDP占湖北省将近40%,税收占比更高,并且还集中了几十所本科院校。若是武汉变成直辖市,武汉发展的确会加快,但湖北其他城市宜昌、荆州、襄阳都不具备成为省会的条件。

西安的情况也与武汉类似,而且西安位居陕西正中,直辖后不利于区域调整;更何况陕西常住人口不过3700多万,完全无拆分之必要。

陕西省政府参事、陕西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此前曾分析指出,省会城市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金融、商贸、交通整个资源都占了,一旦直辖,数十年积累的资源就被省会城市部分人占据,省里本来需要支援的地区就失去了这些资源,根本无法发展。

由此看来,省会城市直辖的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性比较大的还是那些人口多、经济总量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大城的城市,例如深圳、苏州、青岛、大连、厦门等。

深圳确实具备作为直辖市的各种条件,并且华南地区一直没有直辖市,广东人口过亿,深圳划分出去了还有广州支撑。不过由于旁边已有香港、澳门两个省级行政区,再增设直辖市,对促进粤港澳合作以及珠三角一体化是利是弊尚难判断。

苏州的情况也类似,旁边已有上海,苏州直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观青岛和大连,在所在省份中无论是区位还是经济都相对自成一体,而且还都是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具备直辖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青岛,目前山东人口9000多万,拆分相对也有必要。

至于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城市中仅位列第52位的厦门,可能性不大。丁长发说,整个福建省仅有3700多万常住人口,面积也只有12.4万平方公里,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讲,福建并没有什么拆分的必要。更何况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吊车尾”的位置。“厦门直辖,做做‘黄粱一梦’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8: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专业角度来分析,青岛的竞争力也不弱。希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攻击。

省会城市行政成本太高,也请网友不要拿武汉、南京这些城市说事。想一想,南京武汉直辖了,湖北和江苏还存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iaoyu007


    嗯  还是那句话  国家大战略  直辖与否  都是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筹谋直辖市 区划调整频落子
      
      
       近期启动的青岛市市北区与四方区的合并悄然进行着。青岛市北和四方两区是四大主城区中的两个。
      
       11月29日,本报从青岛市委宣传部信息处获悉,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12月1日正式合并、挂牌。但是11月30日从四方区政府得到的消息是,正式挂牌的日期推迟了。
      
       关于合并细节,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发改委、编制办、蓝色经济办公室等部门均表示“不知情”。
      
       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的合并在青岛是一件大事,涉及机构合并、名称变更、人员变动、甚至房地产价格等方方面面。市委市政府希望低调处理,平稳运行,消息一直没有外泄。
      
       据一位原市政府办公厅官员透露,国家有关部委对于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成立新市北区(正式名称仍为市北区,筹备过程中为区别暂称为新市北区)、黄岛区与胶南区合并成立新黄岛区(正式名称仍为黄岛区)已经批复。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后的新市北区的领导班子的人选,已经敲定。新市北区挂牌后,接下来是各局部室主要领导的任用和分流,逐级进行。
      
       今年以来,青岛还进行了胶南区与黄岛区的合并,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高新区与城阳部分区域合并,成立红岛新区。陆续进行的区划调整,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承接山东蓝色经济战略的需要。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青岛市财政学会副秘书长杨林认为,青岛市进行的行政区划的布局和调整,也是青岛市为未来发展成为直辖市进行的基础性工作。
      
       区划调整相继落子
      
       在青岛市四方区政府当公务员的小青虽然心里怀着忐忑,但每天还照常忙碌着分内的工作。他说,下一步的人员分流是必然的,但眼下多想也无益。
      
       两区合并为一个区,新领导班子搭建和区政府机构合并调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据小青估算,四方区各级公务员大约有七八千人,市北区和四方区两个区政府机构、各级公务员在职的人员、合并后将有1万多人,算上退休人员有近2万人。仅区级干部有100多人。区级领导先调整,然后才能是处级、科级。之后是普通公务员,逐级进行。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年前很难完成。
      
       据悉,新市北区政府机构各职能部门名称不变。并区之后需要的人员留用,剩余人员将向青岛高新区(目前是红岛新区一部分)分流,因为高新区是新成立的,正在建设当中,有很多职缺。还有少量人员,将向市南区、崂山区等其他区市流动。年龄偏大的或将提前退休。
      
       青岛市北和四方两区政府公务员们都和小青一样,都在暗暗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和自身的未来。部室分流工作还没启动,公务员们手头工作还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小青说,工作岗位虽然可能会换换地方,但职级不会有大的变动,而且听到的消息是“调上不调低”,所以大家现在心态都还好。
      
       今年以来,青岛原有的七区五市格局不断被打破并重组。先是胶南与黄岛区的合并重组,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而后是高新区与城阳区部分区域合并成立红岛经济区。近期,又将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
      
       今年2月,胶南归并到黄岛区,规划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被看作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一大举措。6月,西海岸经济新区正式挂牌。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建设部部长王波称,西海岸经济区构建的是“一心五区”空间格局。“一心”是新区中心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经济开发区等,“五区”包括保税功能拓展区,规划建设胶州湾片区、董家口片区两大保税功能拓展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董家口经济区;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包括海岛片区、大珠山生态片区、小珠山生态片区三部分;五是古镇口服务保障区。
      
       对于西海岸经济新区,青岛市是本着做强做大的思路,希望西海岸经济新区能够承载再造一个新青岛的使命,计划2015年基本建成,生产总值目标是5000亿元。目前西海岸经济新区2011年生产总值为1823亿元,常住人口139万人,计划到2015年新区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年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左右。
      
       今年5月,青岛红岛经济区成立。7月19日,山东省青岛红岛经济区规划公布,红岛经济区范围包括青岛高新区、青岛出口加工区及城阳区红岛街道、河套街道,占地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
      
       红岛经济区市按照做高做新的思路,预计到2015年,将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研发孵化、高端产业、高端服务密集区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先行区。
      
       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敏说,红岛组团是北岸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建设高新技术密集区和科技、生态、人文新城。
      
       近期,红岛经济区以软件科技城建设为重点,已经启动了总投资9亿元的云计算中心项目,引进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香港招商局蓝湾网谷和总投资70亿元的清华科技园青岛分园等项目。
      
       在青岛人眼中,近期进行的市北区与四方区的调整,是力度更大的一次调整。因为市北区与四方区是青岛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区。与市南区、李沧区并称青岛四大主城区。
      
       青岛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隋映辉表示,青岛行政区划大调整,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推进的一个步骤。通过调整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人才整合、资产整合。比如市北有发展很好的商业圈,商业、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而四方区发展相对滞后。通过这种资源整合,发展滞后地区得到带动。这是基于青岛全市发展的考虑。区域合并之后,机构精简、人才也得到合理流动,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能够全面承接蓝色经济发展国家战略。
      
       直辖市之梦
      
       目前坊间对于青岛市最终落地总体行政区划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形成六区四市格局,六区包括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红岛),四市是即墨、莱西、胶州、平度。另一个版本是未来青岛将进一步扩区,把周边市也纳入主城区,形成九区两市格局,九区是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红岛、即墨、胶州,两市是莱西和平度。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兼青岛市财政学会副秘书长杨林对本报表示,目前大青岛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行政区域的合并重组,就是资源的重新整合。各区发展方向重新明确和定位,重点明确,不再重复发展,也可以进一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杨林认为,青岛3年前就有向直辖市发展的议论。从目前进行的城市空间规划,尤其是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日渐清晰的经济格局看,青岛有打造直辖市的趋势,是在为直辖市行政区划做准备。
      
       杨林说,目前有观点认为中国未来将发展至50个省级行政单位,目前已有30多个,还有10多个省区的空缺。那么,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实力、骨干带动和辐射作用,将会增加新的省级行政单位。青岛是有希望的,青岛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有着龙头地位,人口数量也符合要求,地理位置上与其他直辖市之间也比较远。而且很多改革试点也选择了青岛。青岛如果变成直辖市之后,龙头和骨干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目前的差距是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另外,也缺少高端人才。要成为直辖市,是要发挥引领作用的,必须把欠缺的加快补上。”杨林说。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11月19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说,青岛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应当保持在全国、全省“率先”的水平,这个“率先”,既是在总量上的率先,也是在速度上的率先。
      
       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今年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突破性的进展。近期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获批了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业务的牌照,结束了青岛18年没有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局面;今年面对国际国内需求疲软,招商引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在这样的形势下,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前三季度实际到账外资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进出口今年也保持了应有的增长;广受瞩目的新机场建设,正在争取最适合青岛发展的位置,有望近期取得突破。
      
       11月28日,青岛最新城市规划方案公布,对青岛市城市性质最终表述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职能上,新增“海洋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平台”、“国家蓝色经济示范区、国家海洋科技城”。
      
       青岛最新城市总体规划显示,将统筹安排东岸、北岸、西岸三大城区用地指标,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由540平方公里增至590平方公里。规划将青岛中心城区周边紧密联系的三市全域(即墨、胶州、胶南)以及大沽河地下水源保护区和青岛新机场规划控制区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对680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用地实行严格保护和统一规划控制与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2: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友询问:青岛在申请直辖市,什么时候能申请成功?张旭东说:"直辖市设立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取决于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需要。上一个直辖市重庆设立距今已经16年,新设直辖市时间长、难度大,从我了解的信息看,尚未有可靠的消息关于国家要新设直辖市,青岛申请直辖市,据我所知也不属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友询问:青岛在申请直辖市,什么时候能申请成功?张旭东说:"直辖市设立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取决于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需要。上一个直辖市重庆设立距今已经16年,新设直辖市时间长、难度大,从我了解的信息看,尚未有可靠的消息关于国家要新设直辖市,青岛申请直辖市,据我所知也不属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5 17:47 , Processed in 0.06855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