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块红布

(转帖)俯瞰五大道,上个世纪的天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ndrewsmith

东正教堂这样的建筑,国内目前不太现实,最简单的原因是中国官方目前还没有正式承认 ...
一块红布 发表于 2012-6-28 21:45


学习了
其实我说的只是恢复那种形式的建筑,并不专指建筑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andrewsmith

形式为内容服务,不同建筑形式实际上体现是的建筑的用途,传统建筑尤其如此,西方传统建筑一样因建筑不同的用途等级在造型规模材质上有严格的区分,国内很多欧式建筑之所以看着滑稽,就是因为不懂装懂的附庸风雅,可能就像是西方人画国画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2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那张泰安道不错
6楼那张最先是我翻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涵之

有没有各式8090年代天津照片……老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23: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的东西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一块红布


    我在渤海精华帖有2个全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rewsmith 于 2012-6-29 00:27 编辑
回复  andrewsmith

形式为内容服务,不同建筑形式实际上体现是的建筑的用途,传统建筑尤其如此,西方传 ...
一块红布 发表于 2012-6-28 21:52


就国情说国情吧
就好比意式风情区的女神雕像,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含义,现在只是装饰
再比如原日租界武英殿,现在的用途和原来的用途也大相径庭。
天津建设各风情区,主要目的还是利用各国租界的影响,发展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发展旅游吧,这个东正教建筑恢复了,也可以用来作为展览馆、艺术馆,甚至俄式餐厅等等吧(就像你说的圣索菲亚教堂一样),当然如果能作为教堂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一块红布
这张感觉也蛮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andrewsmith

国情这个东西太虚,就是个筐,啥东西也往国情里装,就跟初级阶段这个词儿一样,好的往里装不好的也往里装,国情不等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在错误的道路上将错就错而不作出往正确道路上走的努力,这个比较敏感,不多讨论

中国新建的欧式建筑,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不顾及此类建筑形式的本来用意用途而只追求表面的装饰,追求所谓的风情,就出现很多低级失误和不协调,老说津湾广场是啥法式折中主义,其实折中主义哪有津湾广场这样没有追求,这不是折中主义,也就是个拿来主义的低级拼凑,就像中国人很容易看出国外很多中式建筑里不协调不纯正的方面,对欧洲人来讲,这些也不是建给他们的传统建筑,是典型的建给中国人自己的欧式建筑,是中国人认为的欧式,不是他们的欧洲

当然本人对天津这样建设欧式风情区欧式风格建筑也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就如你所说建这些还是为了发展旅游商业,建筑形式更多的就是个噱头,所以无所谓建成啥样,只要别太低水平就行了,远远一看还成就行了,毕竟这个民族没有这样的文化传统,你不能奢望建故宫的民族也能建成凡尔赛宫来,就像欧洲人也建不出故宫一个道理,天津这些新建的风情区建筑每一个单体也写不进世界建筑史,所以在中国自娱自乐一下就行了,反正欧洲人来了兴趣不在这些建筑本身上,中国人来了基本看不懂,正是皆大欢喜,所以俺现在对此相当宽容

但说到宗教建筑,还是要慎重,拿所提的东正教教堂这类建筑来讲,如果不是从宗教层次出发,那一开始的复建就要定位于恢复建筑形式,直接定位于其他商业用途,现有的该保护性修复就修复,但复建的就要做到尊重,建筑本身的宗教符号就不要加上,以后有宗教用途还可以添加宗教符号,这个挺灵活的,总之不要以教堂的名义,这个问题相当敏感,尤其是中国的国情,让这个问题更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2: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原作者
一块红布 发表于 2012-6-28 13:43



    屋顶的颜色都是惊人的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待老租界的建筑,应当本着“保留形式,转变用途”的原则。建筑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当予以保留,但是原来附加在其上的一些与殖民侵略有关的功能,都应当去除掉。不能为了保留建筑的形式而原封不动地保留与建筑相关的所有内容。

已经消失的建筑,除极其重要的外,不应恢复。建筑存在是历史,消失也是历史。历史只能继承,不能选择。重建历史建筑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具体到俄租界的东正教堂,最早的东正教堂“救世主堂”是由俄国公园(今河东南站)内的北清事变纪念塔改建的,而这个北清事变纪念塔是用来纪念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阵亡的108名俄军士兵。后来这座教堂不断扩大,发展为“圣母帡幪堂”,成为天津东正教总堂。

如果这个教堂和纪念塔存留到现在,那么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应当妥善保护。因为这些不是我们中国人建的,只代表历史,不代表现在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代表我们去纪念俄国士兵、美化侵华战争。可是如果现在把这个教堂和纪念塔照原样恢复,既不能说代表历史,也不能说不代表现在中国人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0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津门津塔建在这里
一块红布 发表于 2012-6-28 13:54



    喜欢这种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津门津塔建在这里
一块红布 发表于 2012-6-28 13:54



    小时候总去那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0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惊人的发现,其实全天津,最大的豪华低密度别墅区在天津市中心核心区域的5大道!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01:32 , Processed in 0.04749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