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645|回复: 11

[龙城轶事] 枯木逢春犹再发 湖塘老街“新”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0 15: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DDXL 于 2013-7-10 16:38 编辑

1991年,一场大水,让湖塘老街的居民永远记住了这段历史,坑坑洼洼的老街,地势低洼的老街,住在这里何时是个头?

  2012年,湖塘老街启动规划保护整治,让湖塘老街的居民开始憧憬:历史街区?文化街区?到底老街的未来“新”在何方?

  山西平遥古城、昆山周庄古镇,似乎已经为湖塘老街保护整治提供了范本,湖塘老街难道就应该继续走类似的路线,才能赢得未来?

  湖塘老街,不老不新的尴尬

  湖塘老街,东邻湖塘河,西靠武宜路,南至米市弄,北到聚湖路,南北走向,全长1.5华里。据史料记载,明、清间该地隶属定西乡,至今400多年历史。

  湖塘镇湖塘村原书记夏春泉回忆,老辈人有个说法,湖塘老街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在清初,老街以桥为中心,分北街、中街和南街,后来又有上街和下街之分。由于水陆交通方便,各路商人纷纷前来定居经商,整条街上设有各类商店、槽坊、布、铁铺等手工业作坊达300多家,其中纱布和米摊就有100多家。其中,常武地区较为出名的米市弄就是老街集中经营大米的地段。

  作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街,湖塘老街也是文化教育中心,1905年创办的中街永宁庵(现在的湖塘桥实验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1930年由湖塘富商江上悟、江上达、杨挺葆出资创建的民众教育馆,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常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顾春平认为,湖塘老街的保护整治,不仅要依托历史文化,更应该创新建设,充分挖掘老街的水文化特色,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湖塘老街。

  湖塘老街,保护整治的选择

  一张老照片记录了湖塘老街的景象:由于大通河紧邻湖塘老街,站在湖塘桥上,放眼远望,大通河水碧波荡漾。低头看,石拱桥下,来往商船首尾相接,大通河两岸的码头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夏春泉说,百年前的湖塘老街,仅给人们带来商机,是购销商品的中心,还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是愉悦心情的地方。如今,老街的一砖一瓦,一点一滴都会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虽说老街有古意,但是缺乏深宅大院,这也让湖塘老街在保护与整治的选择上,不能简单保护,更多的应该是整治。

  常州著名学者张戬伟认为,如果湖塘老街规划成为旅游景点,就应该充分挖掘老街的水文化特色,1991年的大水是一次天灾,却也让湖塘老街有了一次宝贵的财富,紧邻大通河就是湖塘老街难以复制的“宝贝”,如果能够运用水系做文章,既能解决群众的难题,又能增加老街的文化韵味,何乐不为?

  “既然不能复制其他古镇,就应该打造自身特色。”武进区政协委员、大陆广告公司总经理陆献新说,“作为一个老湖塘人,小时候跟着外公在湖塘老街,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呼啦呼啦的木工声,何不独辟蹊径,做足江南水乡文化,融入现代元素,一举两得。”

  湖塘老街,恢复本真才关键

  著名学者冯骥才曾经说过,中国的现在的古城和古村落开发已经出现了固有的“死”套路。大体模式是,先找有资本的开发商,按照商业赢利的需要制订方案;再陆续迁走原住民,沿街设置店铺招商引资,街头墙角挂上红灯笼、插上彩旗。为了客人翻番收入翻番,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甚至动手造假,直至古城失去真正的个性与气质。最终,完全破坏原有的古村落文化。

  这不是湖塘老街保护整治的初衷。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曾说,城市化的机遇,是湖塘焕发青春的历史性机遇,湖塘老街的保护整治,是延续“阳湖文派”的文化,是一城一地的特色与优势,要切实保护好湖塘老街历史文化资源,并使之在新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张戬伟认为,湖塘老街离当年隋炀帝的离宫不远,离宫的建造没有选择苏州或者镇江,这是湖塘的底蕴,也是湖塘老街保护整治的特色,如果将“江南繁华地、昔日隋王宫”的文化加以融合,老街有望成为承载常武地区历史文化的警戒,也将为常州树起第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招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2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将为常州树起第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招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22: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1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y680 于 2013-7-28 12:44 编辑




设计意向
       老街建筑整体打造风格定位为清末民初时期常州商业建筑形式,亦局部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在空间形式上体现为间——单体——院落的建筑空间模式。
布局上各家店铺开间大小不一,地界参差不齐,形成老街错落有致的布局和景观风貌。老街地区全为石板路面,下有排水暗沟,移走电杆明线,统一招幌、广告,使老街恢复传统风貌。
老街两侧店铺多为2层,总高8~9m左右,街宽10~15m,尺度符合现代人的行为习惯。一般都为一开间,底层较高,全部开敞;二楼较矮,全为木装修,有檐口、挂落,二楼稍外调,有栏杆。全面恢复老街历史风貌。






转来的。初步设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09: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保护也有点难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10: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千万别再给建造新房了


改造也要严格限制审批


现在不保护 可以留给以后保护


现几任的常州官员对文化提不起兴趣,但愿不要再破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常州大南瓜


    现国内的官员基本上对文化都提不起兴趣,原因其实都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1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这么规划太好了,保留水乡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2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姑姑以前住那里的 貌似已经差不多拆完了?
如果真能建成并且带来人气的话 那人民路就激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2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jiny680


    这初步设计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6:33 , Processed in 0.04293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