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615|回复: 4

[经济资讯] 2017年深圳高端人才引进一枝独秀,深户人口已达450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3 17: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剑平 于 2018-4-13 19:46 编辑

深圳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实在太大了,成果丰硕!人才之重要城市政策对比
国内各大城市人才“抢夺战”日趋白热化。与北京、上海相比,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入户门槛低,且对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力度大。但在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上,则没有西安那么有针对性和贴心。为吸引各类人才,深圳打出了人才政策“组合拳”。
争夺高端人才
即争夺新经济发展的第一筹码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城市之间的人才抢夺硝烟四起,各城通过实施住房、奖励、落户等政策优惠,抛出橄榄枝吸引人才、争夺人才。
北上深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因发展平台、就业机会等城市吸引力,有不可比拟的吸引人才优势。随着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兴起,这几大城市也感到压力,开始主动出击,为城市的成长积攒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在这些城市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的人才政策,在城市人才之争中无疑最具代表性。
北京、上海、深圳均以抢夺海内外高端人才及项目团队为重点。抢夺这样的人才,也就是抢占了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第一筹码。
入户政策对比
深圳政策最宽松 户籍人口去年增45万
在入户政策中,北上深三大城市中,深圳的入户政策最宽松,门槛最低。北京、上海仍是严控户口。
北京在《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着重引进这五大类人才:高层次国内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人才;引进的条件要求很高,要求是“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国家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等。
为吸引人才,上海将实施“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等政策,13个科技领域的人才及其家属可直接落户上海。13个科技领域分别为: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等。上海对高峰人才要求也高,比如,要求“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或一般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或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高峰人才的潜力。
截至2016年底,深圳户籍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34%,相比北上广62%、59%和63%的比例,深圳的人口结构仍然有待优化。2017年,深圳再降积分入户门槛,对学历无要求,为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户籍人口开辟了一条入户渠道,也使深圳能消化更多存量人口。而得益于近几年来深圳不断放宽的落户政策,2017年,深圳市在册户籍人口达到449.86万人,全年增长45.07万人。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董彧说,适度地增加在册户籍人口规模,扭转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长期倒挂的现象,是人口结构稳定的要求。
西安、成都入户门槛更低。45周岁以下拥有本科及以上毕业证的大学生可落户成都。西安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只需要提供毕业生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近日更出台新政: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该政策实施后,西安市3天共迁入落户人口15552人。
人才奖励政策
深圳最“财大气粗”西安成都不“手软”
对人才奖励政策来看,各城市也力度不一。北京针对海外人才有奖励政策。比如,强化特聘岗位引才作用。比如,获聘“北京市特聘专家”的海外人才,可获得5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励,一些引智项目的支持最高可达50万元等。
上海则采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形式系统解决在沪工作期间的长期稳定居住需求,各区给出的最高补贴是200万元,要求较高,如青浦区为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取得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提供最高配给:150平方米人才房或最少给予120万购房补贴的福利。普陀区为中央级和市级学者、领军人才、急需人才、专家,提供工作、生活和购房补贴综合发放,最高可领200万元。
而深圳《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定,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的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选择免租住房的,在深圳市全职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并取得本市户籍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此外,符合条件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1万元的租房补贴,也可选择免租入住最长3年、面积最大为150平方米的住房。
西安也吹响“人才争夺战”冲锋号,按《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高层次人才购买自用商品住房的,不受市内限购政策限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购房和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实行一次性发放。
成都则称要打造最具包容性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到成都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到成都创新创业或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家、科技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资助。
人才配套政策
北上深更注重教育公平性,西安出大招
为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各大城市也是出尽“法宝”,从教育、医疗卫生着手解决配套政策的支持。
北京明确在“三城一区”、海外人才聚集区域及其他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域配置不同类型的优质学校,满足各类人才子女入学需求。统筹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畅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诊疗中心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多样化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定比例的商业医疗保险补贴支持。
上海也提出,在社会保障方面,从建立住房支持、实施落户绿色通道、优先申办中国国籍和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开辟结汇换汇绿色通道、健全交通出行保障机制、保障配偶子女相关待遇等7方面提供系统保障,解除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后顾之忧。
深圳为引进人才提供的入学优惠并无太多特殊,着力于公平性。如深圳提出将人才的社会贡献纳入子女入学积分权重。深圳高层次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子女在本市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待遇,对在深圳投资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外籍和港澳台投资者,才可享受深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等。而医疗待遇方面则“层级分明”,杰出人才可享受一级保健待遇,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和除杰出人才外的其他海外A类人才、B类人才可享受二级保健待遇,后备级人才和海外C类人才可享受三级保健待遇。
从西安的人才政策来看,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就医支持力度较大。高层次人才配偶愿意到西安工作,可按原身份对应安排至市属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A类人才子女可在全市范围内一次性选择任一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在《“西安伯乐奖”实施细则》中,不仅奖励高层次人才,对用人单位和中介也有奖励补助,引进A类人才最高可奖100万元。
成都也提出,针对不同类的人才,分层分类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园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创业扶持等服务保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预约诊疗、外语接待等“一对一”诊疗服务。
应该说,西安针对高层次人才政策比较“贴心”。北上深的教育配套则更注重公平性。
深圳人才政策特色分析
既吸引高层次人才,也不放弃中端人才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对人才的吸引与众不同,体现“双管齐下”的深圳特色,既吸引高层次人才,也不放弃中端人才。
深圳的人才政策主要从奖励补贴、人才住房、落户等来体现。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实施《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等系列人才政策,政策综合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优化。
从深圳已实施的人才政策来看,经济实力雄厚的深圳有几大特点,一是通过“重金”吸纳高端人才,二是抓住中端人才,提供新引进基础性人才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补贴1.5万、2.5万和3万元。三是中端以下的人才也纳入其中。深圳再降积分入户门槛,对学历无要求,这就使得本科以下学历者可以轻松入户,对深圳产生归属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则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博士、硕士所能够支撑起来的,它需要的是一个人才的体系,珠江三角洲很多城市开始放宽对人才认定的这些条件,已经认识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的集聚。
为尽享不断增长的人才红利,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透露,2018年,深圳将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从三大方面抓住高层次人才:一是加速高端人才集聚。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重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深化拓展“孔雀计划”,在全球坐标系内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全年实现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做好“万人计划”、鹏城杰出人才、国贴和市贴专家等人才选拔工作,发挥典范效应。
二是强化博士后“人才战略储备库”功能。完善博士后管理及资助制度,加大博士后招收力度。积极支持创新型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完善博士后租用新能源车机制。
三创新海外引智体制机制。探索海外引才引智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整合深圳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海外分支机构资源,打造成为海外智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观察
各城“人才争夺战”打响
人才政策往差异化方向发展
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最早的起步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及大量涌入的外来建设者的人口红利,那时人才落户深圳有指标限制,也有各种条件门槛,深圳对人才是一种高姿态。随后,随着房价高企,及二三线城市的兴起,加上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要,深圳城市本身对人才的吸引优势在减弱,“孔雀不再东南飞”让政府感到压力。
因为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人才正被重新定义。2017年4大直辖市中的3个,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都出现负增长。深圳、广州、杭州、长沙、重庆接力成为人口增长大赢家。深圳、广州,分别实现了61.99万人、45.49万人的常住人口增长。近些年,深、广一直维持人口较高的增长。2017年常住人口增长的第3到第5名分别是杭州、长沙、重庆,都是快接近30万。郑州、武汉、宁波、成都、贵阳,2017年他们的常住人口增量,则明显降一个量级,都在10万-16万之间。
2017年人口增长前5名,深圳、广州、杭州、长沙、重庆,除长沙,虽然都有不同的人才、人口争夺策略,却都不是2017年人才争夺战中响声最大的明星。深圳、广州、杭州、重庆的共同特征是,人口体量本身很大,经济总量较高,新经济或者经济维持较快增长。人口增长第6、7、9名的郑州、武汉、成都,都是2017年人才争夺战的明星,表现还算不俗。
在广东,除深圳外,珠三角的制造重镇也加入“人才争夺战”。去年,东莞、中山取消了积分入户政策,代之以门槛更低的核准入户。中山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面放宽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推动非户籍人口落户。未来,佛山将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和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今年,佛山还将研究出台《佛山技工教育管理办法》。东莞在去年底提出了要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计划。
“人才争夺战”差异化的政策结构,表明城市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调整对人才的吸纳。中国已经从整体、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入结构性流动的新阶段,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结构的精准匹配更加凸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3 1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深圳223,广州1497是什么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3 23: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锦北路 发表于 2018-4-13 17:19
其他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深圳223,广州1497是什么鬼

看不懂平台比企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0: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色地平线 于 2018-4-14 10:11 编辑

深圳就应该带头降门槛,别学那两个老大地主城市。
设置一些外地人无法逾越的门槛。

用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是对的,但不应该辜负奋斗者。
别人给你交了足够多的税,对城市有贡献,
就应该给别人户籍。照顾他们的孩子。

不要因为竞争,让我们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不是评出来的,是市场上拼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8 22:56 , Processed in 0.07079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