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生物医药 全年规上总产值达2,424亿元、增长1.1%,其中,创新药产值79亿元、增长9%;重点产品中,化药原药产量0.77万吨、增长47%; 年内,融资端依然高度承压,不少公司研发投入锐减; 然,受益于新药销售和海外BD交易,部分链上公司势头不减: 新药领军,信达半年R&D支出14.0亿元、增长52%,年收入预超82亿元、增长4成,“小龙”渐渐长大; 联姻武田、“BD交易+入股”,“中大系”亚盛首次盈利、“上岸”,半年R&D支出4.4亿元、增长43%,近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第4家港美双上市的Biotech; 类似的,与BioNTech、GSK达成多项BD交易,“南开系”映恩前3季R&D支出6.0亿元、大增62%; 上游材料上,国产纳米微球拓荒者,“北大系”纳微全年收入7.8亿元、增长逾3成;
2024年前3季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备注: 1)信达:半年R&D支出14.0亿元、增长52% 2)亚盛:半年R&D支出4.4亿元、增长43% 3)康宁杰瑞:半年R&D支出1.9亿元、同比持平 4)北海康成:半年R&D支出1.7亿元、增长21% 5)拨云(IPO):半年R&D支出0.22亿美元、增长88% 6)天演:半年R&D支出0.15亿美元、下降31% 7)创胜:半年R&D支出1.0亿元、下降50% 8)圣诺:半年R&D支出0.14亿美元、下降54% 9)康乃德:半年R&D支出0.13亿美元、下降50% 10)和铂:半年R&D支出0.13亿美元、下降54%
4 高端装备 全年规上总产值达5,533亿元、增长1.0%;重点方向,有机器人、数控机床、集成化装备等; 近日,机器人也上了热搜,尤其人形机器人; 事实上,苏州是老牌机器人强市,以吴中为核心、链条完整:工控领军、“小华为”,苏州汇川半年收入81.6亿元、增长7.4%,还上了卢比奥报告; 消费级机器人上,科沃斯、追觅等C端品牌,早已名扬海内外。 集成化装备,是苏州惊艳“科创板”的关键,日渐分化: 融合软、硬件于一体,制造自动化“流水线”,聚焦消费电子、汽车部件、光伏等终端需求,尤其C端个性化催生的柔性生产; 年内,链上主力公司“冰火两重天”: HJT(异质结)装备头企,迈为前3季收入77.7亿元、增长52%,穿越“寒冬”;钙钛矿装备先行者,京山(晟成)增长亦迅速; 消费电子组装装备,“果链”的博众**、赛腾**,皆稳健成长; 汽车部件、平板显示类装备,主力公司业绩则相对低落。
2024年前3季集成化装备公司收入 备注: 1)京山:主要基地(晟成)在苏 2)金辰:主要基地在苏
5 数字软件 这一块,是苏州相对弱项: 年内,链上公司业绩悬殊,出海依然是关键,尤其软件类: 国内两大OTA之一,同程深耕大众旅游和下沉市场,前3季收入131.0亿元、增长50%;大件B2B跨境头企,大健云仓前3季收入8.6亿美元、大增88%; 对日金融软件外包商,凌志受益日元升值,前3季收入8.1亿元、大增64%,利润更可观;
2024年前3季软件互联网公司收入 备注: 1)友谊时光:半年收入5.3亿元、下降15% 2)天聚地合:半年收入2.6亿元、增长48%
6 汽车 汽车及零部件,苏州“后来居上”; 全年规上总产值3,869亿元、增长7.6%;重点产品中,整车产量12.2万辆、增长96%,其中, 贡献多来自新投产的光束汽车,全年产(宝马MINI纯电)7.3万辆、产值130亿元,出口额超100亿元; 亦受益海外需求,苏州金龙年销站上百亿新台阶,1.4万辆苏州大巴驶向全球; 捷豹路虎则有所收缩,前3季收入92.5亿元; 链上部件公司,也都有不错表现: 线束龙头,沪光前3季收入55.3亿元、大增134%;新能源车电驱头企,联合动力年收入料破百亿,已向创业板发起冲刺; 10年磨一剑,以高铁新城为中心,苏州智驾频结硕果: 域控制器头企,“中科大系”知行汽车半年收入6.4亿元、增长17%; “绑定”蔚来,“北大系”图达通前3季收入1.2亿美元、增长40%,拟借壳上H股;
2024年前3季汽车部件公司收入 备注: 1)多利:主要基地(昆山达亚)在苏 2)汇川联合动力(IPO):半年收入60.6亿元、增长逾3成 3)众捷(IPO):全年收入9.8亿元、增长19% 4)朗信(三板):半年收入5.8亿元、增长53%
7 新材料 全年规上总产值1.04万亿元、增长3.1%,总量居全国第1;重点方向,有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等; 基础材料上,底子扎实、名企辈出,跑出了恒力、沙钢和盛虹3家“世界500强”民企; 年内,链上重点公司,除了钢厂有一定下滑,总体走得较稳: 大炼化龙头,(发债主体)恒力前3季度收入1,990.4亿元、增长5%,全市领跑;
2024年前3季基础材料公司收入 备注: 1)永钢:半年收入310.5亿元、下降27% 2)张铜:半年收入93.3亿元、同比持平
战略材料上,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材料出现较大滑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材料等细分,皆表现不错; 以半导体材料为代表,基本面复苏之下,链上公司、可圈可点: 前驱体材料发力、加速导入IC量产,南大光电前3季收入17.6亿元、增长38%; 半导体陶瓷材料领军,“华科系”珂玛年收入预超8.4亿元、增长8成,利润更飙涨近3倍;
2024年前3季半导体材料公司收入 备注: 3)铭凯益(三板):半年收入5.5亿元、增长32%
备注:文章援引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