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道路交通系统
部分老新村道路转为限时单向通行城市道路,完善老新村中“支路—街巷”体系,提高支路网密度,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以两条特色文化廊道为主要步行骨架,叠合环古城步道,加强护城河西南部分的水上交通组织,形成特色慢行系统。街坊内通过公共空间的连接形成内部慢行交通组织。
构建3个轨交站点为枢纽、区域公交为骨架、社区巴士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和电动游览车服务。
05.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线路规划
完善盘门游客服务中心,凸显对运河、古城的象征地位,重点组织“城”文化与“学”文化微旅游线路和水上运河文化线路,与大运河文化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相衔接。
06.社区设计
依托互联网,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