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豆蔻年华

[建设纪实] 呼和浩特将建长城文化博物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2 0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城文化博物馆展陈展览项目(施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0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青城 发表于 2024-6-12 08:26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城文化博物馆展陈展览项目(施工)

这个博物馆建的真有点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5 1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属实有点小,前几天路过,不看标识还以为青城驿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6 09: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511-沉默 发表于 2024-10-15 11:29
属实有点小,前几天路过,不看标识还以为青城驿站呢

就在建的时候去了一次,确实太小了,现在开放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6 16: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taunted 发表于 2024-10-16 09:15
就在建的时候去了一次,确实太小了,现在开放了吗

看外墙啥的都弄好了,看见有人,不像是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3 0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讲好长城内外的民族融合故事
2025-10-31 10:07:02《呼和浩特日报》
走进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区,随着3D投影光束缓缓亮起,一幅明代长城沿线工匠们共筑城墙、戍边将士并肩巡逻的历史画卷在游客眼前徐徐展开。“以前只知道八达岭长城,通过这次参观我才知道呼和浩特还有赵北长城、秦汉长城,3D投影让我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长城所蕴含的团结统一、民族融合的精神。”游客张文娟的感慨道出了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自2024年10月开馆至今,该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成为人们触摸长城文化的重要窗口。

步入博物馆展厅,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寒光依旧,汉代的铁甲戎光赫赫,静静诉说着长城作为“防御脊梁”的千年使命;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台、隘口史料,则展现出古老“通信系统”在近代战争中抗击外敌的新担当。“我们以内蒙古地区不同时期的长城资源为核心,分为中国长城篇、内蒙古长城篇、呼和浩特长城篇、交融汇聚篇、长城保护篇5个部分。”该博物馆工作人员云丹阳介绍,内蒙古长城堪称“中国长城缩影”——墙体总长度达757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覆盖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77个旗(县、区),包括战国、秦汉、北魏、北齐、西夏、金代、明代等历史时期修筑的长城。



“长城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专题展



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



长城相关展品模型



讲解员为游客讲解长城文化

作为长城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的长城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万里长城与滔滔黄河在此‘握手’。”在呼和浩特长城篇展区,云丹阳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发现战国、秦汉、北魏、金、明等历史时期修筑的长城,分布于呼和浩特市区南北两侧的7个县域。其中,赵长城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包头至石拐公路10公里处,还保留着一段较为完整的赵长城,它迤逦于阴山南麓群峰间,山南便是水草肥美的土默川平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民族融合的见证者。在“长城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专题展上,200余件珍贵文物通过“草原与农耕文明对话”“茶马古道贸易往来”“戍边将士文化印记”3个篇章,串联起长城内外的交融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离不开创新的展示与传播方式。该博物馆打破传统文物陈列模式,除沉浸式数字体验区外,还牵头成立长城沿线博物馆民族文化联盟,联合甘肃、宁夏、河北等地12家长城主题博物馆,共同开展文化巡展、民族融合故事征集活动。“下一步,我们计划引进专家资源,结合直播形式,向更多游客普及长城文化与北疆文化。”云丹阳介绍,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正在探索更丰富的教育形式,让长城精神成为可感可知的文化体验。

保护是传承的前提。近年来,呼和浩特将长城保护作为重大文化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新城区实施秦长城坡根底段保护修缮工程,部分段落被列为文物保护重点项目;清水河县明长城小元峁段等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兼顾保护与开发。《呼和浩特长城保护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为长城保护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此外,呼和浩特成立了呼和浩特市长城保护中心,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长城保护研究机构,并于近期实施了一系列抢险加固、环境整治等工程,为长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如今在呼和浩特,655.25公里的长城遗存(涵盖1595个点段)与云中郡故城、和林格尔土城子等遗址,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更成为融入城市血脉的文化基因。(杨彩霞)
https://www.northnews.cn/news/2025/1031/2450917.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7 11:06 , Processed in 0.03741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