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5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嚼梅故居

季嚼梅故居位于萧家巷3号,坐西朝东,后门通向花街,当初房主孙泽余造这座房子时,巧妙地利用了西高东低的地势,将临萧家巷的正门建在高高的台基上,因此,门楼看上去非常的高大。青石条垒成的石库门框,再配上两扇黑漆木门,透着一股森然不可侵犯的气势,非常符合季嚼梅将军的身份。
季嚼梅(1888-1961),字勉斋,安徽无为县人,1916年8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3期,同期毕业的还有同乡好友,著名国民党将军徐庭瑶(1892-1974)。季嚼梅将军与徐庭瑶同在一个部队,相互提携,情同手足。1926年6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季嚼梅在国民党革命军总部任中校参谋,后任总部军械处上校科长,还兼任黄埔军校步兵科教官。1929年起先后任第四路军总部参谋处上校副处长、第四师参谋处上校处长、少将参谋长等职。1933年3月,蒋介石委派徐庭瑶为新组建的国民党政府第17军军长,任季嚼梅为第17路少将参谋长,参加了对日寇的长城古北口、喜峰口会战。1934年,军长徐庭瑶奉蒋介石之命远赴欧美等国,考察各国机械化部队的建设情况,季嚼梅将军受命代理徐庭瑶所任的第17军军长和保定行营主任,历时十多月,1935年冬。季嚼梅被国民党政府委任为中央军事参议院参议,领陆军中将军衔。1939年调38路远征集团军总部,参与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滇西战役。
季嚼梅将军还与合肥人、孙中山先生的卫士、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私交密切。1943年11月,闲置在成都的卫立煌将军被将介石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接替陈城指挥在缅甸的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卫立煌当即将季嚼梅召至麾下,请他出任远征军司令部高级中将参谋。
抗战胜利后,季嚼梅不愿同室操戈,放弃了再南京的高官厚禄,卸任回到芜湖,住在萧家巷3号。正在东北担任“剿匪”总司令、东北行辕代主任的卫立煌三番五次为邀季嚼梅将军远赴东北,许诺让他当总参谋长,参加对共产党解放军作战,都被季嚼梅为身体不适等理由推掉。1949年,中国解放,国民党开始退出南京时,卫立煌还亲自来到芜湖邀请季嚼梅一同赴台湾享福去,然而,季嚼梅将军始终还是决定留在芜湖,一直到病逝。
季嚼梅故居平面格局分为两大部分,东西分布,东楼坐西朝东偏南,面阔四间,进深两间。主体建筑是一处二进徽式平房,青砖砌筑,屋脊高挑,两进房屋连成一个巨大的“回”字形,中间有一个“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天井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扇两米多高的屏风,木框外面包着铁皮,再用铁钉在铁皮上面钉出各种图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