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4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大城市学院与之江实验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聚焦智能计算、新材料研发

       6月12日,浙大城市学院与之江实验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省科技厅党组书 记、之江实验室党 委书 记佟桂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浙大城市学院党 委书 记洪庆华,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 委副书 记杨波出席。

       根据协议,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各自在智能计算、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重点围绕智能计算赋能新材料领域研究,协同推进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新材料设计与验证等研究,开启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深度合作。

       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 委、省政 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目标,与浙大城市学院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本次签约,是双方以新材料领域为抓手,抢抓“人工智能+”新风口、新机遇,服务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重要举措,也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战略签约为契机,聚焦新材料研发这一重点领域,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推动协同融合创新,在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推动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支撑浙江省“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为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贡献。

       之江实验室党 委副书 记袁继新、总工程师赵志峰、党 委委员刘文献,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张德平、党 委副书 记叶桂方出席。之江实验室相关部门、新材料计算研究中心负责人,浙大城市学院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才人事处、研究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地方合作处等相关负责人参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时候西湖大学应该站出来向姜萍抛出橄榄枝,虽然浙大是姜萍想去的,但是浙大作为公办高校,机制不那么灵活,不好作出明确的回应,但西湖大学没这个顾虑,可以出来表个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嗯 发表于 2024-6-13 21:35
美国贝勒医学院解剖教学中心主任张晓明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恭喜西湖大学医学院
医学现在太火热
杭州需要浙医之外第二所好的医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ouxiaer 发表于 2024-6-18 14:52
我觉得这时候西湖大学应该站出来向姜萍抛出橄榄枝,虽然浙大是姜萍想去的,但是浙大作为公办高校,机制不那 ...

别搞了,西湖大学报考限制远比浙大多,她即使是浙江省学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西湖大学的基建进度不错。云谷校区三期基本完工,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明年投入使用。最近又要新建一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占地面积11977平方,也不小。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就是西湖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ouxiaer 发表于 2024-6-19 13:55
今年西湖大学的基建进度不错。云谷校区三期基本完工,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明年投入使用。 ...


西湖大学P3实验室是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下辖的实验室平台之一。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以后或可算西湖实验室一部分,虽然西湖大学官网上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属校立科研机构,但都是西湖大学重大科创平台,有需要随时可以整合。https://www.westlake.edu.cn/research/centers_labs_program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西湖大学云栖校区那里聚集了好多个重量级研究单位,西湖大学西边是乾元实验室,再西边是国科大杭高院,然后南边隔一大块空地是在建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心西边是西湖大学应急医学中心,再西边就是这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空间院东边是西湖大学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北边是阿里飞天园区,研究院东边是云栖工程院阿里云栖园区,西湖大学东边600米是智元研究院、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已经形成一个科研集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ouxiaer 发表于 2024-6-18 14:52
我觉得这时候西湖大学应该站出来向姜萍抛出橄榄枝,虽然浙大是姜萍想去的,但是浙大作为公办高校,机制不那 ...

当天我就在西湖大学的视频号评论里这么留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泉水恒久远 发表于 2024-6-18 15:29
问题是西湖大学目前还没对外省招本科生,而且现在有不少人质疑姜萍造假,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真的很无语,看完达摩院那个视频,只要是一个善良的稍微有点阅历的成年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个造假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Nature:西湖大学柴继杰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6月12日,Nature 在线报道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简单说,就是他们发现了此前未曾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这一研究为理解植物 NLR 免疫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应对植物病害引起的粮食减产、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长期关注抗病蛋白的过程中,柴继杰团队察觉到,番茄中有一类抗病蛋白似乎“不按理出牌”。

       这种抗病蛋白简称NRC蛋白(为植物细胞死亡所需要的一类NLR蛋白)。在番茄中,即便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正常情况下,它的表达量依然比较高。简单理解,蛋白质的表达,意味着进入功能“准备中”的状态,一旦数量过多、浓度过高,很可能会激活“断臂求生”这一步。大量集结的NRC蛋白,随时都有可能在没有病虫害的情况下开启过激免疫战斗的风险。为什么番茄集结了免疫大军,却能始终做到“隐忍不发”?不止番茄,柴继杰团队发现,其他茄科植物比如烟草,也有这样的特性。

       他们发现,番茄中的一个NRC蛋白NRC2能够形成二聚体和四聚体,并在浓度增加条件下形成高阶寡聚体。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团队展示了NRC2蛋白在这些寡聚体中的非活性构象。结构分析显示,NRC2的二聚化和寡聚化能够稳定其自身的非活性状态,防止其自发激活,即通过不同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稳定的自抑制状态。

       也就是说,这些蛋白自发形成了一种能防止激活、进入下一步免疫状态的结构形态,并不会鲁莽“作战”引发免疫危机。常规认知里的“浓度高、表达多”会诱发蛋白激活状态,到NRC2身上,反而成了有利于它形成抑制结构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了磷酸肌醇在维系NRC2蛋白介导的免疫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NRC蛋白隶属NLR蛋白,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NLR蛋白需要辅助因子来发挥免疫作用。

       磷酸肌醇是植物能量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研究团队发现,磷酸肌醇与NRC2蛋白有“勾连”——磷酸肌醇与NRC2蛋白的C末端富亮氨酸重复域结合,通过质谱分析就可以验证植物中NRC2确实结合磷酸肌醇,并证明磷酸肌醇的结合对于NRC2介导的细胞死亡反应是必需的。

       在随后的对照组实验中:在“去掉”磷酸肌醇后,NRC2蛋白果然就不易被上游效应因子激活,证实了磷酸肌醇在调节NRC2信号传导中起到了关键的辅助因子作用。“这意味着植物的免疫反应信号与植物的能量代谢过程可能关联在一起,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未来很值得研究的科学新问题。”柴继杰说。

       接下来,柴继杰团队还将针对本次发现的辅因子如何在植物免疫中发挥作用,植物能量代谢和免疫如何存在联系,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柴继杰说:「 我们希望关于抗病蛋白的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不影响植物生长,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让植物能够尽量抗病虫害」。对于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是真正的「国之大者」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 Paul Schulze-Lefert 教授及湘湖实验室马守偲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湘湖实验室马守偲研究员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安春鹏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的 Aaron W. Lawson、Florian Kümmel、Nitika Mukhi 博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禺博士、孙玥博士,西湖实验室的韩志富研究员,西湖大学质谱平台的潘晋亨及冯杉博士,科隆大学的 Jan Jirschitzka 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 Eddie Yong Jun Tan 及 Bin Wu(吴彬)教授等也为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签署本科生访学协议

       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近日,西湖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签署本科生访学协议,每年选送一批学生赴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

       芝加哥大学成立于1890年,位于美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中心。其杰出校友和教师工包括9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0位国家奖章获得者(涵盖人文、艺术和科学)、10位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还有57位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

       全员海外交流是西湖大学培养学生创新领导力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学校已与22所海外一流高校签订学生交流交换协议,每一位本科生都将根据自身专业和选课情况择校前往,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海外学习。

       校长施一公表示,大学的责任不仅仅是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同等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引领未来的青年人才。而全球视野,是未来创新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他们需要懂中国、懂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3 16:51 , Processed in 0.07656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