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30 12: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五”末在校生达两万人
山大青岛校区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建设研究性大学,在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丰晓介绍,山大青岛校区对标国际名牌大学,实行小班化教学;按照国际惯例,本科课程不可随便调整;在教学之外,聘请外教和社会贤达,每周举行3至4场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另外,山大青岛校区全面实行导师制,今年入学的1000余名新生配备了110名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发展指导和生活指导。
按照山东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青岛校区发展需要,到“十三五”末,山大青岛校区学生总数将达到20000人,其中普通本科6200人,硕士5850人,博士1600人,留学生1200人,国际合作学生4750人。教职员工总数达到5000人。
打造中德科研高端智库
微生物靶向治疗,集中药力于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不破坏正常细胞又降低癌症治疗成本……在青岛蓝谷山东大学德国学院-成果转化基地,山东大学德国学院院长张友明告诉记者,“微生物靶向抗癌药物研究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下一步将进入临床实验。现在癌症肿瘤的靶向治疗费用很高,差不多需要45万元左右,我们在想有什么可以替代靶向治疗,毕竟大多数患者是平民百姓,现在就在研究获得微生物来治疗肿瘤,如果成功的话,费用只要几千块钱就够了!”
依托青岛市与德国的交流合作优势,以山东大学-亥姆霍兹联合生物技术研究所为核心,整合中德合作双方的相关优势学科力量和学术资源,组建山东大学德国学院(Sino-German College)。德国学院已入驻蓝色硅谷,建立了包括两位德国院士的学术团队,并于10月16日在青岛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德国学院院长由山东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千人计划”入选者张友明教授担任。
|
|