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7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桥民俗非遗文化节精彩纷呈
为集中展示我区各地非遗的特色项目和保护成果,传承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杨桥民俗非遗文化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杨桥老街始建于南宋,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在此筑园造地,至今仍存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余米石驳岸。现在已将牧斋院、南杨桥、百岁庄、丁家塘丁宅、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等5处建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桥老街于2008年2月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约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约7.2公顷。同时,调犟牛、舞龙灯等民间活动,已被纳入非遗体系。
占地360余亩范围的老街上目前还保留着二万七千余平方米面积的老房子,街上花岗岩条石和青砖砌筑的路面依然保持原样。更有保存完好的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南杨桥、太平桥等处属于常州市新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尚有清道光年间的《重建杨桥碑记》石刻遗存、关王文昌阁、白虎堂茶馆遗址,修建于清代的古典石梁式庄基桥和东虹桥,始建于明代,重修建于现代的保丁寺和太平庵寺庙庵堂。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文物保护单位牧斋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朱牧斋的宅院,今有清代建筑砖木结构硬山式4进房屋,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宅院落风格,是常州乡土建筑的代表作。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牧斋院保存情况一般,部分房屋亟待修缮。
活动期间,不仅能欣赏到传统美术、舞蹈、曲艺、杂技、技艺、消费习俗、民间知识等十多个门类、近百项非遗项目展示、展演,还能感受到原色原香的江南水乡古街风貌。活动时间将持续至5月27日,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